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從小養成的好習慣,會成為他們的終身財富,陪伴他們長成參天大樹。
1
前段時間,去好友劉婷家吃飯,一進門我就看見,旁邊放著一個書櫃,認真一看,全是孩子的書。
我禁不住好奇:「你怎麼給孩子買了這麼多書?」
她嘆了口氣:「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唄,所以每次看到不錯的書我都會買回來,可惜,孩子都不怎麼看,真是頭疼......」
她走到書櫃前,指了指:「你看,基本都是新的,沒辦法,比起書,他更喜歡玩王者榮耀。」
上次在朋友家拍的
我不贊同:書、玩具和遊戲,對於小孩來說,都是一樣的。他喜歡玩具和遊戲,是因為他發現了樂趣。同理,讓孩子明白,書也是有趣的,他自然也就喜歡了。
「爾欲善其事,必先激其趣」,說完,我掏出手機把收藏夾里的聽書連結給她發了過去,讓她試試換種方式——給孩子聽書,而不是「讀」。
劉婷摒棄了之前的模式,開始給孩子聽書。
效果很顯著,30分鐘吸收一本書的精華,孩子一周就聽完了3本。
一個月之後的某天,她突然給我發微信說:
「孩子聽主播繪聲繪色講故事,那叫一個開心啊!喜歡得不得了。前兩天還背著《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去上學,說要把這本書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她還說,有次去參加孩子學校的班會,老師讓同學們用幾句話描繪一下父母,孩子居然主動站到講台上,跟大家說:
「我的爸爸有點像《藍熊船長的13條半命》里的熊,他很喜歡吃,現在站著也看不見自己的腳了,胖得圓咕隆咚的,稍微走幾步就會大汗淋漓,真是名副其實的「油膩大叔」啊,後來,我跟爸爸說『當壞事要養成習慣的時候,一定要改變那種情況』......」
引得台下的同學哈哈大笑並贏得了熱烈的掌聲,站在一旁的劉婷也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些人物描述和金句,就是孩子聽了書之後,將知識活學活用,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再表達出來的。
所以說,給孩子聽書,意義不言而喻:書是有趣的且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2
王姐家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閱讀理解能力極差,語文作文寫不好,數學應用題理解不了,英語閱讀題不會做,導致語數英三科成績都在六七十分之間徘徊。
「成績一直這樣可不是辦法,不僅會導致孩子沒有信心,還會讓他對學習失去興趣,家長得想想辦法了」,老師的話讓王姐非常苦惱。
於是,她給孩子找家教,報數學班、英語班、寫作提升班。
可是效果也很一般,孩子的成績還是跟原來差不多,理解不了的還是理解不了,不會表達的依舊不會表達。
閱讀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啊,無論哪門學科,都得先理解題目才能考高分。老師建議先提高孩子的知識儲備量。
基礎不好,沒有量的積累,理解能力怎麼會好?作文怎麼能寫得好?
為此,王姐跑到書店,給孩子買了一堆書回來,強制她看,可孩子覺得枯燥,加上有些逆反心理,沒幾天,就把書扔在了一旁。
碰巧,有位朋友給王姐推薦了《孩子最值得聽的50本書》兒童聽書,王姐抱著試試的心態,當晚就拿給孩子聽了。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居然聽得津津有味,聽了7本之後,還吵著要買書回來看。
這讓王姐詫異不已: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啊!
王姐借著孩子開始喜歡上讀書這個點,給她買了兩本筆記本,一本用來摘抄,一本用來寫日記,並跟孩子說,如果她能堅持21天,就給她買她最喜歡的洋娃娃。
孩子開始自己聽書,並將書中的好詞好句,經典語錄摘抄到本子裡;也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寫起了日記。
三者結合,效果極其驚人。
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寫作文的時候,孩子居然會在有意無意間把聽到的看到的經典語句運用到作文中;做數學題的時候,也開始慢慢會用主播講解書中邏輯的方式來理解題目了......
「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從小養成的好習慣,會成為他們的終身財富,陪伴他們長成參天大樹。
3
古今中外,很多優秀傑出的人物都是從幼年時期就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並對讀書如饑似渴的人,從白居易到郭沫若,從歌德到列寧......
所以說,一個孩子到底能從童年的閱讀中得到多少益處?
老約翰繪本館館長曾分享過兒子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和小朋友一起去天壇遊玩,天壇的高度引起孩子們的驚嘆,同行的孩子不禁發出了「真高啊」「好高啊」「太高了」的感嘆,稚嫩的童音此起披伏,館長的兒子卻指著天壇興奮地喊:「看!高聳入雲!」
頓時,引來了周圍家長們關注的目光。
孩子讀的書多了,言語氣質和思考自然不一樣。
幼年時期的知識積累,會成為孩子腦子裡的一部分,不斷吸收,將知識融會貫通,在遇到新鮮事物的時候,有不一樣的思考,使得他比同齡人更具備表達能力和敘事能力。
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書可以,眼睛到達不了的地方,書也可以。
知識積累越多,孩子日後發揮的空間越大。
4-12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要特別注重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抗挫能力的培養。
而聽書,就是培養孩子這些能力的最好方式。
形象生動的聲音通過耳道進入聽神經,讓大腦產生聽覺,刺激孩子的表達慾望,從而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書中的人物形象,有助於孩子發展個性、增強抗挫能力......
但是,4-12歲的兒童,不像我們成年人一樣具有較強的執行意識,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少量間斷的閱讀是不夠的,他需要的是大量的閱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堅持系統的聽書,孩子才最有可能厚積薄發,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力,聽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4
2017年國民閱讀調查中顯示,青少年的聽書占比高達70%,可見,聽書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聽書調查趨勢圖
孩子的成長就像一場馬拉松賽跑,起點很重要,父母給孩子做的選擇更重要。
只有讓孩子跟緊時代的潮流,才能許孩子一個光明的前程,讓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上活成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