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又九年冷板凳,徐世昌中華民國的總統是怎麼「躺」來的

2020-09-11     王春秋史

原標題:平平淡淡、又九年冷板凳,徐世昌中華民國的總統是怎麼「躺」來的

其實現在提起徐世昌的人名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不過稱其為是清末民初的風雲變幻之年最睿智的人一點不過分。九年翰林院的冷板凳,五年任期的民國總統,進退有度、才華出眾,又完全掌握人生道路的徐世昌。

徐世昌的一生是輝煌且睿智的,而一切的前提又得是做到心中有數。

徐世昌出生於清末咸豐皇帝年間,不過悲慘的是幼年便失去父親,只能和母親一塊相依為命。關於徐世昌的幼年,就不得不要提到四個字「母教甚嚴」。徐世昌幼年生活的較為貧困,即使如此,徐母也未對徐世昌的教育有過一絲懈怠,甚至還會典當出去家中的值錢物件給孩子上學。

除了徐世昌的文化學業方面,徐母在德育方面也是尤為看重。這裡就給大家舉其中的兩個案例,比如家中有三份食物,如果徐世昌想吃兩份,其母甚至是扔掉一份,也不讓孩子食用。後來,隨著徐世昌的慢慢長大,其母在孩子的交友方面也是嚴格管控,比如徐世昌每結交一個朋友,其母都會親自把關,如果這個朋友好就好生招待一番,如果不好則嚴辭徐世昌與其斷交。

正是因為徐母的悉心培養,也為徐世昌後世的出人頭地打下了堅固基礎。

徐世昌24歲那年遇到了一生的貴人,也就是袁世凱,二人一見如故,結為至交。徐世昌31歲時終於考中進士,但是也只謀了個七品又毫無實權的翰林院裡編修的工作。

雖然官職低,俸祿又少,但是好歹是直屬朝廷的,也算是一名京官。徐世昌也深知翰林院工作就是為自己日後鋪平道路的,所以這九年間從未急功近利,而是辛苦耕耘,積極結交各方面人士。

仔細算來,其實去掉幼年和老年後,人一生又能有幾個九年光陰,九年的冷板凳實在太難受,但是徐世昌也是真的「穩」。

當時的翰林院大學士為李鴻藻,不過徐世昌並未受李鴻藻的喜歡,不過因為其之前和袁世凱深有交流,便利用職務之便把袁世凱給推薦了出來。

後來,袁世凱通過小站練兵慢慢達到了人生巔峰,而徐世昌也因此得到了自己的生涯轉機。眼看著徐世昌就要開始了自己在翰林院的第十年,不過這時袁世凱向朝廷上奏,申請將徐世昌來到自己身邊任職參謀長職位。

都說時勢造英雄,而呂不韋、曹操等人都可謂一世梟雄,而袁世凱也可以位列其中,雖然後來的復辟實在敗筆太大。袁世凱不是一般之人,但是對待徐世昌卻極為欽佩,因為如果沒有徐世昌,袁世凱都已經夠死兩回的了。

其中一次是袁世凱練兵督軍期間,被人舉報濫殺無辜和隨意貪污士兵的軍餉,而徐世昌憑藉自己在翰林院的九年工作,與督辦大臣陳奎龍私交甚篤,便暗中為其溝通求情,這才避免袁世凱受到革職等處理。

另一件事則是戊戌變法期間,光緒受到康有為的建議,向掌握兵權的袁世凱求助關押慈禧太后以確保變法的順利進行。不過袁世凱聽從徐世昌的建議,轉身就向榮祿告了密。正是因此,二人也終於受到慈禧重賞,並平步青雲。

不過交情日益深厚的二人,卻因為袁世凱一場稱帝的鬧劇而鬧得不歡而散,從此徐世昌便開始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袁世凱死後,徐世昌也再度出山調解過「府院之爭」,後來又在選舉第二任民國總統時,因為段祺瑞和馮國璋兩邊相持不下,實在不好選舉,因此徐世昌就被定位是最佳人選,「躺」來了總統的職位。

第一次直奉大戰結束後,徐世昌也因受到戰勝一方曹錕的逼宮而退位,徹底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而徐世昌的成功也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鑑,要想成功有三點因素不可少,一要忍住寂寞,二要不斷學習,三要注重人際交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kFMe3QBLq-Ct6CZD1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