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指的是什麼官職,袁紹家族為何能做到「四世三公」的地位?

2020-02-05     小馬談古今

三公指的是什麼官職,袁紹「四世三公」是如何得來的?

秦始皇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後,便設立三公九卿,這種政治制度深刻地影響了其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秦漢時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所謂:「三公論道,六卿分職,」指的就是由三公共同處理事務。


三公

丞相是「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是百官之首,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職。

太尉是掌管全國軍事,百官裡面最高的軍事統帥,其地位和丞相相等。

御史大夫是諸御史之首,其地位僅次於丞相和太尉,是丞相的副手,掌監察,輔助丞相處理政務。


秦朝和西漢,歷來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為中央最大的三個官職。因為三公手中掌握著實權,有時甚至能和皇帝的君權相抗衡,這種局面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時候,出現了一些改變。

自漢武帝就開始削弱相權,但西漢末年還是出現了王莽篡漢。等到劉秀建立東漢之後,為了避免這種強臣篡位的可能,便開始大力削弱「三公」的權力,擴大尚書台的作用。「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劉秀逐步架空了三公的權力。

王莽篡漢之後,丞相改為大司徒,太尉改為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所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的時候,太尉、司空、司徒是三公。在三公之上,又設置太傅一職,稱為「上公」,只不過太傅並不常設。

縱觀東漢時的三公,相比秦朝和西漢的實權在握,已經是徒有虛名了。


袁家為何能四世三公

雖然東漢時期,三公的含金量已經嚴重縮水,但名義上仍然是最高官職,那麼為什麼袁家可以四世三公?

這就涉及到了兩漢的人才選拔制度——察舉制。在西漢早期的時候,「非功不侯,非侯不相」,做官的權力被功臣勛親集團壟斷。


這種情況到了漢武帝時期,出現了轉變。漢武帝為了獲得大量人才,也為了避免功臣勛親的掣肘,下詔命令郡守每年要推薦一到兩名孝子廉吏,稱為「舉孝廉」,否則就是郡守失職,要受到相應的懲處。

到了後來,這個選舉人才的制度,就形成了一年一舉的郡國孝廉。但察舉人才的權利,卻不是所有官員都具備的,需要是三公九卿、政府大僚或者地方郡守這樣的高官才行。

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袁紹家族為什麼能四世三公了。舉孝廉的時候,並沒有一定之標準,察舉之人的主觀意願占了很大成分。當袁家第一代三公——袁安(歷任司空、司徒)出現後,他便可以大量舉薦孝廉。

而東漢時期,人們對名節看得很重。這也是當初劉秀有意引導的結果,避免再次出現王莽那樣的大臣來篡奪皇位。人們對舉薦自己的高官,視為「恩主」,對恩主報答的觀念深入人心。當袁安舉薦了其他人為官之後,為了報答袁安,最好的辦法便是舉薦恩主的子弟為「孝廉」,從而踏上為官之路。

假如恩主子弟正好在自己郡內,則是極為簡單的事情。即使恩主的子弟不在自己郡內,也可以輾轉請託,以達到報恩的目的。當時的社會風氣,熱忱於效忠個人,而不是朝廷。因此,有地位的家族,其地位越來越高,聲勢也像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

這樣,仕途由原來被功臣勛親把持,轉化成了被一個個大家族所把持,從而形成了世家門第。門第是東漢後期政治權勢重心所在,當時大大小小的門第,相互之間互通聲氣,形成了一股股巨大的力量,也是東漢末期割據勢力形成的重要原因。這種影響是深遠的,形成了魏晉南北朝時的門閥政治現象。

而具體到袁紹一家,便形成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現象。因為只要不是太傻,袁氏家族做官的機會遠比其他人多得多。另外一個家族便是弘農楊氏,也是和汝南袁氏類似的情況,被曹操殺掉的楊修就是出身弘農楊氏。曹操借殺楊修,從而敲打世家大族,自有其深意在裡面。

所以當諸侯聯軍討伐董卓時,才推袁紹為盟主。因為「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這些門生、故吏為了報答「恩主」,相當部分會響應袁紹的號召。這也是曹操對世家大族,既聯合又打擊的根源所在。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6mpF3AB3uTiws8KnY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