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草,兩邊倒;進可攻,攻可守;模稜兩可任逍遙。——這就是辦公室里的中庸之道。
格林斯潘這個「一句話能阻礙紐約股票漲落,一次發言會波及世界股市冷熱」的神奇老頭兒,即便去年從美聯儲卸任之後,依然被視為能為美國乃至世界金融把脈的「老中醫」。他最為人知的便是他的模稜兩可。
「在美聯儲主席的位置上我學會了模稜兩可,因為有些問題我不得不含糊其辭。」由於身體的特殊,格林斯潘不得不這樣謹慎地表達。
而在辦公室里,這種模稜兩可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辦公室里,模稜兩可就是避免絕對化,不把話說死,不把事做絕。這是給他人留有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有餘地。
杯子裡留有空間,適當的倒些水也不會溢出;說話時留些空間,就不會因為「意外」而下不了台,從而能從容轉身,自在行事。
凡事總會有意外,要想使事情不產生大的變化,就要學會中庸之道,學會模稜兩可。
這個時候就要巧妙的使用一些字眼,例如:可能、儘量、或許、考慮、研究、評估等。這些不大肯定的字眼可以為自己留一點空間,容納「意外」。一旦把話說死了,當結果有些出入、事與願違時,上司不滿意,自己也會很難看。
在辦公室里,我們應該注意,上級交辦的事當然應接受,但不要說「絕對沒問題」,「保證沒問題」等,而是代以「應該沒問題」之類的字眼。這是給自己留餘地,既無損你的誠意,也能顯出你的謹慎,還能更好地得到他人的信賴。
給自己留有餘地,就能從容拐彎。懂得拐彎的人是聰明人,他不會讓自己的思維進入死谷,也不會把自己推到危險的境地。
總之,說話不留餘地等於不留退路,要麼成功,要麼失敗的簡單邏輯已不適合複雜多變的社會。為此付出的代價有時是你無法承受的,與其跟自己較勁兒,不如多用一些緩和語氣之類的說話方式。用不確定的詞句一般都可以降低人們的期待值,你若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人們因對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諒解來代替不滿,有時他們還會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會全部抹殺你的成績;你若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他們往往喜出望外,這種增值的喜悅會給你帶來很多好處。
凡事要留有餘地,不要把話講的太滿,要收放自如,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從而在適度和完美之間找到平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kBTzW4BMH2_cNUg1v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