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考牛人紅人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比如堅持20多年參加高考的四川大叔梁實,今年已經50多歲了,先後參加了20多次高考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夠打破,從19年梁實高考情況來看,雖然分數已經過了本科線但是他依然不滿意,自己坦言會繼續參加高考直到考出滿意的成績為止。
而在我國高考歷史上除了梁實這樣堅持的考霸外,還存在這樣一位傳奇學霸,他從第一次走進考場開始就一路開掛,先後用了5年光景參加考試,每一次都考出了很高成績,第一次在02年首次嘗試參加高考就考出了超過復旦大學的分數,但是自己卻選擇了放棄,復讀後,他被北大錄取。
但是在進入北大後,僅1年時間就因為自己的學業耽誤被強制退學,回到老家的他再次選擇復讀,在05年的時候更是憑著703分成績拿到了南充市狀元的頭銜,這次考進了清華學習。但在清華又因為和北大類似的情況退學,沒有懈怠和氣餒的他,第四次已經是二十三四歲的年紀再次踏上了復讀之路。07年他再次以市榜眼的名次,被清華錄取,這次張非吸取了前面兩次退學的教訓,最終順利畢業,他就是來自四川的張非,在最後一次參加高考的時候甚至改名為了張空谷。
雖然四次高考沒有成為四川省狀元,但是作為一位拿到過市狀元的學霸來說,每次都能以高分考入名校可以說智商已經不低了,那麼這位超級學霸為何會在前後從02-07年五年時間裡四次高考到底為何呢?到底圖啥呢?
原因其實無外乎有三點,第一就是對學校的不滿意,這可以從第一次參加高考看出,張非第一次已經在當時985錄取率極低的年代分數超過了全國實力排名前五的復旦,但是自己心中理想高校之地在北大和清華之間,最終他選擇了放棄。
第二個原因就是張非在進入大學後的自制力太差,先後兩次從名校退學的經歷,而且一次是清華一次是北大估計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張非高考成績很棒,卻會在大學中因為學業不達標而遭勸退,其實主要原因在於張非進入大學以後沒有了高中時期備考的緊張感和自我控制性,在大學失去自律能力以後,使自己迷茫和墮落了,最終被清華北大勸退。
第三點就是當時高考獎勵政策的影響,在我國高考很長一段時間在地方形成了考入清北名校可以獲得獎金的慣例,有些時候是學校獎勵有些時候是地方知名企業的獎勵,而張非先後退學多次而且還獲得過市狀元,在幾次考上清華北大的時候先後多次獲得過現金獎勵,或許因為是這種多年前存在的不正確激勵導向,讓張非先後數次從大學退學復讀。
雖然張非的高考經歷傳奇,但是不少人認為張非錯失了很多機會和美好年華,張非大學畢業的時候比正常人要高4-5歲,而當年一起參加高考進入大學的同學早已畢業工作多年。張非浪費的4-5年時光若是早些畢業不僅早已賺回來高考獎勵的錢,而且人生關鍵時刻的4-5年對事業和未來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張非卻沒有抓住,真的讓人感到得不償失。時間過去多年,張非也早已走到了工作崗位之中,而如今關於張非的消息微乎其微,不論如何祝願他未來可以越來越好吧。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認為張非四次參加高考的經歷是不是浪費青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