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月29日電(王文娟)「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黨員,對於這次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覺得自己有這份責任,也應該主動站出來為武漢同仁們分憂一點,讓更多的病患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1月24日除夕那天,還在急診搶救室上班的羅春在中午工作間隙聽同事說起醫院要派出醫療隊馳援武漢,她立馬顧不上吃中飯,主動向急診黨支部書記范衛微信請願。
羅春是金山醫院急危重病中心的一名護師,86年出生的她是一名有著11年黨齡的老黨員,從學生時代就因各方面表現突出,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工作12年來長期奮戰在急危重病搶救臨床一線,她說武漢正需要她,她也有這個義無反顧的責任與使命。
她和她的愛人都是老家在外地的新上海人,由於工作的性質,平時都沒有時間回老家看望家鄉的父母,這個春節也是不例外,考慮到節假日急診的工作壓力,再次放棄與家鄉父母與親朋好友的團聚,她主動向護士長請纓春節加班,她說她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刻黨員就要衝在前頭。
1月27日,前面剛剛結束又一個急診早班的她,因為遞交請願書後她被列為第二批馳援武漢隊員,科里對她有了個「特殊照顧」——隨時待命在家。難得的一個休息,夫妻倆商量著給7歲的女兒、3歲的兒子好好地做一頓美餐,正其樂融融間,羅春接到了緊急集合的電話。
此時臨近17:00,17:15正式從醫院出發。留給羅春與家人告別的時間微乎其微,更別說吃上一口熱飯,她只能來得及叮囑一雙年幼的兒女「你們在家聽爸爸的話,乖乖吃飯,媽媽愛你們!」孩子們似懂非懂以為媽媽是再一次的醫院加班,因為媽媽加班是及其尋常的事,有時晚上、有時早上、有時中午,只要媽媽接到緊急電話總會醫院加班。
因為知道自己是備選隊員,羅春做好了隨時隨地出發的準備,準備好的行李箱就放在家門口,和丈夫及年幼的兒女簡單告別後,她毅然踏上「逆行」的征程。
終於出發了,她安靜地坐在發往武漢的列車裡,靜靜地通過微信給家人朋友報平安。收到平安微信的愛人小趙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她終於如願以償了。」小趙告訴我們,家裡兩個孩子都還小,知道羅春報名的時候,他心裡還是極其矛盾極其猶豫的,但是經過羅春與愛人小趙進行了深入地交談,最後一句堅定了小趙放行的決心,羅春說:「我有我的責任,我有我的使命,我錯過了SARS,我錯過了汶川,他們需要我,這次我再也不想錯過了!」堅定的信念感動了愛人小趙。
平時的羅春是低調的,低調的她也許醫院有好多人都不認識她,但鋼鐵就是這麼煉成的,不在一瞬間的閃耀,而在日積月累地鍛造錘鍊。科里的同事這麼評價她「作為一名高年資護士,羅春面對重大搶救總是衝鋒在前,有條不紊;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羅春不斷加強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一次又一次地練習,一遍又一遍地學習;對於低年資護士,羅春也總是不厭其煩,認真悉心教導……」
現在的羅春已在武漢抗疫第一線,今天下午將正式進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責編:唐小麗、韓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bImC3ABgx9BqZZIh_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