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綠肺潤津沽——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側記

2019-12-12     網信津南

冬日晌午,驅車徜徉於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內,目之所及,千株亭立。伴隨著曲徑延展,錯落的喬灌木在暖陽的撫慰下或傲然挺拔、或搖曳多姿,一汪汪湖水與清風為伴,悄聲靜淌,點綴在蒼木間的紅黃枝葉盡染了遊人的目光。

這一脈冬日美景僅僅是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一個縮影。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一步明確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一個新起點催生一片新希望,站在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主戰場」的津南即將開啟「鋪築大綠」的新征程。一葉綠肺潤津沽,津南,擼起袖子加油干!

冬植現場繁忙 新綠營養過冬

在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辛莊片區的冬植現場,隨處可見造林工人們熱情忙碌的身影,揮鍬鏟土、整平挖坑、搬運吊苗、齊心栽種……排排新木在大家的共同協作中昂然挺立。手持把尺和記錄手冊的管理技術人員穿梭其間,嚴控苗木栽植技術、隨時指導監督。

沈鍵就是辛莊片區冬植綠化工作的負責人。「連日的氣溫下降,樹木的地上部分已經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蒸騰量降低,正值冬植的有利時節。」 俯下身,指著剛剛栽種的苗木根部,沈鍵繼續說道,「把樹木栽進去僅僅是第一步,保證樹木『栽一棵,活一棵;種一片,綠一片』這才是我們更為重要的任務。比如直徑10公分的圓蠟,需要栽前修剪,確保全冠,三次圈式澆水,分穴打好支撐。為提升樹木的成活率,我們還為冬植區儲備了10噸營養液,在細心呵護下,樹木成活率預計可達到95%以上。」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辛莊片區冬植面積近900畝,以國槐、圓蠟、刺槐、金葉榆、金枝槐等適宜津南土壤的品種為主,共約10種,目前,3萬餘株苗木栽植任務已基本完成,後期將緊盯綠化管護工作。待到明年開春,五彩繽紛的喬灌觀賞木將與各類人文景觀相映成趣,為過往遊客帶來「大美、大綠、大花園,成林、成片、成景觀」的視覺盛宴。


凝聚發展共識 描繪綠色藍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著眼於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去年,本市決定在濱海新區和中心城區中間地帶實施規劃管控,構築「雙城」之間綠色生態屏障,規劃面積約736平方公里,根據規劃,津南區85.1%的面積都被納入其中。

去年以來,津南區一方面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主動捨棄預留髮展用地可觀的眼前利益,瞄準盲目擴張的城市「頑疾」,聚焦「大綠」目標;另一方面,通過一場關係89萬津南百姓切身利益的「大討論」凝聚起發展共識。
伴隨著作為生態頂層設計的《天津市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規劃(2018—2035年)》方案的出台,占全市綠色生態屏障規劃面積比例最大的行政區——津南區,「轉」過思想的彎道,「邁開」規劃步伐,迎勢向前,站上了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主戰場」。津南區拿出約330平方公里土地,用於提高生態增量。

按照最新規劃,津南區將在綠色生態屏障一級管控區內,圍繞「藍綠空間占比72%的近景目標」,整體構建「一城兩芯三區、四廊五帶九節點」的空間結構,其中,「一城」指津南生態示範主城區,「兩芯」即起步區中央綠芯和主城中央綠芯,「三區」為八里台郊野、小站田園及葛沽民俗三大生態區,「四廊」是由海河、津晉高速、郊野綠廊、漢港綠廊形成的「井」字形綠廊,「五帶」則指沿洪泥河等主要河流和寧靜高速等道路而設的五條「綠帶」,「九節點」為分散在管控區內的公園湖泊等點位,力爭打造為生態文明的綠色門戶、天津屏障的城市客廳。


科學配比植綠 盡顯郊野之美

如何拓展區域藍綠空間?「宜林則林、宜濕則濕、宜田則田」,是津南區在推進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中遵循的主要原則。

在這場造林植綠「戰役」中,津南全區上下「不打年盹兒、爭分奪秒」,今年以來新增植樹造林3.12萬畝,栽植白蠟、國槐、金葉榆、千頭椿等苗木,林、田、湖、水、草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初見雛形;與此同時,逐步完善已經建成的7700畝綠色生態屏障起步區,一片大綠野趣、蔥蔥鬱郁、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海河南岸綠色生態廊道躍然眼前。
「按照藍綠空間占比3:7,喬木、灌木、花草配比80%、10%和10%的比例設計建設,這正是借鑑雄安新區『千年秀林』中尊重自然、貼近自然的理念,在增加環境美感的同時,促進苗木健康生長。」津南區農業農村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說,「我們還引用『智庫』和『外腦』,結合郊野公園建設同步推進設計與實施。」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辛莊片區水生植物栽植負責人王磊就是津南區請來的「好幫手」。指著水面,王磊介紹說,「拓寬後的湖面能夠承載更多生態功能,湖中栽種荷花,湖岸栽植香蒲、水蔥、蘆葦等。加之林下的地被植物狼尾草,林中錯落搭配國槐、白蠟等喬灌木以及海棠、山桃等觀賞性花果木,能夠形成異齡、復層、混交的模式,既有亮點又有看點。」

在綠色生態屏障辛莊片區,原木廊架、樹林迷宮、木質蹺蹺板、木質鞦韆等健身游弋設施被陸續搭建起來,近3萬米的環遊線路逐步修建完善。設計單位還將摒棄混凝土而採用可拆卸的鋼材進行構築,極大減少對於環境的污染,貼合自然生態需求。

播種一片綠,守住一方蔭。未來,津南區將以綠色為底色,進一步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期,圍繞高標準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即「一屏」等重點工作,鉚足幹勁,砥礪奮進,積極探索綠色GDP,為走出津南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勠力篤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HqK-24BMH2_cNUgDv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