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漂亮有錢,與你正配」「你樣樣都好,只有一個缺點:有兒子」

2019-10-04     禾田飛歌

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文 | 禾田飛歌 圖 | 網絡(如侵必刪)

現在的婚姻啊,越來越走實用主義路線。但是不要一聽說「實用」,就往勢利、功利方面去想,雖然婚姻實用主義確實包含了那樣的成分,但也有感情成分在裡面。

怎麼理解呢?

禾田飛歌在十一長假期間,參加過幾場婚禮,與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聊過現在青年男女的婚戀觀。

在與一個姐姐聊天時,姐姐表示對自己女兒的婚事很犯愁。

她女兒今年已經27歲了,研究生畢業,在一家國內知名國企里做人力資源副總監,聰明能幹,長得還算眉清目秀,因為經常跑步,身材比例很好。怎麼看都應該在婚戀市場上很搶手。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

姐姐說,她女兒非常有主見,在自己的婚姻上也有自己的見解。女兒曾經說:

「我的婚姻只可能有三種結果,一是遇到與我三觀一致、門當戶對,我愛他,他更愛我的靈魂伴侶,這是首選,即使他條件差一點點,我也嫁;如果遇不到,那我就嫁很有錢的,沒有愛,但我有錢,不會為生計發愁;如果兩者都沒有,那我就憑實力單身。讓我隨便嫁一個,要麼精神扶貧、要麼經濟扶貧,我都不願意。」

作家亦舒曾借筆下人物喜寶之口說過類似的話:我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那麼就要很多很多錢。

這就是婚戀的實用性。

在婚戀中,人們首選當然是愛情,這種愛情是愛至深情永久,是那種」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是彼此之間都覺得,沒有什麼理由能讓你們分開。在與愛人的相伴中,能獲得愛的滿足,這是婚姻愛或者說是精神上的實用性。

但這種靈魂伴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要很多很多的錢。這種婚姻的實用性是獲得物質上的滿足,如果達不到,門當戶對就是最低的標準。所以才會在彩禮上、陪嫁上斤斤計較,精於算計,這是大多數婚姻的模樣。

已經有太多人不願意降低自己在精神和物質上的層次和享受,而去當一個扶貧者,扶助一個無論在精神或者物質上都弱於自己的人。

這種扶貧式婚姻註定不會有好的結局,因為,精神上的不匹配讓雙方無法溝通,而物質上的匱乏,更增加兩人在精神上的相互折磨。

婚姻實用主義不僅在青年男女中流行,在再婚男女中同樣也適用。

今天的故事來自上面那個姐姐的講述,主人公是她的朋友,一名外科大夫姚煥雲(化名)。

姚煥雲今年已經42歲了。十幾年前,他與同鄉大學同學結了婚。不知道當時有沒有意識到,他的婚姻其實很實用。

姚煥雲家在農村,憑藉刻苦努力考上了醫學院。雖然家窮,但姚煥雲這個人卻長得高大英俊,一點都沒有大家想像中農村孩子沒見過世面的怯懦樣兒,雖然話不多,但表現得大方不小氣,非常得女孩子喜歡。當時追他的女生很多,但他的選擇卻讓人大跌眼鏡。

他狂熱地追求著一個姑娘,那個姑娘又矮又黑,還有點微胖,與他站在一起特別不搭。後來大家了解到,這個姑娘是姚煥雲家鄉衛生局局長的千金。

大學畢業之後,兩人一起回到家鄉,姚煥雲被市裡一所三甲醫院要走,姑娘留在衛生局。一年之後,兩人就結婚了。

雖說姚煥雲也算是鳳凰男,但他卻沒有鳳凰男的愚孝和自私。相反,他對自己的家庭非常看重。外科醫生的工作很累、作息時間不正常,他盡力為家庭做到更好,還經常到岳父家盡孝心。

但後來妻子還是跟他離婚了,具體原因,姚煥雲從來不說。只說,從今以後,可以找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人了。

