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人、6台車,這個「超人天團」保障7000餘人生活不斷供|武漢一日

2020-02-26     最高人民法院

接到社區的緊急任務,我想都沒想就一口應下來。如果當時多猶豫一秒鐘,估摸到這麼大的工作量,我也許都不會接這個活!把我的這些個娃娃兵累成這樣……

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黨支部書記、副庭長吳政喜直言這項工作的艱難,心疼得聲音哽咽。

什麼工作?

2月3日起,武漢中院刑二庭支部組織幹警下沉到武漢市某小區,幫助支持社區一線聯防聯控工作。

2月18日武漢市實施社區封閉管理以來,固定駐守該社區的9名幹警根據社區安排,承擔起該社區10個網格、3750餘戶7000餘人的生活物資供應任務。其中,80歲上的高齡老人近300戶。

從那時起,包括吳政喜在內的9名幹警,每人承擔起1-2個網格約600-800人生活物資的統計分發任務。

到底有多難?

為保障近7000位居民的正常生活,9名下沉幹警每天工作10個小時,靠6台車和肩挑手提,日均轉運、發送生鮮、蔬菜、生活用品等物資6噸左右。

9名幹警中,3人是「60後」,其餘6人都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

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被這個「超人天團」做到了。

雖然心疼戰友們,但吳政喜在防疫任務面前,還是「想都沒想就一口應下來」。

接到任務毫不猶豫,面對困難保證完成。

每天8點至12點,幹警們把商場、超市的物資購買信息發到網格群,分頭統計居民的生活物資需求。年輕幹警充分運用微信小程序、手機制表等智能化辦公軟體,智能接龍、自動生成表格,提高統計效率。再將10個網格的情況匯總制表,交給商家派貨。

13點前後,商家會將各類生鮮、蔬菜、生活用品等物資運送至社區,這些物資通常是5-10噸不等。幹警們匆匆吃過午飯就開始在小區空地上按每戶需求分揀。有時遇到超市無法配送的情況,幹警們就自己開車去超市把物資運回社區。

因為戶數太多、居住分散,通常要耗費2到3小時才能把每家每戶的物資分裝、打包清楚。分揀好後,幹警們再開車把自己負責的網格物資分別拖回去,通知居民依次下樓取菜。

為防止人員聚集,社區80歲以上老人的生活物資全部由幹警們分送上門。此外,社區每隔一兩天還會收到外界捐贈的愛心蔬菜,幹警們也要組織拆袋、分裝,並送到最困難的居民手中。

幹警許軍介紹:「社區居民里老年人很多,一些老人行動不便,還有一些則因為樓棟老舊沒有電梯,不方便下樓取貨,因此,上門送菜的需求較大。我們必須不打折扣,服務到位!」許軍平時就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連日的負重勞動導致病症加劇,他卻不願休息,綁上輔助腰部支撐的腰帶繼續支撐。

許軍(前排穿白衣者)正在搬運貨物。

31歲的劉言身高1米85,體重185斤,是9人中唯一的「壯勞力」。談到連日超負荷勞作,他說:「一天下來,我的秋衣濕了干、乾了濕,口罩濕透貼在口鼻上呼吸困難,防護手套能拎出水來。老實說,像我這樣年輕力壯的每天都腰酸背疼,倒哪兒都能睡著,很難想像三位『60後』的老同志,還有四位女同志是怎麼做下來這些重體力活的……」

正在搬運貨物的劉言。

「志願者把樣樣東西都買好了送上門,對我們老人格外關照,哪有這樣好的姑娘?謝謝了!」2月23日中午,68歲的余爹爹在社區群里「發言」,表揚的是幹警盛卉。

看到余爹爹發的話,盛卉靦腆地一笑,笑著笑著就揉起眼睛,哭了。

連日來,她和先生都奮戰在抗「疫」一線,留下年幼的兒女在家裡「自力更生」。盛卉心裡萬般不舍,每天卻也只能抽空在手機上看一看家裡的監控影像,來確認兩個孩子的安全。

盛卉為居民婆婆送菜。

57歲的吳政喜是這個「超人天團」的「領頭羊」。他每天將繁重、繁雜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不出紕漏。在保障完成任務的前提下,他堅決命令同志們輪替休息,自己卻搶著干。「既然接下了任務,就沒有什麼特殊性,大家都一樣,盡我們的全力滿足群眾的需要。」總是主動承擔的吳政喜說道。

「超人天團」合影。

扛起責任,凡人就化身為「超人」。

英勇的武漢法院人,正咬緊牙關、背水一戰,用行動迎接戰「疫」的勝利!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編輯:魯婧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fSDfnABgx9BqZZIe1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