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血戰』,我們每一場球都不能輸。不能想贏怕輸,只能是想贏不怕輸。」四年前的世界盃,進入奪冠的關鍵階段,郎平曾這樣給隊員們鼓勁。
四年後,這樣的「血戰」再次來臨。剛剛,此前戰績均為六連勝的中美兩強在女排世界盃上再度相遇,這場被普遍視為「冠軍爭奪戰」的焦點戰役,最終以中國女排3:0力取美國女排而告終。看比分,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那般犬牙交錯,但女排姑娘力拚下的每一個球,都重若千鈞。
「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在本屆世界盃贏得開門紅後,郎平的這六個字一舉衝上熱搜,引得網友帶淚轉發。三連勝、五連勝、七連勝……女排姑娘在比賽中所表現出的堅韌、拼搏、穩健,像一股雄奇的力量,叩響每個中國人的心扉。平心而論,這些年中國女排有過高光時刻,也遭遇過低谷困境,但只要站立賽場之上,這支隊伍就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不一般的血性。在最要勁兒的時刻,呈現出最頑強的精神,這或許就是中國女排最動人之處。
競技體育本來就不僅是身體、技巧的比拼,也必然會包含意志力的較量——有賽場上對勝利的強烈渴望,更有賽場外向著夢想默默的堅持。郎平說,「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的確,「女排精神」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日復一日的強化訓練、一點一滴的艱辛付出凝鑄出來的。
有記者就觀察到,女排隊員在訓練局很少能碰到其他運動隊吃飯,因為來得最早、練得最久、結束最晚。就拿此次世界盃來說,前天為了備戰與巴西的比賽,女排姑娘剛到札幌就放下行李直奔訓練場,郎平親自上陣,不斷地給隊員喂球、指導訓練細節。用她的話說,就是「我一個快60歲的老太婆都還在拼,沒有人好意思偷懶。」
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奪得過世界大賽冠軍的隊伍。作為一種情結,女排精神承載著幾代人的共同記憶。38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榮獲世界冠軍。咚咚的「鐵榔頭」,敲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戰鼓,提振了中國人的精氣神。這支光榮的隊伍不僅是競技舞台上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更成為無數中國人的勵志榜樣。「三連冠」「五連冠」,在那個國門剛剛打開、人民呼喚精神力量的時代,中國女排以她們無畏的拼搏攀上巔峰,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在那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幟,讓世人看到中國的集體主義、愛國精神、自強意志,能達到怎樣的高度、能創造怎樣的奇蹟。
輸過贏過奮鬥過,哭著笑著堅持著,近40年來,這支隊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現體育的本質,更讓人看到了不畏競爭、永不言敗、執著堅持的精神魅力。大賽前夕,一張郎平在賽場上直視前方的照片熱傳,那堅毅的目光讓很多網友感嘆「只要看到郎平的眼神,就知道奇蹟永遠可能發生」。
的確,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一支球隊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如此。縱然今天的中國早已無需用更多金牌去證明自己的強大,但正因此,我們才更要去理解、去體悟、去叫響那貫穿於「女排精神」當中的強大力量。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分一分去拼」,這是時代和國人對精神的渴望和呼喚。
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有了這股子精氣神,未來再遠、夢想再大,也終將抵達。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