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民謠的第六年,喜歡宋冬野的第三年。若你是一個沉醉於民謠中的人,那麼,你的歌單中必然躺著幾首宋胖子的歌。有時候覺得很奇怪,宋冬野長著一個粗獷的外形,但他的神態又是那麼隨和讓人親近。在知乎之中有一個詞條是問「如何評價宋冬野?」回答大都千篇一律,獨有一個只寫了一個字「胖」。
這確實是每一個見到他的人的第一個直觀感受,然而,就是這個看起來憨態可掬的小胖子,寫出了那些人間冷暖,看到了許多我們感受到卻無法表達出來的情感百態。他用沙啞的嗓音,慢慢地唱出一首首歌謠,用最溫柔的方式,替世間最普通的人們吶喊,傾訴衷腸。
「讓我再看你一眼,從南到北」
很多人都聽過這首《安河橋》,不管是聽民謠的還是不聽民謠的,也不管是愛宋冬野的還是不愛宋冬野的,似乎都無法影響音樂品味互不相同的大傢伙兒一起愛這首《安河橋》。這首歌今年已經九歲了,可在很多人的歌單中,它還是百聽不膩,每一個字詞,組合在一起,你很難縷清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宋胖子沙啞的嗓音在沉悶的鼓聲和悠揚的馬頭琴聲中,一下一下地敲打在你的心上,就是這樣讓你心痛得不明所以。
《安河橋》收錄在宋胖子的第一張專輯《安河橋北》中,這張專輯發布於2013年,那時候,宋胖子還憑藉這張專輯拿了「魯迅文化獎」。那時候的宋胖子好像是真的火了,《安河橋》這首歌也是真的火了。當很多人以為這首歌是宋胖子寫給心儀的女孩兒時,他什麼也不說,只是撥弄著自己的琴,思念著那個抱著盒子的姑娘。
那個姑娘在安河橋住了大半輩子,也陪著宋胖子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流汗的夏天。北京是宋冬野的故鄉,而安河橋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但是,總有那麼一個地方是你心心念念,做夢都想回去卻再也回不去的地方。第一次聽《安河橋》時只覺得他有些許想念,有些許無奈,有些許回不去的心痛。
歌曲中間穿插的馬頭琴讓人無法不思念,那漸行漸遠的家鄉,住在可以肆意流汗的夏天的奶奶。每一個聽歌的人吶,你的心裡是否也住了那麼一個深愛著卻無法再觸摸到的人,所有的思念全都藏在心底,不停發酵,時不時飄出香味來,提醒你一下,那個人也在想你。人生之中有很多遺憾,到最後我們什麼都不必說,只需一句「你好,再見」。
祝這個世界依舊熱鬧,祝我還是我
幾年前,宋冬野在北京開個人演唱會,唱完最後一首歌「晚安北京」後大家依依不捨地陸續離開。然而,北京的天氣仿佛可以讀懂人心,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導致大量歌迷只能停留在劇場門口等雨停。那時候誰都不知道宋胖子也沒走,直到聽見身後音樂再次響起,胖子的聲音傳了出來:「反正下大雨了,我再給大家唱會兒。」那一天,大雨做了個媒,替歌迷們挽留住了唱了一晚上的胖子。這就是宋胖子,對他來說,音樂是一種心靈之間的連接。
對待遠道而來的歌迷們,他孑然一身,沒有什麼好款待的,只有一首又一首內心的呼喊。這個世界熱鬧任它熱鬧,浮躁繁華皆與胖子無關,一把琴,幾個音符,就是他的全部。在以前,胖子結束個唱後開心地喝著小酒,還發微博告訴大家他很開心,今天來現場的聽者有那麼多。直到現在,對他的聲音上癮的人很多很多。可他可能不知道,他那些微醺之後寫下的心中感悟,在多少個黑夜「拯救」了多少迷途的游者。
「層樓終究誤少年,自由早晚亂餘生」
在宋胖子筆下也不全是真實的人物,那個深入人心的郭源潮就是他杜撰的一個北平蒼翁:「老無所依,遷西山之背,常與登山賞楓者飲酒作樂。秋高之日遇一矯情文藝青年,兩人有了一番拌嘴。」《郭源潮》這首歌與以前的風格不似以往的安靜溫柔,歌曲後半部分的爆發,就像是他頓悟之後的吶喊。這首作品於他而言有著不一樣的意義。2016年10月,是宋冬野的轉折點,他因為吸食非法物品被拘留了十天。
很多人都無法把宋冬野這個名字與那兩個字放在一起,拚命搖頭,懇求這是一個謠言,可隨著權威媒體的一步步報道,讓人沒法不相信。直到2017年4月,他帶著新單曲回來了,一個與以前不一樣的宋冬野回來了。相比於以前《董小姐》、《莉莉安》這些直白的表達方式,現在他的作品增添了一份含蓄。就像一個與世隔絕了許久,再次回歸社會之中的智者,月色寂寥,他卻能洞察一切。
從《莉莉安》到《郭源潮》,也不過數年不到,但宋冬野卻仿佛已經走了很久。他漫不經心的曲調之中依然藏著許多深意,若你細聽,便能發現。但不同的是,他的歌曲之中不再只有那些心情上的喜怒哀樂,而是多了那麼幾分禪意。現在也不再有人說他「格局小」,為了這份「格局」,宋胖子付出了不少。現在的他依舊是一個隨和的胖子,有時間去聽聽他的音樂會吧,親眼看一看那個住在你歌單裡面的男人。就像我在題目中所說,如果民謠有歌王,名冊中必有宋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