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超燃的《哪吒》到底和成都有啥關係?

2019-08-04     最武侯

"嗨,我給你說,最近這個「哪吒」簡直五星推薦."最近小編身邊以及朋友圈都被這個'腳踩風火輪、身纏混天綾,頂著齊劉海、畫著濃濃的「煙燻妝」,有著大大黑眼圈的小哪吒「攻陷」了,大家打招呼的方式也變成「你看了哪吒沒?」

千人團隊,耗時五年打造的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簡稱《哪吒》)徹底顛覆了童年印象中那個大鬧東海的少年,變成一個玩世不恭、放火燒街的小魔童。

然而正是這個被觀眾稱為「最丑的哪吒」,憑藉形象反差和顛覆改編,一舉贏得大批觀眾的強力推薦,不僅成為中國影史首部單日票房破2億的動畫電影,也成了國漫史上的奇蹟。

隨著電影的票房大賣,新版哪吒的造型引發了許多人的模仿。



哪吒身上那股子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強和敢於挑戰偏見的勇敢,從唱著打油詩的魔童到逆天改命英雄的成功蛻變,不僅「點燃」了觀眾的內心,也讓一群在成都追夢的年輕人,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沒錯,被稱為「國漫之光」的動畫電影,是標準的「成都造」,不僅有成都本土的製作公司參與,餃子導演楊宇更是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如果《哪吒》是國漫的傳奇,哪吒背後的男人楊宇,也是個傳奇。

一、從前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漫畫家

今年39歲的楊宇,從醫學跨界轉行。他大學就讀於川大華西醫學院,但是,餃子從小就喜歡畫畫,夢想成為一名漫畫家,兩年的大學生活,不但沒有熄滅他心裡對漫畫和創作的熱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越來越強烈。

2002年,一位同學突然棄醫從碼,轉行了做起了軟體開發,這位同學的決定,就像一根導火線,徹底引爆了埋在楊宇心底的那座火山:「我也要像他一樣,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漫畫夢想。」

二、棄醫從藝要感謝父母的堅持

沒有選擇當一名醫生的楊宇,因為特殊的醫學背景,他在動漫事業上四處碰壁,各種誤解和非議也紛至沓來。唯一讓他欣慰的是,父母一直支持他,還給他買了一台配置很不錯的電腦。

大三大四這兩年,楊宇從零起步,學習用軟體製作三維動畫。畢業的時候,楊宇製作了一個動畫小短片,憑藉這個小短片,他在成都一家三維動畫廣告公司找到了工作,但他只乾了一年就辭職了,這個時候,父母依然支持他:「想辭就辭吧。」


在接下來三年半里,他獨自一人,憑藉一台電腦,完成了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在這三年半的時間裡,楊宇過得非常艱難,很多人都在等著看楊宇的笑話。在這種氛圍下,只有父母在堅定地支持他:「我們相信你。」

後來,楊宇父親病故,每月只有1000多元退休工資的母親,依然對他說:「我相信你可以。」對於父母,楊宇萬分感激:「沒有父母的鼎力支持,就沒有我現在的一切。

三、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哪吒

2008年,這部短片一推出,就震驚了整個動畫業界。並在國內國際奪得了30多個大獎,被網友譽為「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

《打,打個大西瓜》一炮打響後,楊宇就成立了動畫工作室:「我想打造高品質的動畫長片。」 結合自己的經歷,楊宇決定,做一部打破成見為主題的電影,或者說,講一個他自己的故事。

「哪吒作為中國傳統神話英雄,在不同年代其實有不同的精神內核。我們的哪吒最突出的就是他『不認命、打破成見』的信念。」楊宇說,小哪吒的形象設計了100多版,最終的形象其實最契合影片「打破成見」的核心。

從醫學生到動畫導演,可以說,楊宇創作影片本身,就是一個「打破成見,做自己英雄」的過程。這個長著小雀斑、吊著黑眼圈的哪吒,身上有楊宇的身影。


當時他頂著極大的壓力轉行做導演,剛開始遭遇了很多偏見,大家覺得這個半路出家的年輕人不可能在這一行做出成績。正如電影中那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一樣,最終堅持己見,死磕到底,用自己的人生詮釋《哪吒》的主題。

四、與細節較勁 哪吒人物設計就有100多種

笑料十足的劇情、「黑眼圈」哪吒的反差人設、太乙真人的「川普」……首映現場,融入大量喜劇元素的《哪吒》讓觀眾捧腹大笑,而哪吒被人誤解孤獨成長、「不認命」主題的細膩詮釋,也讓不少觀眾潸然淚下。電影點映期間,豆瓣評分8.7分,淘票票評分9.6分,貓眼評分9.7分,成功刷新國產動畫電影評分紀錄。

