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再過不久,鏖戰4年建成的全長39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的漢十高鐵將正式通車運行。地處鄂西北山區的十堰,從此步入擁抱高鐵、重構交通樞紐的新時代。漢十高鐵,這隻鋼鐵翅膀,將為荊楚大地添彩,為經濟騰飛助力。
漢十高鐵14個站點,一站一城,一城一景。武漢、孝感、隨州、襄陽、十堰,五重鎮一線串珠。襄隨十城鎮帶與武漢城市圈將實現「公交化」。武當山、古隆中、炎帝神農故里、黃鶴樓等知名景區,連成一條精品旅遊線路。
連日來,記者跟隨漢十高鐵的腳步,深入沿線城市武漢、孝感、隨州、襄陽、十堰等地,實地體驗漢十高鐵帶來的諸多利好。即日起,《十堰晚報》將推出系列報道,從歷史文脈、沿線風光、工程創舉、美食之旅等多個角度,為您介紹漢十高鐵開通的重大意義。
全長399公里的漢十高鐵,從武漢出發,沿途串起孝感、隨州、襄陽和十堰等歷史文化名城。仔細梳理這些被漢十高鐵一線串珠的城市你會發現,從5000年前的炎帝故里、到戰國早期的曾(隨)文化遺址;從英雄遍地的三國隆中、到盛唐遺風的李白故里,還有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都在漢十高鐵的沿線。
安陸·李白故里
安陸銀杏谷。
高鐵駛出武漢,進入的第一個地級市便是孝感。
孝感,因東漢孝子董永賣身葬父、行孝感天動地而得名。孝感是湖北省區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也是華中地區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城市之一,綜合競爭力在湖北省排名前六。
如果乘坐漢十高鐵從武漢出發來一場短途旅行,孝感境內的安陸西站有必要做一次停留。安陸,有著銀杏之鄉和李白故里雙重名號。曾經在這裡繁榮的鄖子國、安陸郡、德安府文化底蘊深厚。也正因為如此,安陸還有著「全國文化藝術之鄉」、「湖北省千年古縣」的美譽。
關於安陸的歷史文化,不得不說的是詩仙李白故里。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27歲的詩人李白來到安陸,同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成婚,生育了一雙兒女。10年間,他以安陸為中心,西入長安,東遊吳越,南泛洞庭,北抵太原,寫下了一百餘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安陸由此成為詩人李白的第二故鄉。
安陸李白紀念館位於國家4A級景區白兆山,為三重檐廡殿式仿唐建築,樓高32.5米,建築面積6370平方米。它東臨溳水,西屏京山,北接襄陽,南望荊州,氣勢恢宏,巍峨壯觀,單體建築規模在全國同類紀念性建築當中首屈一指。
隨州·曾(隨)文化大遺址
隨州炎帝故里謁祖廣場。
高鐵駛出孝感進入隨州。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隨州曾(隨)文化大遺址主要包括隨州擂鼓墩古墓群、義地崗古墓群、安居遺址(安居古城址、羊子山古墓群)、葉家山墓地(西花園、廟台子遺址)和京山蘇家壟墓群、棗陽郭家廟遺址,形成了一個以隨州為中心,方圓約600平方公里的大遺址群,這些文化遺存同屬於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曾(隨)國文化遺存,構成了古曾(隨)國700餘年的發展序列。
擂鼓墩古墓群,位於隨州市南郊,是戰國時期的曾國王陵區。其中曾侯乙墓出土了包括曾侯乙編鐘在內的國寶級文物9件,曾侯乙墓考古被評為20世紀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義地崗古墓群,位於隨州老城區東,是春秋時期曾國王陵區。首次在該地發現了隨國銅器(銘為「隨大司馬獻有之行戈」的銅戈),文峰塔東周曾國墓地考古被評為「2013年度中國考古學論壇六大新發現」和「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安居遺址,包括安居城址及羊子山古墓群,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羊子山古墓群是西周早期貴族墓地,曾出土大批量青銅器,大多數青銅器上鑄有「噩侯」字樣的銘文。
葉家山古墓群,位於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是西周早期曾國高等級貴族墓地。距葉家山墓地約1公里的廟台子遺址,為同時期曾國都城所在,與其相鄰的西花園遺址,也是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
京山蘇家壟墓群為周代曾國一處國君墓地,其中出土的國寶級文物曾中游父方壺,是中華青銅器文化的傑出代表。
棗陽郭家廟遺址為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曾國墓葬群,該墓群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先後多次出土曾國青銅器,2002年出土包括象徵君王權勢的「曾伯陭」鉞等隨葬器物4000餘件。
襄陽·古隆中
古隆中。
隨州往北,高鐵駛入有著「華夏第一城池」之稱的襄陽市。
襄陽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
襄陽的古隆中是三國時期傑出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隱居的地方。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人,幼年失去雙親,後隨叔父至荊州,17歲叔父亡,來到隆中。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天下群雄割據局勢,提出了三分天下,而後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十堰·道教勝地武當山
道教勝地武當山。
漢十高鐵經襄陽進入十堰。在這裡,「仙山武當」、「卡車之都」、「中國古人類發祥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等任何一個名號所包含的歷史背景,都足以讓你對這座有著350萬人口的城市流連忘返。
十堰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考古學者在鄖陽青曲發掘出距今100多萬年的古人類顱骨化石,被國際古人類學者認定為直立人,並命名為「鄖陽人」,填補了亞洲古人類發展斷代的空白,證明十堰為古人類的起源地。
十堰還是中國的「卡車之都」,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區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十堰有著悠久的歷史,1995年在鄖陽發現中國唯一一處白堊紀龍蛋共存的化石群。
十堰是世界文化遺產著名道教勝地武當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部所在地。十堰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等榮譽稱號。(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文/記者 何利 圖/記者 張建波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v6qoW4BMH2_cNUgzG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