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選擇鏡頭的時候,
首先,寧老師給新手們的建議是,這玩意沒什麼大用。就算你明白了,也僅僅是參考性的。
其次,這玩意挺複雜的,與其鬧明白這個,不如踏踏實實學習攝影技術。
最後,這玩意的解釋啥樣的都有,但是既然寧老師出來講了,你們以後就知道信誰的了。
咱們開始。
「MTF曲線是一個反應鏡頭清晰度的圖。」
說白了鏡頭清晰度怎麼樣,可以拿這個做個參考。僅僅是參考。
MTF曲線是這樣子的
這圖很難看,雲山霧罩的,還有SM這樣很黃很暴力的英文出現,可謂「大師」忽悠小白的最佳工具。
下面寧老師就給大家完全解讀。
>>>>先說坐標:
橫軸,就是0、5、10、15、20這個軸:表示從畫面中心到邊緣的距離,單位是mm(全畫幅對角線43,除以2就是21.5,所以橫坐標20齣點頭)。簡單地說就是全畫幅畫面中心到最邊緣的距離,APS-C的也就是看到14那樣位置就差不多了。
豎軸,就是0、0.1、0.2……1的這個軸:表示還原實際清晰度的百分比。1就是100%,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能無限接近。
所以說,如果一個完美鏡頭,就應該是一條橫線在豎軸1的高度,從0一直貫穿到20以後。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往往一支鏡頭中心清晰度高,周圍的清晰度差,所以我們看到的曲線就是一個「下坡」,而且最高點也達不到1。
一直鏡頭的好壞就看這條線多高,這條線多平多直。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MTF裡面有8條線?
這才是這張圖的難點,寧老師給您細說。
>>>>顏色區分:一般會有黑線和藍線。
黑線表示最大光圈時鏡頭的表現。
藍線表示最優光圈時鏡頭的表現。(所謂最優往往就是f/8.0)
我們知道一支鏡頭最大光圈往往不是最優光圈,所以要弄倆顏色作為區分,讓你看鏡頭表現時看得明白。不過現代鏡頭的設計理念就是最大光圈往往接近最優光圈了,這也是為什麼買鏡頭我就推薦買新的的原因。
>>>>粗細區分:一般會有粗線和細線。
粗線管反差。
細線管解析度。
清晰度這個東西說白了就是你看一張照片清楚不清楚。但是清楚這件事和倆參數有關,一個叫反差、一個叫解析度。
解釋起來很麻煩,給你看張圖:
所以我們都希望鏡頭能100%還原真實,既有反差,也有解析度,這樣看的才清晰,對於清晰這個詞,我們更習慣稱之為:銳!
10線/毫米和30線/毫米又是咋回事呢?(MTF旁邊有個表。)說白了10線/毫米是低頻,反應的MTF代表了反差。30線/毫米是高頻,反應的MTF代表了解析度。和上面說的一個意思。(不同廠商測量MTF的方法不同,有真實測量,有電腦模擬,同時線對方面有10、30的,也有10、20、40的,新手忘記這句話。)
說白了,這倆線越高看著越銳利。
>>>>虛實區分:有虛線有實線。
實線表示S曲線——徑向
虛線表示M曲線——切向
我們知道相場是圓的——因為鏡頭是圓的。所以呢以圓心為中心放射出去無數條線,這些線放射線方向的清晰度就是是S曲線,就是實線。
但是一個方向的不行,我們還要再測一個方向的,什麼方向好呢?自然就是和這個方向垂直的方向是最合適的,十字嘛。所以M曲線就是表示這個垂直於放射線方向的曲線了。垂直於放射線其實就是圓半徑的切線嘛。
這事兒呢,沒必要深究,只要記住,實線和虛線越接近,鏡頭也就越還原真實。當然不嫌事兒小的,也會說這個鏡頭更沒有「個性」。
橫軸配豎軸,明白好與壞。顏色區分,粗細區分,虛實區分,讓原本一條線變成了8條。
MTF怎麼看就解答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