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鋼」的濟鋼靠啥營收98億元

2019-08-05     人民數字山東聯播

關停鋼鐵主業的濟鋼近況如何?7月31日,濟鋼集團對外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根據報告數據,濟鋼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8.14億元,超考核目標22.42億元。濟鋼去產能之後該如何發展,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

如今,濟鋼能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可謂來之不易。成績單的背後,是怎樣的產業布局?這家老國企在謀求「綠色轉身」的過程中,也在進行著新的探索。

22家子公司上半年完成全年營收計劃六成

濟鋼集團7月30日召開了第二十屆一次職代會代表團長、工會主席聯席會議,會上總結了上半年工作。根據報告中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濟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8.14億元,超考核目標22.4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46億元,超考核目標429萬元;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688萬元,超考核目標1552萬元。

對比去年同期的完成營業收入67.09億元,同比增長了46.28%。實際上,濟鋼2018年的業績表現就頗為亮眼。2018年全年完成營業收入147億元,較2017年增長59.49%;完成考核利潤總額2.19億元,較2017年增長407.64%;完成考核歸屬母公司凈利潤0.68億元,較2017年增長176.24%。

今年上半年的這98.14億元營業收入來自哪裡?對此,濟鋼集團總經理苗剛在報告里介紹,經營績效的大幅提升,還是主要靠搶抓市場機遇,特別是22家子分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完成全年計劃的61.75%。

作為板材深加工的冷彎型鋼公司,以訂單拉動生產,上半年簽訂訂單7.09萬噸,3月份以來月產量持續突破1萬噸,不斷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而鋼城礦業公司全力開拓市場,實現超預期收益,上半年完成原燃料貿易量131.26萬噸,完成營業收入10.41億元、超計劃40.73%;薩博汽車公司在推動軍品、民品訂單大幅增長的基礎上,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超計劃90.18%和74.86%;國際工程公司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4月份簽訂總承包合同2項,合同金額3.07億元。

聚焦「雙核驅動」新主業大框架已拉開

2017年6月29日到7月31日,濟鋼集團在短短33天裡,安全有序關停650萬噸鋼鐵產能、平穩分流近2萬名職工,創造了國內鋼鐵行業關停規模最大、安置人數最多、安置期最短紀錄。

山東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曾向媒體表示,濟鋼的鋼鐵產線全面停產是去產能,而不是「去企業」。濟鋼集團下一步轉型發展的方向是城市服務業、現代物流業,並以現有鋼鐵資源為依託,發掘濟鋼的潛力和活力。濟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薄濤曾在多個場合提到,他們將用3年的時間再造新濟鋼。

關停了鋼鐵主業的濟鋼,現在的主業是什麼?

今年上半年總結報告中提到,結合省國資委對山鋼集團的要求,濟鋼也初步擬定了《濟鋼產業發展構想及三年行動計劃》,未來新濟鋼主導產業定位為「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及技術服務業+城市綜合服務業」的「雙核驅動」,將「兩步走」戰略規划進一步聚焦到實現「兩個翻番」,利用2至3年時間,使經營規模恢復到停產前水平;用5年時間,實現經營規模較停產前翻番、達到600億元。

不過,報告同時提到,主業培育推進力度還需要加強,重點轉型項目落地進度滯後,對整體績效及契約化目標產生影響。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濟鋼主業架構基本確立。初步形成了「三大類型」「五大產業集群」的多維度產業生態體系,即環保礦產、智慧物流、文創城服等「穩健型」,園區運營等「創新型」,聯合鋼鐵等「繼承型」。

比如智慧物流,濟鋼物流公司持續做大廢鋼業務,簽單量、簽單金額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成為新的效益增長點。

環保新材料產業園10月份投產

報告中指出,濟鋼集團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山東省、濟南市和山鋼集團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進一步創新發展路徑。圍繞「雙主業」培育,以商業模式創新為突破口,統籌布局、集聚資源、借勢借力,構建新濟鋼產業發展生態。

目前,濟鋼環保新材料產業園整體土建施工已基本完成,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今年10月份竣工投產。這片園區利用所在地優質石灰石資源,依靠現有的裝備、環保、人才、技術和市場優勢,採用清潔生產工藝,生產環保新材料等高端產品,高端碳酸鈣產品面向橡膠、塗料、造紙和醫藥等行業,總投資9.93億元,年產1000萬噸。

據介紹,該項目在2017年12月29日正式揭牌,是《中國製造2025濟南行動計劃》重點扶持的八項「重點發展領域」之一,被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項目庫第一批名單。 

除了新材料產業園即將投產,「城市礦山」工程框架也已經搭建完成。從建築垃圾中回收混凝土塊重新利用,剩餘部分通過3D列印生產異型建材,使建築垃圾100%消化,綜合了濟鋼的建築垃圾清運與回收、汽車拆解、廢鋼加工、混凝土生產等項目。

濟鋼規劃中的幾個大項目也取得了新的進展。比如,瑞寶電氣智能製造產業升級項目較計劃提前一個月投入運營;濟鋼記憶工程完成全景系統模型製作;濟鋼1957項目正式簽約山東黃河基金小鎮;研究院理化檢驗中心實驗室投入使用;創智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5月8日揭牌,目前共入孵企業66家,6月份首次實現盈虧平衡……這些項目是濟鋼的未來,同時多元的產業形態也正塑造著一個全新的濟鋼,充滿活力的濟鋼。

作者:張玉岩 張洪雷

來源:齊魯晚報

編輯 徐順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BDbYGwBUcHTFCnfEF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