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和親爸親媽一起旅行,
我都遭遇過哪些事兒?
網友1
我旅行時吐槽的中年大媽
很有可能就是我媽
每次去景點,總有阿姨喜歡霸占石碑拍照,而且是一人排一個團的隊,一拍就拍一套廣播體操,老姐妹們不來,她就不從石碑上下來,下面圍著一群面面相覷的遊客們。
直到這次,我們一起去陽關,我媽為了讓我在陽關拍個照,差點在廣闊的沙漠中抱住那塊碑,我才知道,那些在旅遊景點被我吐槽的阿姨,很可能就是我媽。
網友2
我在無數個小鎮
買過一樣的銀飾和絲巾
中年人的購物慾一上來,真是誰也擋不住。
「哇這個絲巾拍照肯定好看!」媽媽披著五彩絲巾衝進了絲巾店,瘋狂選購。
恕我直言,城隍廟、寬窄巷子,國內無論大大小小哪個景點,都有一模一樣的店。
最後,媽媽脖子上全是圍巾,今天買的,昨天買的,傻傻分不清。
網友3
我不想把酒店的拖鞋肥皂木梳
洗髮露沐浴露潤膚露
咖啡包茶包都帶回家
我媽雖然現在屬於富有人群,可她經歷過的童年,讓她養成了節儉的習慣。
住越好的酒店拿的越多,總之離開酒店必定洗劫一空。
當然有一個好處,出門旅遊再也不用擔心旅行裝了。
網友4
「花300塊只坐旋轉木馬?」
舉家出遊珠海長隆海洋世界。這麼多遊樂設施,我來到了天堂。
喜滋滋準備出發時,耳邊傳來一陣尖叫,是過山車上傳來的。
這時耳邊傳來媽媽的魔音:「這種事絕對絕對不可以去做,人會掉下來的,你沒看新聞嗎,有個過山車在空中停住半個小時哦。碰碰車也不可以,上次有個車翻了,我覺得你可以坐旋轉木馬。」
「我為什麼要花300塊來坐旋轉木馬?」
網友5
「我想有點夜生活」
在外旅遊,吃完晚飯差不多七八點,爸媽囑咐我:「不要玩手機了,趕緊睡覺,明天還要早起呢。」
可是在香港這種地方,總得有點夜生活吧。
可是,十點,沒錯就是十點!說好已經睡了的爸媽,打電話來房間查房,發現沒人接電話,開始瘋狂打手機。
26歲了,出門旅行我真的想有點夜生活。
網友6
「我真的不是當地人」
爸媽總有一些看似普普通通,卻具有超高難度的要求,比如:「我想吃當地最特色的餐廳。」
「土耳其人都喜歡吃這東西嗎?一點都不好吃。」
「你到底有沒有帶我們去最正宗的餐廳啊?」
只想說,我真的不是當地人。
網友7
「我真的不會德語西班牙語」
走在德國的街頭,我爹大手瀟洒一揮問我:「那張報紙上寫了什麼啊?」
我還沒來得及說我看不懂,奪命問詢來了:「你不是會英語嗎,給爸爸講講。」
爸爸媽媽的考驗從不會止步於此。
去火車站買票,指著三十幾個字母的德語地名問我,這是哪?我的德語再好也不至於連地名都知道。
「那你這麼多年都學什麼了?還說會德語呢。」
「......」
網友8
「巴黎真的不只有艾菲爾鐵塔」
那會兒住在艾菲爾鐵塔很近的香格里拉,我媽透過窗戶,夜看日看艾菲爾,真的以為她愛得深沉。
後來知道,原來是她只知道這一個景點,可是這份熱愛竟然變成了我們的負擔。
她要求早上趁艾菲爾鐵塔沒人的時候去拍照,等景點開門,她還要上塔。
好不容易我們去巴黎市內逛了一天,晚上,她還要登塔看夜景。
第二天早上,因為前一天的照片不滿意,她還要去重拍。
不僅她拍,她還非要給你拍,在一些你完全不明白為什麼要拍照的地方,讓你以一百種姿勢拍照。
「我不拍這個,她們怎麼知道我在巴黎呀。」
網友9
我是歷史系的
逛逛大英博物館怎麼了?
每次去博物館,我媽都一臉不情願。
雖說大英博物館是必打卡景點,他們的震撼也只停留於:「這個博物館的外觀真的好好看哦!」
每次的行程安排都跟打仗一樣,一個一個打卡,為了讓我趕緊意識到該出去了,他們瘋狂暗示:「哎呀,怎麼這就有點餓了」「走,我們去買麵包」。
暗示不成開始「諷刺」:「你說你看得懂啥?」
網友10
「我不想被人指指點點」
我媽總愛插隊,她的人生至理 「聰明的人要做聰明的事。」
有一次在香港海洋公園門口,排隊等計程車的隊伍並不長,也就十幾個人,老太太非要站在非計程車隊伍里伸手攔車,甚至打算直接衝到正在排隊的計程車里。
當我不願上車,還被她罵說磨磨唧唧時,我心想:我真的不想做那個不遵守社會秩序的人,我不想被指指點點。
雖然和爸爸媽媽一起旅行,
總有很多瑣碎的小矛盾,
可是問了那麼多小夥伴,
他們嘴上說著「糟心」,
嘴角卻一直掛著笑意。
血緣就是有這樣神奇的力量吧!
就算叨叨,就算無聊,
就算他們不夠文明,
我們也心甘情願細心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