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課堂上睡覺,老師沒有叫,家長在家長群開始了「表演」

2019-10-30   龍寶育兒

從學生時代走來的我們,太知道上課睡覺是啥滋味了,想要努力睜開眼睛,但是瞌睡蟲卻告訴自己,睡吧,就睡五分鐘,此時老師的一個粉筆頭扔過來,立馬就嚇醒了。後來上了初中,學習太緊張了,上課一走神,老師講的就理解不了了,所以強迫著自己站起來聽課。

但如今,手機的發明和使用,讓孩子在課堂上的動態,一下子就能傳給家長,那麼孩子在課堂上睡覺,老師是該叫還是不該叫呢?一位老師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她上課的時候,一個孩子睡著了,她就沒有叫醒他,結果家長在群里不依不饒,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原來學校為了檢驗老師的教學水平,特意開展活動,允許家長到課堂上聽課,但一位家長卻發現,課堂上一個孩子睡覺了,就把這件事寫在了聽課筆記中,發到了家長群,這下子群里就炸開鍋了,有的家長公開批評老師,也有點上綱上線了。

家長說話非常不客氣,他指責老師為什麼不叫醒孩子,孩子上學是家長費盡心血送去的,老師們也太無動於衷了,但老師的回覆中,也提到了,孩子打瞌睡的時候,老師是會提醒的,也許老師是真的沒有發現,畢竟這麼多孩子,她還要專心講課,偶爾有看不到,也是情有可原的,為人師表,總是想讓孩子多學點知識,不可能放任孩子睡覺不管的。

老師管了,可能也不會令家長滿意

孩子上課睡覺,老師不管不對,可是管了呢?也照樣落埋怨,一個孩子上課總是打瞌睡,老師提醒了好多次都不敢用,於是把孩子睡覺的照片發到了家長群,結果卻引來了家長的不滿。

老師提出,這種現象已經好幾次了,跟家長說了也不管,再這樣下去,真的不會教了。但家長關注的點卻不在孩子睡覺上,他覺得老師把孩子睡覺的照片發到群里,是蓄意傷害孩子的自尊,也是在讓家長丟臉,於是倆人爭吵起來。

合著老師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到底要怎麼管呢?這三點建議,可能會讓問題更好處理。

1、弄清楚孩子睡覺的原因

孩子上課睡覺,就會影響知識的吸收,直接導致成績的下降,但老師不能一概而論,孩子睡覺是現象,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也可能是孩子晚上睡得晚,或者作業太多,又或者家裡有什麼事,偶爾出現一次,不用太過當真,課下問清楚原因就好,不用非要通知家長。

2、跟父母私下裡溝通

如果孩子屢次上課睡覺,就有必要跟家長當面溝通了,或者採用見面的方式,或者採用私聊的方式,直接把孩子照片發到家長群,也確實不太妥,人都有自尊,家長覺得難堪,就會迴避主要問題,這樣也容易激化矛盾。

3、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

有一種孩子,上課學不進去,老師講的聽不懂,他就會打瞌睡,這種情況下,不要一味地告訴家長,也要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讓他重拾學習的信心,就要搞清楚他是在哪裡落下的,只是針對現象說問題,孩子及時不瞌睡,也照樣在課堂上浪費時間,成績照樣上不去。

老師和家長的關係,本可以很和諧

其實,孩子進入學校,老師的責任更多一些,孩子回到家長,家長的責任會多一些,孩子在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但前提是互相配合,如果一方出現情緒,另一方的工作就很難開展,同時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溝通需要技巧。

現在很多家長覺得,老師就是教孩子的,孩子成績上不去就賴老師,老師覺得,我教這麼多孩子,哪有那麼多時間一一輔導,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家長,互相推諉,就難免會有怨氣,還是彼此多一些理解,共同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和學習,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