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孩子被美國名校拒之門外:家長竟是最大阻礙?

2019-08-06     閱讀第一

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達到66.21萬人,比2017年增長8.33%。通過IIE美國門戶開放報告統計可以了解到低齡留學的浪潮逐漸興起,低齡留學生是中國第一大留學群體,並且在低齡留學人群中,就讀於公立學校國際班、國際學校的人數持續上升。

從留學目的地來看,美國依然是意向留學人群最熱衷選擇的留學目的地,2019年希望去往美國留學的人群占比為43%,中國留學生占美國國際學生整體比例的32%。此外,隨著中國留美學生數量持續十年保持高速增長。

美國留學申請就像一場漫長的戰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我從進入美國留學這個行業直到現在,已有15年之久,經手過上千案例,也算「小有經驗」了。其實很多孩子本來是可以去更好的學校,但由於父母的疏忽,錯過了最好的準備時間,最終把孩子的前程給耽誤了。每當想到這些案例,我都倍感心痛,15年的經驗讓我更堅信一個道理:越早開始進行規劃,對於結果就越有優勢。

所以我認為學生和家長都應該培養提前規劃意識,因為規劃這件事情「利在申請,益在未來」。很多時候申請過程的收穫,往往比結果更重要,多年後,你和孩子一定會感謝自己曾經那麼努力地規劃。

目前,留學申請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在很多「外行」看來,留學依然是只要錢多就可以輕鬆出國鍍個金的小事。但只有自己親歷過留學申請的學生和父母,才知道現在的留學申請有多難,競爭已經激烈到什麼地步了,特別是親歷過美本申請的家庭,說多了都是淚。

現在的美國留學申請真有那麼難嗎?我們用一組數據為大家分析一下:

上圖是2011-2019年常青藤院校、史丹福和MIT的申請人數的統計。在2011年的申請人數是29萬人,到了2019年人數就變成了38萬人,差不多9年漲了9萬人,平均每年以1萬人的速度在快速增加

由於美國大學的國際學生比例是有規定的,並且每年的招生人數有限,所以隨著申請人數的增多,錄取率變得越來越低。特別是美國前10的一些名校,錄取率更是低得讓申請變成一個百里挑一的過程。

上圖是2019常青藤院校整體錄取數據,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這8所學校的平均錄取率只有5%,錄取率最低的哈佛大學僅有2%。哈佛2%的錄取率是整體統計,而對於中國大陸地區學生來說,近幾年錄取人數一直「穩定」在10人,最能考的一批學生正經歷著千里挑一的殘酷競爭。

雖然擴大招生能夠增加不少學校的收入,但美國大學尤其是前100的大學都比較堅守教育「節操」,不會無限制地招生。

在留學人數不斷增長和錄取人數持平的雙重條件下,申請難度逐年上升是必然的趨勢。而以前30名為準線的頂級院校錄取,更是變得」一票難求「。

從今年的錄取結果來看,同等條件下,北美高中、頂級公立高中國際部、國際學校的學生錄取結果明顯好過國內普通公立高中的申請者。

而且大陸高中錄取比例繼續走低,比如2019年麻省理工的ED錄取結果是5人都是來自北美高中的女生。相比全國而言,北京、上海仍是美國頂尖大學錄取人數最多的城市。

結合以上的錄取趨勢來看,申請美國本科真的越來越難了。但是真的沒有辦法可以突破這種錄取瓶頸了嗎?不是的,從常青藤院校整體錄取數據可看出:早申請的錄取率是常規申請的3-5倍,所以「早規劃早申請」才是申請美國本科最有利的方式

什麼是早規劃呢?早規劃就是提前3-5年準備申請美國大學需要的所有申請成績和材料。那花那麼長時間提前準備申請,具體都需要準備些什麼?很多申請人在這個過程中都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準備。

其實早規劃需要準備的內容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學術能力、標化考試和多元背景

首先,在學術能力方面,高中GPA越高越有助於申請。美國院校對學生成績單的要求是在讀年級向前三年的課程,對於大陸學生,就是要提供初三、高一和高二這三年的成績單。

所以即便你未來不參加國內高考,也不能放棄高中課程的成績。學生在獲得較高的高中GPA成績同時,有的學校還需要學習AP或A Level或IB,並取得出色的成績在申請中更占優勢。

其次,申請的門檻就是標化考試,比如像托福、SAT和ACT這類的考試。中國學生的考試能力普遍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托福考個100分以上非常普通,110分以上的分數也是越來越多。

以北師大實驗中學國際部2019標準化成績為例,他們的托福平均分是111.4分,141 人托福分數超過了 110 分;SAT 平均分是1513 分,127 人 SAT 分數超過了 1500 分;ACT 平均分是35 分,其中最高分是滿分 36 分。2019年北師大實驗中學國際部在美國前30大學的錄取率是91%。

這些數據說明的結果是:中國學生想要在學術能力和標化成績方面脫穎而出,是很難的,總有比你考試更優秀的人存在,而且還不止一個。

所以,現在更多的申請者把重心放到了軟性背景提升這個部分。這部分不像學術和考試,有分數線和具體分值,直接一比就可以立見高下。但軟性背景活動是區別學術考試成績都很好的中國學生的最有效方法。

美國大學非常看重學生能力的多樣化,他們希望能招收不一樣能力和背景的學生,在相互的交流中開拓自己的思維範疇,突破思維習慣,用這種「求異」的手段來引導、培養學生。

但國內目前很多機構都是在猜測美國大學的喜好,自作聰明地做了不少看起來很厲害的學術活動,比如去國外保護海龜、去四川保護大熊貓等。其實這些活動很多都是沒有意義的,並且機構讓大量學生進行類似的活動,這導致活動做的很假,美國學校一眼就能識破。

高樓大廈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能夠打動名校的背景提升也不是短期突擊就能完成的,所以一個好的長期規劃就變得很重要了

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和學生也認識到了規劃的重要性,除了儘早合理規劃考試時間以外,申請人也要儘早規劃自己的課外活動。但對於國內課業繁重的同學來說,課外活動確實是比較麻煩和頭疼的一個環節。

背景活動提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這些課外活動不僅需要儘早規劃,而且還要有持續性和深度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該如何規劃活動內容?如何避免無效活動?怎麼樣才能有效增強軟實力背景?

為了幫大家解決背景活動提升方面的困擾,我將會針對7-11年級長期規劃方面有需要幫助的孩子,在8月10日開一場「美國留學早規劃」的主題講座,重點在美國本科的申請和如何提早準備進行深度的講解,為大家解決一些長期規劃中會遇到的問題。

適宜群體:準備申請美國本科的學生和家長

主講人:Alan. 包

講座時間:2019年8月10日(周六)下午14點

講座福利:凡參與本次講座活動的嘉賓,都可免費獲得學為貴「托福真經斗戰地圖」一份(數十人團隊,歷時3個月,從79萬字中濃縮出托福考試6大類精華考點,市面上不作售賣)。

想獲得更多托福和留學的資訊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k6beGwBvvf6VcSZDX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