這樣的人還真讓他遇見了。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他與大會組織方負責協調的楊女士認識了。兩人相見恨晚。儘管楊女士離異帶著一個兒子,姚煥雲也不在乎,兩人很快結了婚。

婚後確實過了一段非常幸福的生活,因為他們倆有說不完的話,相互都能接住對方的梗,深沉時能一起深沉,幼稚時能一起幼稚。姚煥雲也兌現自己的承諾,把楊女士的孩子視如己出。在這段婚姻中,姚煥雲獲得了愛與精神上的滿足。

楊女士與前夫離婚是因為沒有了共同語言,而她的前夫儘管在她看來不是好丈夫,卻是一個好爸爸。離婚後與兒子的關係也非常好,兒子跟爸爸很親,因此在內心裡,是排斥姚煥雲的。

都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還有100次想離婚,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何況是再婚夫妻。

有一次姚煥雲與妻子發生爭吵,楊女士兒子一步站到媽媽身前,瞪著一雙大眼睛,冷冷地注視著他,狠狠地說:「你再敢說我媽一句,你試試。」

楊女士急忙把兒子推到一邊,斥責兒子:「大人的事,小孩別多嘴。」

但姚煥雲心裡一片冰涼。他這才意識到,在這段婚姻中,他忽視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楊女士的兒子。

他愛楊女士,但楊女士更愛兒子,兒子愛的卻是自己的爸爸媽媽,與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但未來,他卻要為這個半路兒子付出很多時間、精力,甚至包括財力,獲得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雖然楊女士曾經說過,自己的兒子自己負擔。但同在一個屋檐下,姚煥雲做不到坐視不理。

想想自己的女兒,因為兩個孩子一見面就掐,所以每次可以見女兒的時候,都是姚煥雲出門去見她。不能回到自己家,女兒也責怪他讓自己有家不能回。

姚煥雲越來越覺得自己愛的是戀愛的感覺、是精神的享受,而不是因為愛帶來的一大堆麻煩,這樣的婚姻對自己一點都不實用。

在他與楊女士再一次發生爭吵,那個接近1.70米高的兒子再度用冰冷的眼神瞅向他時,姚煥雲提出了離婚。

離婚之後,姚煥雲不止一次地感嘆:要是她沒有孩子多好!要是她的孩子是女兒多好!

於是他的擇偶標準變成了:單身最好,離異帶一女孩者也可。

這讓我想起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前夫哥陳俊生為了與凌玲順利結婚,百般討好凌玲的兒子。結婚後,把自己的兒子扔給妻子,住在條件簡陋的出租屋裡,自己卻帶著別人家的兒子住在寬敞明亮的高樓里,當時就覺得這個男人到底在圖什麼呢?圖他與凌玲的勢均力敵嗎?但這部劇的後半段分明看出,凌玲不過是為了找一個後半生的靠山。這段婚姻對凌玲是實用的,對陳俊生倒未必。

婚姻追求實用沒什麼太大的不好,現在的人也越來越認可門當戶對,但是太過於實用,就是功利了。

不可否認,無論是什麼原因進入婚姻,面對天天要與之同吃同睡的人,會漸漸生起對愛的期待。如果太過功利,愛就會跑遠;但如果是因為實用的目的而進入婚姻,那麼就不能過於期待愛情。

實用,就是各取所需,相互協助。

你需要愛,我正好有愛給你,那你不能再要求我富裕有錢,財富需要共同創造

你需要錢,我正好有錢,那你不能再要求我給你愛情,愛情也許會在相處中到來,也有可能一直不來。

能遇上自己的靈魂伴侶,當然更好,但又真的很難。如果你不妥協,就可能成為剩男剩女,實力單身。如果不想單身,那就降低條件,實用就好。

END

今日互動話題:

從實用角度考慮,你會娶一個帶兒子的女人嗎?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zMXmW0BMH2_cNUgr2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