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而太過嚴格的血糖控制也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
因此,血糖控制目標需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病程、預期壽命、合併症或併發症、低血糖發生風險等因素來制定。
201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對大多數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mmol/L;HbA1c<7.0%;
而對於特殊人群(圍手術期患者、孕期糖尿病、老年患者、兒童及青少年患者、1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標,需選擇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
圍手術期糖尿病
住院患者發生高血糖非常普遍,可能由於已知或未診斷的糖尿病,也可能是急危重症引起的應激性高血糖。高血糖會增加住院患者的併發症和死亡風險,因此,圍手術期患者的血糖管理應給予特別的關注。
院內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7.8mmol/L,若血糖水平持續而明顯高於此水平則提示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治療。
2017版《中國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專家共識》建議不同的住院患者使用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標,以達到更為精細和個體化的管理。不同住院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標參見下表。
註:低血糖高危人群:糖尿病病程>15年、存在無感知性低血糖病史、有嚴重伴發病如肝腎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動大並反覆出現低血糖的患者;
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高危心腦血管疾病風險(10年心血管風險>10%)者,包括大部分>50歲的男性或>60歲的女性合併一項危險因素者(即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壓、吸煙、血脂紊亂或蛋白尿)
孕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糖是常見的妊娠期健康問題,約有1/6的新生兒是由妊娠期高血糖母親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對母親和新生兒都有較大危害,且對母兒兩代人的影響不因妊娠終止而結束。因此,控制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是改善不良妊娠結局的必要條件。
201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糖尿病患者孕前血糖管理和妊娠期血糖目標分別提出了建議:
孕前血糖目標:在不出現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後血糖儘可能接近正常,建議HbA1c<6.5%時妊娠。應用胰島素治療者可HbA1c<7.0%,餐前血糖控制在3.9~6.5mmol/L,餐後血糖在8.5mmol/L以下。
妊娠期血糖目標:空腹血糖<5.3mmol/L、餐後1h血糖<7.8mmol/L;餐後2h血糖<6.7mmol/L。(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孕期糖尿病)
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
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類型仍以1型為主,約占兒童糖尿病的90%。但隨著肥胖兒童的增多,兒童及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在保證正常生長發育、避免肥胖或超重、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2017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兒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7.0mmol/L,HbA1c儘可能控制在6.5%以下。
老年糖尿病
老年是糖尿病防治的重點人群,2型糖尿病是老年糖尿病的主要類型。由於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病年齡、病程、各臟器和系統功能、併發症與合併症、預期壽命等差異較大,需綜合評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狀況來制定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和治療策略。
對相對健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考慮將HbA1c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對健康中度受損或健康狀態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酌情放寬血糖的控制目標。(具體參見下表)
1型糖尿病
降低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T1DM血糖控制的兩大目標,因此目前公認的血糖控制標準為:在最少發生低血糖風險的情況下使患者的血糖儘可能接近正常水平。
《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推薦的T1DM血糖控制目標為:在儘量避免低血糖的基礎上,兒童和青春期患者HbA1c<7.5%,成人HbA1c<7.0%,老年人HbA1c<7.5%。
不同年齡階段的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不同,具體參見下表。
點擊「了解更多」諮詢專業醫生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