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漢—杜淳的去油秘訣

2019-08-08   孟大明白

前幾天聽孟老師說她在追的《無主之城》題材在國產劇里很少見。故事設定很有意思:一輛觀光火車在行駛過程中出現「意外」,駛入了一座廢棄了二十多年的荒島,火車上的乘務員和一百多名遊客都被困在這座孤島之上,與外界徹底失去了聯繫。火車上的乘客並不都是單純的遊客,有小偷、神秘的商人、電台記者、曾經的刑警等等,他們各懷心事踏上了這列火車,誰知卻成了被觀察的「小白鼠」。踏上荒島後,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時刻監控著,神出鬼沒的嗜血蝙蝠,被感染後發狂的病人……隨時隨地有可能出現的危險讓暴動一觸即發,一場人性的考驗緩緩拉開帷幕。

其實孤島求生題材在國外並不鮮見,但孤陋寡聞如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國產劇,帶著疑問點進去,基本沒有失望,甚至還有小驚喜。其中讓我最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杜淳,他扮演的男主角羅燃是一個臉上有疤心中有傷的離職刑警。

但不同於他在《維和步兵營》里乾淨利落、英姿颯爽的維和警察,這次他的警察形象是一個糙漢子,身形精瘦,發須凌亂。背著一個破舊的帆布雙肩包,比「犀利哥」體面不了多少。

據說為了這個角色杜淳足足瘦了16斤,都有點脫相了,以至於不斷有彈幕驚嘆沒認出來是他。

除了外形脫胎換骨,杜淳的演技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質感。作為男主角他在這部劇中其實台詞並不密,大多數時候他都不苟言笑,眉頭緊鎖,一邊默默觀察周圍的情況,並不時用餘光盯牢自己的「嫌疑人」。

看似拒人於千里之外,甚至眼神裡帶著一絲凶神惡煞,比真正的反派——劉奕君扮演的神秘商人更像是個不好惹的狠角色,然而他其實是帶領大家逃出生天的救星。這種超級英雄的角色並不好演,沒有反派的複雜和反轉。

高光戲份的是羅燃被咬中的那場戲,感染的痛苦,內心的掙扎,和對亡妻的思念與悔恨,其實是很容易演過頭的,變成毫無層次的大吼大叫。杜淳處理的方式比較細膩,情緒層層遞進,緊咬的牙關和脖頸上暴起的青筋顯示出他正在拼盡全力對抗極度的痛苦,並努力用殘存的最後一絲理智催促身邊人快走。

在《無主之城》里,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杜淳。

印象中從前的杜淳身上一直有一種根正苗紅的樸實感,接演的也都是一些偉光正的絕對正面角色。

《走西口》里始終恪守「仁、義、禮、智、信」的祖訓,最終投身革命的田青:

《敵營十八年》里機警過人,膽略非凡的中共秘密黨員江波:

年輕時臉上略有些肉的杜淳幾乎就是「紅色小生」的代言人,所有人都叛變了他也會堅守信仰的那種「高、大、全」正面人物。

後來他又演了一系列大同小異的現代劇,詮釋的角色有陽光暖男、經濟適用男、「三好丈夫」等等,概括起來就是丈母娘心中最理想的好女婿。

哪怕是像《北京青年》里的「小混混」何北,也在生活的洗禮下最終走上了正途,通過不斷奮鬥得到了父親的理解和認可。

杜淳跟何北還真有一點相似之處,別人都不看好的事情他一定要干。

比如他其實早就演膩了「好人」,很想突破自己挑戰反派。於是在製片人、電視台台長和父親都認為不合適的情況下,他還是堅持出演了新版《水滸傳》里的西門慶。

有意思的是演武松的是有一雙「花眼」的陳龍,他們兩個人對調一下角色也完全成立。

這一版西門慶杜淳下了很多心思,雖然做不到令所有觀眾滿意,但也算是顛覆了自己的形象,打開了戲路。

從此杜淳不光能演成熟穩重的正面人物,亦正亦邪和姦猾的反派都能詮釋出味道。

其實杜淳也「走偏」過,他自己都坦誠有些戲他自己都看不下去。

不是每個演員都有足夠的話語權能隨意挑選自己適合的角色,大部分演員只有被挑選的份。市場上流行什麼,觀眾愛看什麼,你就得演什麼。

所以女演員的焦慮男演員一樣有,只是稍微晚一點,三十多歲以後才開始焦慮得趕緊轉型了。但轉型千萬不能盲目,都想著跳出自己的舒適區,但如果沒看清楚,萬一跳出去跳坑裡了怎麼辦?杜淳就被坑過,毀戲又毀人,讓他差點認不清自己。

好在他及時出坑,在自己曝光量最高的那一年選擇放緩腳步,用兩年時間沉澱下來,通過旅行、讀書和瘋狂健身把以前的杜淳「打碎」了。天時地利人和,他準備好了,也正好等來了《無主之城》這個劇本。

為了塑造角色杜淳遭了不少罪,最後呈現的效果還不錯。

《無主之城》這種冷門劇註定不會像談戀愛的劇那樣受眾廣闊,也不會讓收入上一個台階,但對演員來說不失為轉型機會。對此杜淳心裡很清楚並且早有篤定的計劃:他就是要給自己貼標籤,以後所有「憂鬱硬漢」類型的角色只要一出現,製片人和導演就能第一個想到他。

是的,眼看著跟他同時代的小生,但凡轉型成功的,都是洗刷了「油膩」,脫去稚氣和「奶」氣,走上了「硬漢」這條雖然艱難,一旦成功就能將口碑和觀眾緣一舉包攬的道路。

轉型這條路,對於男演員來說,是一場硬仗,必須硬著頭皮扛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