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暖心實事」辦到殘疾人心坎上

2021-05-17     新疆網

原標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暖心實事」辦到殘疾人心坎上

5月16日,米東區「全國助殘日活動」在卡子灣片區華興社區啟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正在為聽力障礙人士蔡鑫配備助聽器。(記者宋建華攝)

新疆網訊(記者宋建華 牟敏 唐紅梅 郭軍鴿 王磊 馬婷)今年5月16日是第三十一個全國助殘日,本次助殘日主題為「鞏固殘疾人脫貧成果,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烏魯木齊市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針對有突出困難的殘疾人及其家庭給予關愛、落實幫扶措施,圍繞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及保障殘疾人基本醫療和康復需求開展各類活動,不斷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

匯聚力量,社會各界獻愛心

烏魯木齊市組織志願者上門為殘疾人提供服務,通過企業、醫療機構為殘疾人提供健康診療、康復、輔助器材配備等服務,幫助貧困殘疾人群體解決實際困難,營造了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

5月16日,米東區「全國助殘日活動」在卡子灣片區華興社區啟動,米東區殘聯與各街道鄉鎮聯合,邀請醫院、輔助器材廠家,針對殘疾人具體需求開展「點對點服務」,進行上門義診、配備輔助器材、宣傳優惠政策等活動,並為400餘戶殘疾人家庭送去價值15萬元的慰問品和慰問金。

在米東區殘聯與米東區殘聯駐華興社區工作隊及卡子灣片區聯合開展的義診活動中,54歲的居民蔡鑫享受殘疾人優惠政策免費配到了助聽器。蔡鑫因為中耳炎導致聽力受損,屬於聽力二級殘疾,隨著年齡增長,聽力不斷下降,影響生活。戴上助聽器後,蔡鑫高興地說:「以後不用看別人口型猜說的話了。」

米東區殘聯黨組書記桑梓檳說,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他們將上門搜集殘疾人的「急難愁盼」等問題並盡全力解決,辦好實事好事。

暢通綠色通道;提供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推行「零等待」「點援制」服務……烏魯木齊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立足實際,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便捷、精準、優質的法律援助服務。

搭建平台,當「網紅」直播帶貨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烏魯木齊市創新方式、豐富內容,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做好就業創業指導幫扶,幫助更多殘疾人用勤勞和智慧實現就業創業夢想和人生價值。

5月16日,在天山區殘疾人創業就業孵化基地,52歲的殘疾人楊志忠在這裡打造了絲路雄鷹電商平台線下體驗中心,開啟了新的運營理念——直播帶貨。

楊志忠說,天山區殘聯搭建平台,目前已招收13名殘疾人主播。他們對招收的殘疾人主播進行專業的培訓、指導。對出行不便的殘疾人,提供技術支持遠程管理,讓主播可以在家中完成直播帶貨。

23歲的迪麗奴爾·帕爾哈提肢體殘疾,正在進行直播帶貨的培訓。她說,自己對直播帶貨很感興趣,有這樣的就業平台,讓她對未來充滿希望。

天山區殘聯就業所副所長鄭衛戰說,他們已經和16家企業達成協議,每年可安排100多名殘疾人就業。

今年54歲的殘疾人劉麗,在水磨溝區舉辦的殘疾人就業招聘會上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在立井街中央城寫字樓里的一家公司負責檔案管理。

「新工作離家近,實習期一個月,保底工資2000元,轉正後按照計件獲得報酬。」劉麗說。

在水磨溝區殘聯舉辦的助殘日招聘會上,共有十餘名殘疾人與企業達成招聘意向。

水磨溝區殘聯理事長穆蘭娟說,結合社會就業需求和殘疾人自身的特點,他們還開設電腦培訓、保健按摩、裁剪縫紉、手機美容等專業培訓,幫助有就業意向的殘疾人實現就業。

上門服務,針對特別需求解難題

5月15日,高新區(新市區)殘聯主辦的「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在新疆長安中醫腦病醫院舉行,殘聯和愛心企業向患者代表贈送了慰問品。

今年,高新區(新市區)殘聯聯合醫院開展健康義診、技能培訓、殘疾人輔具適配上門等惠民服務,將服務、培訓和輔具送到廣大殘疾人家中。新疆長安中醫腦病醫院也自籌資金近100萬元,幫助7至16周歲殘疾患者康復訓練。

5月16日一早,火車西站片區三十五戶路社區工作人員去看望肢體殘疾的呂航民,了解他出院後的身體狀況。

58歲的呂航民平時和弟弟一家生活,弟弟身體也不好,弟媳在外工作。5月2日,呂航民需要住院治療,但無人照料,他向社區求助,社區服務隊的志願者每日給他送去三餐,還找了護工照顧他。5月7日出院後,社區又將申請到的2000元救助資金送到他家中。

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梅花說,社區共有89名殘疾人,專門成立了服務隊為他們提供服務,包括上門理髮、維修家電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yuBeHkBbyZbTSdkh3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