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區計劃引進43中學、岐山一校、珠江五校等優質學校合作

2019-10-27     棟察瀋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按照中央、省、市、區委的安排部署,于洪區教育局黨組抓住關鍵環節,精心組織實施,突出重點內容,以具體化、生動化、現實化紮實推進主題教育深入開展。

掌好「方向舵」

推進主題教育「具體化」

圍繞主題教育總要求,劃定任務分解表,列好工作時限圖,按表實施、挂圖落實,通過具體到人、具體到事、具體到物、具體到數據的「具體化」落實,實現主題教育無死角、效果輻射全覆蓋。一是高度重視抓統籌。全區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後,教育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黨組會議研究相關籌備、部署、落實等工作,成立主題教育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分工,第一時間啟動建章立制工作,出台實施方案、研討安排等相關文件6個,印製主題教育相關知識手冊1300本,下發各基層黨組織。二是堅定不移抓部署。圍繞主題教育目標要求,按照「四真」原則推進落實,即守初心,鑄忠誠,明確主題教育「真意義」;擔使命,強宗旨,查擺黨群干群「真問題」;找差距,補短板,展現於洪教育「真作為」;抓落實,重督導,鞏固主題教育「真成效」,在全系統營造思想統一、士氣昂揚的良好氛圍。三是不折不扣抓落實。在學習教育方面,利用6天時間開展領導幹部主題教育讀書班,採取領讀與研討相結合,學習重要論述13篇,交流發言18次,讓學習「有深度、有厚度、有溫度」。開發「晨讀、午學、暮省」相結合的「讀書加餐」時間,組織引導班子成員以及全體黨員開展自學。在檢視問題方面,下發書面徵求意見建議表1500份,局領導班子及領導幹部檢視問題25個。

打好「組合拳」

推進主題教育「生動化」

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結合於洪教育的實際,以特色活動為載體,將「生動化」元素融入到自選動作中。

一是開辦紅色「同心圓」課堂。以「初心」為圓心,圍繞學初心、憶初心、悟初心、守初心,開展紅色基因學習教育,增強踐行初心使命擔當。舉辦「明史講堂」,聘請專家教授講授黨史、新中國史,讓每一名黨員都能感黨恩、守初心、擔使命;創辦「紅色學堂」,組織黨員觀影《我的長征》、參觀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弘揚長征精神,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啟動「警示課堂」,以觀看大型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參觀瀋陽市正風肅紀大平台等形式,以反面案例為警戒,警示黨員幹部守初心、明戒心。

二是建立系統「同期聲」網絡。健全完善督導機制,主要領導帶頭、班子成員跟進,將調研與督導相結合,對全系統基層黨組織進行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有效建立教育系統主題教育「同期聲」網絡,確保各學校與局機關同步驟、同力度、同效果地開展主題教育,如東北英才學校(濱江校區)自製主題教育「口袋書」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沙嶺中心校和五十七中學分別組織黨員到沙嶺敬老院為老人送溫暖,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師生製作初心牆、初心卡等,讓主題教育更加生動、真正入腦入心。

三是構築於洪「同頻道」平台。聯動區內單位,互學互鑒,資源共享,以「縱向同頻,橫向共振」的推進模式,打造主題教育「同頻道」的特色標籤。其中,與教育研究中心聯合開展「我用初心,待你綻放」走進特教學校等系列活動,捐贈圖書、文具等學習生活必需品,為孩子們送去關愛和溫暖;配合退役軍人事務局,籌辦烈士紀念日祭掃陵園活動,組織新城二小學生同唱《共產主義兒童團歌》;聯合街道社會事務服務中心,舉辦「大手拉小手,同升國旗、共唱國歌」活動,在於洪實驗幼兒園唱響《歌唱祖國》,激發愛國主義情懷。

繪好「路線圖」

推進主題教育「現實化」

區教育局黨組始終堅持把檢視問題、專項整治貫穿在主題教育全過程,把「查」字放在指尖,把「改」字擺在眼前,為推進主題教育「現實化」破冰建模。圍繞區內優質教育資源仍然短缺、學前教育公辦學位不足、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深入調研,分析成因,提出積極有效的整改措施

一是做優教育布局,打造「於洪優勢」。計劃投資近20億元,落實大型新改擴建項目近30個,擴增學額容量,著力解決學位嚴重不足的問題。目前東北英才學校(濱江校區)已於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初中部(湖畔里校區)也已開工建設,將使優質教育資源覆蓋整個北陵地區。

二是做大學前教育,打造「於洪風格」。聚焦「兩率一化」,計劃明年接收10所小區配套幼兒園,解決公辦學位2250個,確保明年底幼兒園公辦率達到50%;力爭利用兩年的時間,凈增民辦普惠園數量不少於20所,確保普惠率始終不低於80%;全力打造公辦幼教集團和優質民辦連鎖園,實現學前優質辦學的資源共享。

三是做強基礎教育,打造「於洪品質」。以東北英才教育集團為龍頭,實現全區9大教育集團的共鳴共振,培育自主品牌開花結果;以名校為支點,繼續深化市實驗學校、43中學、岐山一校、珠江五校等優質學校合作引進,與省、市教育研究院建立合作,開展國際化辦學,催化外引品牌落地生根。四是做精特色辦學,打造「於洪標籤」。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資源與專業團隊資源,重點開發推進人工智慧(AI)、無伴奏合唱、冰雪運動、管弦樂、京劇、女籃、民樂、朝鮮族特色項目、健美操、手球等10大特色項目,全力打造特色辦學高水平發展新格局。五是做實隊伍建設,打造「於洪潛力」。加大師資隊伍培訓力度,充分發揮專家顧問團的示範輻射作用,激發外引合作校、戰略友誼校的基地效能,用活用好校長激勵基金,建立「大師工作坊」,實施人才引留機制,有效實現教育人才的良性孵化,全力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建設第一要素的儲備與增容。(來源:于洪區政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weTDm4BMH2_cNUgoN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