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產業巨頭利潤遭遇斷崖式下跌,背後原因,大家都猜錯了?

2019-08-14     安靜的頑主

熱點聚焦

近日,海信電器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51.04億元,同比增長7.79%;凈利潤6220.55萬元,同比下滑81.48%。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上半年的扣非凈利潤竟出現了8622.3萬元的虧損,這是海信電器十多年來首次在半年報中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



​截至8月13日,海信電器以每股7.44元收盤,較今年年初股價下跌13.78%,市值縮水近68億元至98.27億元。

曾經中國電視行業的巨頭企業,怎會遭遇凈利斷崖式下跌?是電視機真的沒人買了,還是另有隱情呢?

深度爆料

事實上,海信利潤的下滑之路早在去年就已開啟。年報數據顯示,海信電器的季度凈利潤從2018年開始就持續保持超15%的降幅,至今已經連續5個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負。而在2019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甚至跌破了90%。

對於業績驟減的現實,海信電器解釋稱,由於全球電視市場出現波動,且中國電視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存量競爭和價格戰競爭愈發明顯,此外,2017年收購的東芝彩電業務繼續虧損,導致報告期內利潤減少。

國內電視機市場需求確實有些低迷。專業數據機構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零售量2194.3萬台,同比下跌4.3%;零售額646.50億元,同比下降13.1%;平均單價2946元,同比下降9.3%。這也是繼2016年之後國內彩電市場連續下降的第三個年頭。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電視消費與國內房地產住宅行業景氣度密切相關。近年來房地產下行壓力大,電視的消費需求也相應大幅度減少。還有投資人士認為,國內彩電的家庭高擁有率及大屏智慧型手機的替代效應,彩電銷售量的下滑趨勢難以扭轉。

不可否認,大環境確實給海信電視帶來了一些影響,但這是根本原因嗎?不妨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2019年上半年,小米內銷出貨473萬台,同比增長82%,排名中國區第一;TCL內銷出貨量同比增加11.5%;創維電視內銷出貨量同比增長2.7%;海信內銷出貨量382萬台,同比減少3.5%,環比大幅減少26%。

相同的國內環境,同樣是中國電視知名生產企業,為何出貨量同比減少的只有海信,而小米內銷出貨量同比增長能達到82%?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消費者選擇電視機產品的方向在改變,海信沒有跟上消費者的腳步!

與傳統彩電銷售量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半年海信高端電視產品8K電視和雷射電視的同比增長率分別高達237%和131%。



說國內電視市場需求疲軟,一片紅海,卻有新勢力勇敢加入。就在8月10日,華為榮耀剛剛發布了榮耀智慧屏,並以此切入彩電市場。此款智慧屏除了可實現多設備聯動等諸多智能家居功能外,最大的賣點竟是「沒有開機廣告」!事情雖小,卻穩抓消費者心理,同時也體現華為技術了得!

可見,電視產業到底是紅海還是藍海,關鍵在於企業如何破局!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1萬億元。目前來看,相比已開發國家智能家居20%以上滲透率,我國的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卻很低,這也意味著以智能電視為首的智能家居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這是傳統電視企業的一次挑戰,也是一次破局重來的機遇,關鍵在於戰略和技術!

獵頭分析

海信電器利潤的持續下滑,已經引發資本市場關注,再不進行戰略轉型,恐將持續頹勢。如此下去,勢必會讓更多投資者對企業失去信心,影響企業資金,最終讓海信這個中國電視品牌一蹶不振。



對此,獵頭行業資深人士——衛士藍人力資本執行副總武素菊認為,時刻關注消費者需求動向,適時調整品牌戰略,是企業避免淘汰唯一法則。衛士藍人力資本與數千家大中型知名企業二十餘年的合作經驗表明,只有不斷調整產品戰略,適應市場的企業才可能長久。

正可謂,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也。你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l6XkGwBvvf6VcSZR9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