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讓淄博閃耀文化的光輝

2020-03-20     掌握魯中

本報評論員 王繼洋

在蒲松齡故居穿梭,看到過去的建築、碑石,好像時光穿越到過去,目睹柳泉居士與過客品茶閒聊;在齊長城上踱步,細聽獵獵風聲,感受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光劍影;置身齊國故都,迎面而來的是比肩接踵的繁華,蹴鞠場上的角逐,以及稷下學宮的百家爭鳴……這些沁人心脾、使人流連忘返的歷史場景,就是淄博這座城市文化閃耀的光輝。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座城市需要有文化精神的棲息地,更要在發展中傳承,方能讓城市閃耀文化的光輝。

3月19日,淄博市與魯商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助推淄博市文旅產業、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落地和優化升級。而在這之前,淄博市舉行的文旅招商引資項目網上簽約儀式上,淄川區聊齋文化旅遊合作協議、全域旅遊目的地策劃項目、景域傳齊文化創意運營平台項目順利簽約。

以上只是淄博市大力實施文化賦能行動的具體措施的一部分。自淄博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實施文化賦能行動以來,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打造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品牌為目標,以建設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和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黃河文化傳承開發工程為抓手,實施文化賦能行動,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路徑,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淄博鳳凰涅槃、加速崛起添一把文化之火。

文化是什麼?對於市民而言,文化是生活,是情感,也是歸屬感;對城市而言,文化是歷史,是記憶,也是溫度;對發展而言,文化是資源,是寶藏,更是動力。

對於淄博而言,要做好文化賦能,首先要做好文化的傳承。齊文化、聊齋文化、蹴鞠文化、孝文化等,需要傳承,也需要有可以展現的場所;姜太公、管仲、蒲松齡、趙執信、王漁洋等文化名人,其故居、遺蹟要保護好,其文化理念也要發揚光大……這樣的傳承,讓淄博更有溫度、有深度,也能讓生活在這裡的人有精神上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做好文化賦能這篇文章,繼承是上篇,發展是下篇。事物的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城市的發展同樣如此。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當下,如今淄博通過一系列舉措深挖淄博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淄博歷史文化的同時,創新文化品牌,探索發展路徑,尋找文旅發展新模式值得讚嘆。

其實,文化賦能既不玄妙,也不困難,究其本質是一種「場所塑造」——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文化角度提高使用者的體驗感,讓他們更願意在這裡工作、購物、旅遊、生活的過程。

對於淄博而言,這個過程,註定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路轉粉」,而身居其中的我們,也將徜徉在文化的光輝里,享受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紅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1N5-HABrZ4kL1Vipv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