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升職,不是因為出色完成了一次任務,而是因為表現出來的能力。——納斯海
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1、沒有系統化和系統化的知識,缺少一技之長的技能,又不想學習,最後只能被同事超越。系統化的知識才能讓我們有一技之長,一技之長才是我們職場生存的根本。沒有了一技之長,你的職業很快就會到了盡頭,根本就沒有大的發展。
在老王的圈子裡面,發現很多人都在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前一段,老王去拜訪一位52歲的職場老總,到他辦公室就發現他桌子上一本書,也是老王正在讀的書。
老王就問他,一年能讀多少本書?他說,每年至少讀20本書。貌似20本書不多,但能堅持讀下去的職場人,能有多少呢?
老王在為職場人做職業諮詢時,總會問道「你平時看書嗎」這個問題。事實上,老王想了解他的學習能力如何。如果你連書都不看,可見你的學習能力有多差,你的思維根本就沒有得到過訓練,你的知識自然就不可能體系化。這樣,你很快就被你的同事超越,甩8條街。真正的牛人,都是在不斷閱讀,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的知識、邏輯、認知,從書中找到感悟和解決問題的思維。
老王對職場人建議:
1)、不要為不看書找藉口,當你忘記看書,你的同事卻在偷偷的看書、學習,很快就會超越你。
2)學習知識,是補充你系統化知識的基礎,也是你獲得一技之長的理論支撐。
3)、通過模仿和刻意練習,你才能有一技之長,才能超越你的同事。
2、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一些人會認為,自己的命運自己把握,不需要別人去規劃。這沒錯,也說得通,但前提,你要知道自己的職業路該如何走、每個節點該如何選擇才對,不然,你只能冠冕堂皇地自己騙自己。
Photo by Wahid Khene on Unsplash
老王做獵頭十多年,做職業諮詢也超過了3年,在這期間,接觸很多案例,發現一個道理:真正職業發展好的人,都是經過他人的指點,加上自己的悟性獲得的。
昨天老王和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PR負責人聊天,他說,他幾年前把眼光只盯在專業領域,認為足以勝任副總裁,但現在發現錯了。其實,真正專業知識用的不到15%,其他都是溝通協調以及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平衡各種關係、拎清人際或事務背後的關係等等。
這一點說得很好,如果沒有高人指點,全靠自己去悟,估計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
對職場人來說,老王建議:
1)、專業知識絕對需要有的,但人際、人情處理的能力也很重要。
2)、你必須給自己梳理職業目標,並在職業目標的路上,不斷優化和調整你的方向,直至達到目標。
3)、清晰的職業路徑,和路徑中的節點選擇,也是很重要。你必須找高人指點才能看得更清楚。
3、做事情眼高手低。很多人只知道事情的結果,卻不知道這個結果時如何來的,這就導致你做事情眼高手低。通俗了講也就是看到別人做完做好,自己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但真輪到自己負責時,才發現居然有些問題自己搞不定,還不知所以然。
前一段,老王面試一個運營,當她回答問題時,老王以為她會的東西很多,可以說運營的方方面面都知道。但深度和她交流後發現,她根本不會實際操作,也就是一點不懂路徑過程,只知道結果。
老王就問她,是不是參加過XX的培訓,她說是的。老王認為,做事情不是你知道結果就行,而是你要知道結果是如何來的,並能舉一反三。不然,你知道的東西,永遠是被一些培訓師洗腦的東西。
老王認為,真的東西應該是:
Photo by Tamarcus Brown on Unsplash
1)、不是看別人只說結果,而要看他的結果如何來的。只說結果的人,就像吹牛一樣,你可以當做笑料。而知道結果,又懂過程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2)、你只有把別人碎片化的知識,總結梳理成為你的知識,你才能形成系統化的知識。
3)、多和高手交流,交流後,你要去查閱大量資料,讓對方的知識變為你的知識。
4、頻繁跳槽,導致沒有企業敢錄用你。說到跳槽,老王做獵頭十多年,看到這樣的簡歷,一年跳槽12次……
當老王看到這樣跳槽的人,特別好奇,想從他那裡了解一下頻繁跳槽人的縮影。就和他見面聊了聊,在和他聊天的30分內,他一直在說、在抱怨、說工資低、不掙錢、懷才不遇……
老王認為,只有無能的人才會抱怨社會不公;只有職業發展不好的人,才會頻繁跳槽。真正職業發展很好、薪酬高的人,不會頻繁跳槽。
頻繁跳槽的結果,就是導致好的企業根本不願意也不敢錄取。對職場人來說,老王建議:
1)、最好的跳槽頻次是3-5年,千萬不要頻繁的跳槽。
2)、如果你沒有做到3-5年的跳槽頻次,但你的職位不斷提升、薪酬不斷增加,也可以。但一定要記住,調到總監以上後,你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能太頻繁了。因為跳槽頻繁,直接影響你的個人品牌。
5、不會表達,喜歡悶頭工作,不會向領導展示自己的業績和能力。被感知的能力對職場人來說尤其重要,只有你不斷展現你的能力,才能讓別人感知,才會被別人認為你很有能力。
老王接觸一個職場案例,一家公司的運營人員A,向老王吐槽說她同事B能力非常一般,但B獲得了晉升。A心裡非常不舒服,想用離職來抗議B的晉升。
在老王和A溝通過程中,發現A能力的確很強,但最大的問題在於A不敢展示自己的能力,總認為「是金子就會發光」;而B呢?B不管是工作,還是平時,都喜歡向領導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業績。這就是B善於表現,讓公司很多領導都喜歡,認為B能力很強。
Photo by Sabri Tuzcu on Unsplash
所以說,老王對職場人建議:
1)、人在職場,要感覺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業績,但決不能讓領導感覺你在和他賽跑、和他競爭。
2)、金子真的不會發光,只有別人發現你是金子時,你才是金子,不被發現,你永遠只是躺在地球上的金屬而已。就像和氏璧一樣,不被發現,永遠只是一塊石頭,只有被發現了,才能價值連城。如何被發現呢?主動展示是唯一一條路。
3)學會表達,不會說話、不會表達,你永遠只能「啞巴吃黃連」。表達能力,也是提升你自信的根本。
6、安於現狀,不敢突破自己,又不主動了解行業動態,導致被企業偷偷地淘汰。說到自我突破,或許永遠無法突破,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要自我突破?如何自我突破?前幾天,老王幫助一位職場朋友做職業諮詢時,發現他一直想自我突破,就是找不到方法和思路,導致自己始終停留在舒服區。
如何進行自我突破呢?老王建議:
1)你發自內心想改變,這是你自我突破的核心。如果你只是想自我突破或不斷找自我突破的捷徑,那麼,你永遠無法自我突破。
2)外界對你壓力很大,刺激到你想發自內心的想改變,或你就無法停留在你現在的舒服區。所謂舒服區,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外界的壓力導致你躺在舒服區,不然,你早就走出舒服區了。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懶惰,當你無法改變懶惰的心理,你永遠想停留在舒服區。這裡說的舒服區不是真的舒服,而是你不想改變而已。
3)自我突破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不斷去學習,讓學習的知識轉化為錢,你才能有動力去真正的突破。最能改變一個人的本性的東西,是錢。只有對錢的慾望,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
寫在最後
對職場人來說,沒有系統化的知識,你就無法有一技之長,也無法進行自我突破,更無法得到晉升和高薪,你只能永遠躺倒你的舒服區裡面睡大覺。老王建議,改變從閱讀完該文章開始!
【獵頭老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