片中眾多刺激的對戰大場景,30秒一鏡到底等特效鏡頭,更是給觀眾帶來了震撼的視聽體驗。


然而,觀眾的認可離不開影片的「過硬」質量。楊宇說,影片是「不惜一切代價」按照最高標準製作:全片最初設計有5000多個鏡頭,經過精心打磨和挑選,最後成片鏡頭不到2000個,其中特效鏡頭占比近80%,比如江山社稷圖「四人搶筆」一景,在最好人員的配置下,單是草圖便「死磕」了2個月,總耗時4個多月。而哪吒人物的形象設計就有100+種版本,加上1000+的面部細節控制點,才有了獨一無二的哪吒。「做《哪吒》用了將近5年,很多人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道路上都會遇到挫折,尤其是周圍人對你的否定、偏見,我希望大家看到《哪吒》之後,都會得到一些勇氣。」楊宇說。

五、影片有四川元素 希望大家對成都有更深印象

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還有很多四川元素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包含了搞笑擔當——太乙真人的川普,提及太乙真人為何說「川普」,楊宇說,「其實我們是認真考證過的,太乙真人的故鄉就在四川綿陽,我們的團隊也是成都的,所以就確定了『川普』版的太乙真人。」

片中兩隻青銅結界獸造型和設計,參考的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黃金面具和三星堆青銅像造型。「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可以很好體現殷商時期的時代感。」 成都可可豆製片人劉文章說。


除了片中的成都元素,此片的配音音樂特效等多個環節也有成都本土製作公司的參與。「成都的動漫、遊戲等人才優勢很明顯,從業人員基數大,藝術氛圍足。」劉文章說,2009年,餃子導演的個人短片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影響時,當時主創團隊剛剛開始創業,收到很多外地的招商意向。「主創團隊最後還是決定紮根成都,成都的生活節奏和環境,適合我們這種創意型團隊的發展,事實也表明我們的選擇是明智的。」

六、成都給了《哪吒》什麼?

這部充滿成都元素的國漫,火遍了全網,這個富有創造力、創新思維的成都團隊,也成了成都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流量擔當,那麼成都,給《哪吒》提供了什麼?兩者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

強大人才支撐 保障文創企業發展

電影《哪吒》的誕生更是歷經兩年劇本打磨、三年投入製作,由60多家製作團隊、1600多位製作人員參與,其中特效鏡頭占比近80%,由20多家全國的特效團隊製作完成。「可可豆有100人左右的團隊,這是整個影片製作的中心。」劉文章介紹說。

成都動漫產業的硬實力 也為團隊成功提供了保障

劉文章說,成都的動漫、遊戲等人才優勢很明顯,從業人員基數大,藝術氛圍足

這其中,成都的人才優勢被劉文章反覆提及,「能夠獨立製作動畫需要大量的頂尖人才,成都高校林立,為人才輸送提供了重要支撐。」

當前,成都正奮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全力打造集世界文創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於一體的「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劉文章介紹,成都在打造「三城三都」,高水平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過程中,為像他們一樣的文化創意公司帶來難得的機遇與平台,「近年來成都不僅搭建了許多文創平台,還會主動為我們提供參與的機會,讓本土文創企業的發展更上台階。」


立足成都 團隊要打造「神話宇宙」

記者了解到,在電影中加入成都元素,是源於主創團隊對成都的熱愛。這些成都元素的加入,不但讓成都觀眾親切,更讓外地觀眾愛上成都。


在7月23日的2019第二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上,全球知名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正式發布《「世界新增長城市文創魅力」調查報告》,尼爾森體育與文化娛樂(中東、非洲、亞太區)總裁凱爾文·瓦特說,成都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全球發展最快速的城市之一。

七、 成都跨過「偏見」 給夢想提供最好的養分

哪吒逆天改命,哪吒做到了;「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楊宇,也做到了。

而這部影片與觀眾之間的溝通紐帶,源於每個人都曾遭遇過偏見,卻又在生活中,不斷與之死磕,翻越一座座布滿偏見的大山。

在哪吒和楊宇的身上,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不屈服於命運與偏見的執著,更看到這個成都團隊勇敢追夢的樣子,以及成都這座城市對夢想和追夢人的包容與愛。

成都與楊宇的團隊惺惺相惜,他們都曾遭遇偏見,正如人們覺得成都太過休閒、安逸,「少不入蜀」、「小富即安」等磊「人設」,至今也未全然摘除。

然而,成都卻勇敢的直面身上的標籤,從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的發明,從開全國城市先河,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到規劃布局全世界最長的綠道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為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都是成都骨子裡敢為人先的文化積澱在驅使。

成都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詮釋,絕非今時今日的覺醒,而是「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天府文化的千年傳承與延續。

她立下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等雄心壯志。

同時,成都的開放與包容,也成了夢想生長最好的土壤。無數的夢想,在這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曾經那些心中有夢的成都人,豪氣萬丈地指著遠方;而今天,無數人返回家鄉,在成都追逐夢想。

如果說父母的支持與愛,是楊宇堅持的動力

成都這座城市對夢想的肯定、支持與包容

便是最好的養分

你又是為了什麼留在成都?

(來源:微成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wViW2wBUcHTFCnfZE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