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軍閥辦大學趣事

2019-07-18     魚知吾

一提到軍閥,大家印象中恐怕只有那些吹鬍子瞪眼舞槍弄棒,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槍多少姨太太的赳赳武夫。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些靠武力打天下的大軍閥,有的竟能從購買槍炮的錢款中撥出大筆經費來辦教育,甚至有的拿出自己的私產興建學校,確實讓人刮目。當然,有的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張氏父子與東北大學

1922年,張作霖聽取美國教育學家孟祿的主張:「中國用自己的人材,開發自己的地利,滿洲之將來,不可限量」著手籌辦東北大學。張作霖曾對負責的官員說:「開學越快越好,用錢告訴我,不管多少,我寧可少養五萬陸軍,但東北大學是非辦不可。」

1923年4月26日,東北大學正式成立,除購地款外,東北大學的基建費用達600萬元奉洋。1925年,新校舍建成,其規模宏大,功能齊全,在當時國內可謂是屈指可數。東北大學成立後,少帥張學良親自擔任第三任東北大學校長,參與學校具體事務的管理。張學良深知教育的根本在於師資,他公開向全國招納英才。當時國內如章士釗、梁漱溟、黃侃、梁思成等著名學者,都有過在東北大學的執教經歷。

曹錕與河北大學

曹錕布販子出身,新直系軍閥首領,曾靠賄選而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被人戲稱為「精蟲總統」,由於外形憨厚,方頭大耳,且家中排行老三,所以人送外號曹三傻子。

1919年,曹錕在保定府做直隸督軍。俗話講,自己沒有的東西就顯得珍貴,曹錕老粗一個,只上過幾年私塾,肚子裡的墨水難免有限,也許是這個原因吧,所以他就以原保定農業專門學校為基礎創辦了河北大學。

據說辦校期間,他對學校教授是格外照顧,可以說是尊師重教的典範。他曾經說過:「俺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大學得靠教授。」每每給教授們發工資時,他要求學校行政人員用紅紙把大洋包好,用托盤托著,畢恭畢敬地給教授送去。他安排身邊的副官、親兵到河北大學裡當行政人員,這些大兵們對外人常是一副凶神惡煞般的嘴臉,但見了教授卻都是畢恭畢敬。曹錕自己對待教授也十分地溫良敦厚,看到教授用顯微鏡做實驗,就說:「先生這樣用腦子,俺每月才給先生那麼點銀子,心裡太不落忍了!」他每次給學生訓話都強調:「這些教授都是俺曹錕辛辛苦苦請來的,誰對教授無禮就是對俺曹錕無禮,俺就要誰的腦袋!」說完還扭頭問教授們:「各位先生,你們看俺說得在理不?」

張宗昌與山東大學

張宗昌,奉系軍閥頭目之一,綽號「三不知」將軍、狗肉將軍。據說這個傢伙辦大學的起因是一次軍務會議,當時到場的軍官互相炫耀自己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張宗昌自感臉上無光,又不甘示弱,竟大慚不言地說:「老子是綠林大學畢業的!」

1925年,張宗昌任山東軍務督辦,有了實權,就決定創辦一所山東大學來揚眉吐氣。張宗昌先是「三顧茅廬」請前清狀元、教育家王壽彭任山東省教育廳長,王壽彭任山東教育廳長後,首先在濟南的六個專門學校的基礎上重新申辦省立山東大學,王壽彭兼任山東大學校長。後張宗昌乾脆自兼校長,這被學術界人物看做是大笑話。當時有隱名詩人賦打油詩一首,相傳於市:齊魯文明之邦,目不識丁校長。孔聖九泉哀嘆,荒唐,甚荒唐。又有人作三句半一首:人道齊魯文明,校長目不識丁,聖賢地下有知,哀鳴!

此外,諸如馮玉祥、閻錫山、韓復渠、劉湘等割據一方的軍閥,幾乎都在地方教育史上留下過濃重的一筆,當今中國許多著名學府,其本身或前身,都曾有「軍閥大學」的血統。且先不論他們辦學動機如何,但當時軍閥辦學的風氣,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大大推進了中國近現代的教育事業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2CmkWwBvvf6VcSZjD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