很多人在長途出行時,面臨選擇題,到底是選擇通行速度更快但是要收過路費的高速,還是選擇不收過路費但是耗時更長的國道,那麼我們就來算算這筆帳。
美麗的日落在高速公路上
從經濟成本看
國道和高速的花費差距主要體現在過路費和油費兩個方面。
過路費方面,我國的過路費收費標準約為0.45元/公里,每100公里的高速過路費大約是45元,以此類推。這方面是高速相比國道實際多出來的成本花費。
油費方面,很多人都下意識以為高速油耗是最低的,其實恰恰相反,國道的油耗比高速油耗更低,因為一般只要不碰上交通擁堵,國道的時速能夠達到60km以上,而汽車的最經濟時速就是60-90km/h,所以跑國道的車基本都處於最經濟時速。
而高速的平均時速在110km/h,如果頂著限速跑,時速會更高。而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在60-90km/h到達最高,再提高時速,汽車就需要克服較大的風阻,消耗更多的燃油,因此高速油耗一般比國道高上1-2升,每100公里的油錢大約相差10元左右。
所以如果從經濟性方面考慮,走國道無疑是更經濟的,每百公里大約能夠節省55元。但前提是別違章,不過在目前導航軟體都自帶電子狗的情況下,只要按照導航提示,一般也不會違章。
從時間成本看
從經濟成本看,高速自然沒有什麼優勢,但是走高速的時間成本更低,也就是花的時間要短得多。
高速一般限速120km/h,國道一般限速60-80km/h,從字面的數字就能看出,在里程數相當的情況下,走高速比走國道能夠節省近一半的時間。
但是事情情況還不止如此,比如說同樣是400km的路程,如果走高速早上八點鐘出發,中午12點就能到達目的地,不需要花費時間在路上進食,頂多在服務區休息15分鐘。但是走國道就不同了,同樣400km,早上八點鐘出發,光開車的時間就要5-7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開車的肯定要在路上吃飯、休息的,這樣一來,時間又被拉長了,相比高速基本多花費3-4個小時。
所以老司機的建議是,如果里程在200km以下,除非趕時間,否則完全可以走國道,200-300km,根據行程的緩急選擇是否走國道,300km以上,慎重選擇國道,因為開車的戰線會拉的非常長。如果400km以上,強烈不建議走國道,直接選擇高速。不過如果你是和幾個人一起自駕游,希望多看看風景,那國道就是更好的選擇了,隨時停車、還能看到一路的風景,自駕的樂趣不就在這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3JS924BMH2_cNUg5Ph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