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朝為打擊門閥勢力,出台一項重要措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2020-04-15     指點江山

如果,想深入理解「占山格」制度,那麼,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東晉王朝的背景。東晉時期,朝堂最突出的特點,便是皇家與門閥共天下。這一時期,中央的權力近乎完全喪失,這樣的處境和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睿脫不了關係。正所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之所以是司馬睿建立東晉,就是因為他手裡有槍。

但遺憾的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士卒雖為他打下了天下,卻也葬送了他獨裁的可能。因為,這些兵不是他自己的,他們被各大世家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可以說,從司馬睿決定借用世家力量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被門閥貴族掌控的局面。

在古代,儒家常說「君臣相得,共治天下」是最理想的國策,是天下之大幸。因此,從這一點來說,司馬睿似乎成了這一方面的典範,可他心中的苦卻是多少人真正懂得呢?誰不想言出法隨呢?誰不想在朝堂上一言而決呢?相信沒有任何正常人願意做一個傀儡處處受人掣肘,更遑論身為九五至尊的東晉皇帝。

仔細品讀東晉的十一位皇帝,從對他們的記載就會發現,這些人不但處處受到權臣的欺凌、刁難,一個個的壽命更是奇短無比,沒有一個能在位超過二十年的。更有甚者,有幾位還是被宮女等地位極其卑微的人活活掐死的,真的是死不瞑目!

東晉皇帝們的悲慘命運,給後來篡位的君主敲響了醒鍾,我們都知道,用被子悶死東晉最後一位皇帝的人是劉裕,正是他取代了東晉建立了劉宋。手握利刃殺心自起,再加上,東晉十一位悽慘無比的皇帝例子在前,使得劉裕對世家貴族又痛恨又恐懼。

因此,在他上位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壓門閥。但是,在筆者看來,劉裕太心急了,上位第一時間不僅大肆提拔寒門子弟,還削去了許多世家子弟的官職,一時之間全國境內風聲鶴唳。在這樣的壓迫下,門閥自然要做出反抗,但很顯然,劉裕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不久之後,劉裕暴斃,史書上說他是病死的,但是,哪有這麼巧的事呢?剛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就這樣暴斃了?但是,不管怎樣,劉裕的努力都隨著他的病逝付之東流,而繼位的皇帝不是被殺就是被架空,使得門閥勢力進一步擴張,真的是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最終,門閥勢力不僅沒能一帆風順地膨脹下去,還使劉宋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給劉宋王朝帶來轉機的是宋孝武帝劉駿,他是劉義隆的第三個孩子。早期,他非常不得寵,屢次被派去鎮守邊疆,稱號「武陵王」,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在聽聞劉勛在門閥貴族的支持下弒父登基時,他拍案而起,帶領自己的軍隊一舉擊潰門閥的勢力,登基稱帝。

這樣的結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當年,眾人都瞧不起的皇子,今天卻將他們狠狠的踩在了腳下,肆意羞辱。由於,劉駿取得天下的過程,沒有接受任何來自門閥勢力的援助,靠的是寒門弟子的支持,是麾下只忠於他的精兵強將,因此,劉駿在朝堂上的威望一時無兩。

這個時候,劉駿終於有機會將自己祖父曾經沒做到的事情繼續做下去,讓門閥迎來了滅頂之災。門閥的官員被大幅度裁剪,同時,禁軍的權力被皇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一來,門閥不僅失去了最大的依仗,連中央集權都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在這個過程中,劉駿頒布了很多政策,幾乎所有的政策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最有名的便是「占山格」。

「占山格」共計五條內容:

第一條,承認頒布該條令之前所占據山川林澤的合法性,不予追究;

第二條,按照官品限制九品官員每個品級所能占據的面積大小,登記造冊,按規定收稅,侵占的對象是「山川」,對隱瞞不報者嚴懲;

第三條,先前占夠了份額的不得再占,不夠的可以繼續占,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國家鼓勵他們去占據相應的山川;

第四條,如果觸犯以上條令,均定下盜竊的罪名,懲罰措施均按盜竊的罪名;

第五條,廢除曾經制定的侵占山川,均處以死刑的律例。

通過這幾條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劉駿的目的:最大程度地限制門閥勢力封山占水的現象,同時,給普通老百姓以更大的生存空間。

此外,從這五條內容,我們還可以看出劉駿的英明之處,他沒有將門閥逼到絕境,反而給了他們一絲希望。用承認他們之前行為合法性的方式,來換取這條法令的實行,效果很顯著。之後,這項政策很快被推行下去,但是,帶來的效果卻不盡人意。至於失敗的原因很簡單,自然是世家貴族的集體反抗。

要知道,在古代是要分家的,但是,土地只有那麼多,而家族的子弟卻越來越多。這樣看來,這項法令絕對是一個絕戶計,因為,這樣下去門閥貴族一定會慢慢消失。可是,世家們自然不想死,所以,只好讓這條法令先去死。

此外,劉駿並沒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否則,他也不會用這種互換利益的方式,來推動這項政策的施行,因此,這項措施註定是毫無建樹的。但實際上,如果深究的話,這項措施雖然在當時遭遇了極大的挫折,可給後世帶來的積極影響,卻是無與倫比的。

因為,這項法令第一次正式承認了山川林澤的私有化,不僅使普通老百姓有了另外的出路,還使山川林澤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因此,南方在經濟文化上逐漸富裕了起來,成為中國又一個重要地區。

參考資料:

【《魏書·列傳第八十四·僭晉司馬睿傳》、《南史·卷二·宋本紀中第二》、《宋書·卷五·本紀第五·文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7QVhnEBrZ4kL1ViPr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