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膚上「紋」國畫,中國風的紋身,是行為藝術還是繪畫?

2019-12-07     有畫說藝

紋身意味著什麼?也許有人回答是「時尚」、是「潮流」、是」個性」,但很少會有人回答是「藝術」。在二三十年前紋身甚至還被視為混混的標籤,一般人都看見紋身繞著走。不過地球轉得快觀念也轉得快,當熒幕上出現的紋身明星和越來越多的時候,紋身終於擺脫了混混標籤成為了年輕人眼中的時尚。

水墨國畫紋身

如今人們早已對紋身不再「恐懼」和「抗拒」了,但提起紋身人們還是會想起那種紋個關公或者青龍的模樣。但如果當你看到一幅國畫被當成紋身出現時,你會不會覺得紋身是一種藝術、或者是一種藝術創新了呢?讓紋身從以前的「暴力」標籤,轉變成了「文雅」的中國風藝術范兒,有一個女子功不可沒,她就是紋身達人陳潔。

水墨國畫紋身

不管紋身算不算藝術創新,至少陳潔在紋身界算是有創新的,她在皮膚上「紋」國畫,讓紋身升級到了藝術范,把國畫當成紋身她算是第一人。不過,把藝術繪畫運用到紋身上,也並非是陳潔吃了第一隻螃蟹,此前老外就流行在身上刺下書法或者人像繪畫作品,這可能就是最早的「藝術范」紋身了,而陳潔是將複雜的中國繪畫轉化為紋身創作,難度顯然比單色的刺青要高几個檔了。

陳潔

紙張和用色用墨造就了國畫的渲染性,這種暈染性的繪畫想要在紋身上實現,也許從沒人想過要去嘗試,皮膚上刺個單色的圖案都需要技巧,更何況是把皮膚當成宣紙刺出一幅水墨畫來呢?另外對於一個毫無美術基礎的人來說,這相當於要她在皮膚上畫一幅永不褪色的國畫出來,而她連在紙上畫畫的經歷都沒有,光是這幾個檻就得擋住絕大多數的紋身從業者。

水墨國畫紋身

陳潔是個有天賦和捨得揮灑汗水的人,當紋身界都在用一些常見的圖案時,她就敏銳地意識到自己也許可以在中國繪畫中找到無窮的高雅圖案題材,如此才能在那些關公青龍之類爛大街的紋身中脫穎而出。但她真的從來沒有中國畫的基礎,如何將一幅幅高雅的國畫「轉印」成皮膚上的紋身,需要她這個毫無美術基礎的人去用全新的「筆」和「紙」嘗試。

水墨國畫紋身

通常意義的水墨國畫有個特點,就是圖案本身並沒有輪廓線,而此前的紋身,都是先刺出圖案的輪廓再填充,如果想把這種潤染效果的繪畫做成紋身,就必須打破這種紋身的標準操作。陳潔必須做到在腦海中有一幅完整的國畫,從下第一針開始就沿著腦海中的國畫進行「臨摹」,期間還要控制好色澤潤染變化的體現,而且這種試驗的機會並不是像在紙上繪畫那般隨意,誰會讓別人把自己的身體當「刺繡」小白去一遍遍練習呢?


水墨國畫紋身

但陳潔的天賦讓她並沒有在這個「試驗」階段就以失敗終止,儘管最初的國畫紋身有可能稍有變形,但卻形成了意外的繪畫效果,哪怕對不上原本的繪畫效果客戶仍然很滿意,陳潔終於打開了藝術紋身這扇新的窗口,隨著更多的國畫紋身在她手上被實現,如今她已經能夠將很複雜的工筆畫做成紋身。

水墨國畫紋身

這種從未有過的水墨藝術紋身讓明星都趨之若鶩,陳潔的創新在紋身界掀起了一場新的差異化競爭,她讓原本帶有世俗性的刺青文化轉向了一個藝術化的高度。但同時這也讓藝術的虔誠者們質疑,這種所謂的水墨紋身到底是藝術的創新還是一場基於商業利益的炒作呢?還有美術從業者也感到迷惑,這種中國風的藝術紋身,算是行為藝術還是繪畫呢?

(文:路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k_o3W4BMH2_cNUgtH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