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課堂轉型之路——少華街第三小學「新教學」實驗校教研活動

2019-10-18     現代課程網

為了推動新時代中小學課堂改革,充分展示以學習者為中心、核心素養為本的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的「新教學」實踐活動,也為了展示「新教學」各實驗校、聯盟校等合作校最近的實際進展和真實面貌,現代課程網公眾號特別開設了「新教學」活動專欄報道。

本系列內容均在各實驗校及聯盟校相關媒體上發表過,這樣更有助於大家了解「新教學」活動在基層學校的開展情況。

「新教學」課堂什麼樣?如何建構「新教學」的課堂?「新教學」實驗還帶給我們什麼?今天分享的是江蘇省徐州市少華街第三小學圍繞「新教學」展開的研討。


  • 本文轉自公眾號徐州市少華街第三小學
  • 略有編輯,特此鳴謝!

最是橙黃橘綠時,江蘇省徐州市少華街第三小學開啟了語文學科「新教學」的征程,在「大單元 大情境 大任務」的理念指導下,積極探索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教學新生態,努力推動新教材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變革。

2019年9月29日,學校一、二年級全體語文教師迎來了泉山區教師發展中心對「新教學」實驗開展情況的第一次視導活動。區發展中心朱衛紅主任蒞臨指導,星光小學的學科領導及部分骨幹教師隨同開展交流研討。



「新教學」的課堂什麼樣?

第一節課,由少華三小青年教師胡琳琳執教部編本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曹沖稱象》。

針對語文教學中的現實問題:淺,碎,雜的特點,「新教學」學習指南將這一單元定位為《童年那些事》的主題教學活動,「童年」這個大情境貫穿了整個單元的教學。

根據情境,進一步確立了三個任務,每一個任務又由若干語言實踐活動直接指向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上課伊始,胡琳琳老師由「童年」切題,對整個單元課文中的人物做了簡單的梳理,並著重檢查了學生們的預習成果,由學情出發,逐步深入。

「咦,大象有多重?——(《4曹沖稱象》)

唉,畫兒弄髒了! ——(《5玲玲的畫》)

天,這封信該怎麼寫?——(《6一封信》)

啊呀,媽媽竟然先睡了。——(7媽媽睡了)

這些有趣的事兒,

每天都在,

悄悄地,悄悄地,發生。用心感受,

生活真美妙。

在每一個學習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已有經驗,努力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體系和未知要素間建立聯繫:

闖關一:生字翻翻樂——

闖關二:詞語碰碰車——

大象什麼樣?——怎麼稱大象?——誰的辦法好?

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活動體驗中,逐步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文本,並能針對問題,聯繫自己的生活,勇敢地說己出自的感受或者想法,從而獲得學科素養的訓練和提升。

正如鍾啟泉教授在談到新教學時所闡述的那樣:

「教學過程從『獨白式』變為『對話式』,從來都是教育史上革新的主張,也是今日課堂改革的焦點。從設定開放性課題到得出開放性結論的整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是『傳授』,而是促進對話的提問,等待學生的表達。在課堂的對話性實踐中,學生彼此相互尊重,傾聽對方的見解,形成彼此的主張,發現各自的困惑,展開互補的討論。」

如何構建「新教學」的課堂?

課堂,是我們項目實驗者的初次實踐探索,究竟如何構建一個「新教學」的課堂,確立新型教學模式,更是我們近階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第二節課,由實驗項目成員劉芮軒、劉娜兩位老師對所實驗班級的「新教學」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彙報。

「新教學就是將教育理想變成教育現實的一條路。」劉芮軒老師提出了自己對「新教學」實驗的真實的思考,並詳細地闡述了課堂展示單元的目標架構以及具體任務的設計思路,讓聽課領導和老師更加系統直觀的了解到課堂呈現背後的研究過程。

一年級的實驗班劉娜老師也對現階段一年級「新教學」的實驗進度做了具體的彙報。

從兩位老師的彙報中不難看出,「新教學」的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給了孩子一個身臨其境的平台,在學習與閱讀的分享過程中,在親身實踐的體會中,學會關心自己的生活,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教會了老師更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真正從學科素養出發,構建一個靈動、豐實、高效的語文課堂。

「新教學」實驗還帶給我們什麼?

新理念的引入,也引領著整個團隊的學科探索和發展。

第二場彙報是兩個非實驗班級的教師,展示了自己在「新教學」實驗的參與過程中受到的思考和啟發。

來自二年級的李莉莉老師和一年級的王宇晴老師暢談了自己對「新教學」的理解,並指出大單元大任務大情境的教學其實質是在整合的學習內容中引導學生深度建構,從而提升語文學科素養的過程。

學貴有疑,兩位老師還根據「新教學」的理念嘗試著就一個全新的單元做出了自己的任務分析和架構,提出了現階段的困惑。

兩位老師都表示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學習並採用新教學的設計理念,讓學生實現真學習,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真正的發展。

圍繞「新教學」展開的研討

聽取彙報後,星光小學和少華三小的老師們齊聚一起針對「新教學」理念下的新課堂開展了深度交流研討。

最後,區教師發展中心的朱衛紅主任對整場活動進行了點評,充分肯定了胡老師的課堂實踐,尤其對四位老師的彙報大加讚賞。

朱衛紅主任說:「新教學就是將教育理想變成教育現實的一條路。」這是新教學帶給實驗老師的成長,也是我們每位泉山小語人都要努力踐行的。

朱主任強調了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背景下的新教材的實施是挑戰,也是機遇。用好教材,聚焦學生的核心素養,紮實落實好每一個學習活動,是我們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通過專家的指導,我們逐步清晰了下一步開展教學實驗的基本路徑。

博學之、審問之、篤行之!在少華三小這所「新教學」項目實驗校里,有勤懇創新的引路人,有善思樂學的好夥伴,有凝心聚力的學科團隊,相信「新教學」的種子一定能在這方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

  • 歡迎全國有意向的中小學學校加入「新教學」項目,共同探索新教學,推動課堂變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q9i3m0BMH2_cNUgfC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