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新聞,真的讓人心疼不已。
黑龍江一個10歲的小姑娘因為在家喝了一口「水」,差點沒了命!
小琪的媽媽李女士說,一個月前的一天,晚飯後女兒口渴了,順手拿起灶台下放的一瓶「礦泉水」就喝,「咕咚」喝了一口,頓時嗓子裡一股燒灼感,才驚覺這不是水。孩子臉色發紫,當時就發不出聲音了。
女孩喝下的「礦泉水」 竟是以前沒用完的空調清洗劑,當時家裡人將其裝在一個空的礦泉水瓶里,隨手就放在灶台下,而且這個空調清洗劑濃度非常高。
眼看著孩子狀態不好,急忙就送到醫院洗胃,但食管嚴重灼傷,孩子一直高燒。
西安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任曉俠:空調清洗劑中含有強腐蝕性的強鹼——氫氧化鈉(俗稱燒鹼、火鹼),一旦誤服,會對消化道產生強烈的灼傷。小女孩小琪(化名)誤食之後病情很重,食管嚴重灼傷,口水都無法下咽。術後孩子狀態明顯改善,但治療還要持續約一年時間,需要多次進行擴張,才可能基本恢復之前的健康狀態。
小琪的事件,看起來很「偶然」,但一旦發生,後果就相當嚴重,很多人都覺得這事兒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實際上,這樣的事故每天都在上演,家裡有孩子的爸媽一定要注意,別讓下面這樣的慘劇再次發生。
一 、誤食洗衣液,當場昏迷
家住廣州市荔灣區的一名叫瑪麗亞(化名)的外籍寶寶,竟然將一杯洗衣液一口乾了,隨後暈倒不省人事。當時,瑪麗亞的爸爸不在家,媽媽因為太累睡著了,她的姐姐正和小夥伴玩得不亦樂乎。覺得口渴的瑪麗亞發現飲水機旁有一小杯「飲料」,於是就端起來一飲而盡……
所幸瑪麗亞的媽媽及時驚醒,發現了暈倒在地的瑪麗亞。當她發現瑪麗亞喝下的是姐姐玩耍時倒進紙杯的洗衣液時,立即撥打120,送進廣醫三院急診科急救。
還好,瑪麗亞誤服的洗衣液不多,經催吐、護胃、增加攝入液體等對症治療後,她於兩天後痊癒出院了。
誤食洗衣液後怎麼辦?
一旦發現寶寶誤食洗衣液怎麼辦?
第一件事當然是立即送醫院救治或撥打120尋求救助。
在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家長應採取何種急救措施呢?
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催吐。然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邱國瑩提醒:
切不可胡亂地催吐!
「催吐不是萬能的,有些情況是不適合甚至是禁忌催吐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邱國瑩說,而且,如果孩子年紀小不配合,或者已經出現昏迷等情況,也是不能實施催吐的。」
如果誤食過多,易引起中毒,出現明顯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需及時到醫院接受洗胃及對症處理。
二 、 吸入潔廁靈+漂白劑混合氣體中毒
17年11月,在家裡玩耍的小夢突然間劇烈咳嗽,甚至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症狀,家人趕緊把她送到佛山市順德區婦幼保健院進行急救,經過醫生診斷,小夢是氣體中毒了,好端端的在家裡怎麼會中毒呢?
原來當時小夢一個人在家裡「做實驗」,把潔廁精和漂白劑倒在一個杯子混合,沒想到潔廁精和漂白劑產生了化學反應!小夢聞到氣味後就出現中毒症狀!
強烈咳嗽、呼吸困難
送到醫院急救才得以脫離危險
天哪,潔廁精和漂白劑混在一起
竟然會使人中毒?
其實潔廁精使用說明中有明確標註
不可以和漂白劑等鹼性物質一同使用
這是因為潔廁精是酸性的,而漂白劑和消毒水都是鹼性的,如果這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出有毒的氣體。正是這些有毒氣體令小夢中毒入院。
很多家庭為了清潔方便會將所有的洗滌用品都放在一個角落裡,然而家長一個不留神小孩子拿來玩就十分危險了。
誤喝消毒液後果更可怕
像上面這樣的案例真的是屢見不鮮。新聞中的醫生表示,還好小孩送醫院及時,否則將不堪設想!
家庭中常用的消毒液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在胃中會分解成鹽酸和強氧化基,腐蝕咽喉、食管及胃黏膜,一旦發現孩子誤喝,切勿催吐,以免加重食道損傷。
可以服用大量牛奶、蛋清或酸奶等富含蛋白食物,可以起到中和作用,並在消化道形成保護層,從而減少毒物的吸收,並應觀察患兒的神志、呼吸情況,及時去醫院治療。
三 、 把樟腦丸當成糖果吃掉
就在今年5月,長沙的張奶奶將家裡的被褥拿出去晾曬,而放在墊絮下面的幾粒樟腦丸忘記收了起來。由於將樟腦丸看成了糖果,張奶奶三歲的孫女優優直接拿起就吃了。
奶奶聞訊趕緊查看,於是趕緊給優優漱口,並將其送至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醫生接診後立即對優優進行了催吐、洗胃處理。
據醫生介紹,由於送醫及時,清除毒物徹底,未對孩子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現優優已無大礙。
誤食了樟腦丸怎麼辦?
樟腦丸含有一定量的二氯苯等有毒物質,誤服樟腦丸可導致人體急性中毒,中毒者可出現頭痛、畏寒發熱、嘔吐腹瀉、痙攣、肌肉震顫、呼吸急促等症狀,家長一旦發現寶寶誤食,一定要及時就醫。
家庭里需要除濕防潮時,應注意將樟腦丸等有毒物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或者用竹炭包、吸水矽膠等代替,以免誤服中毒。如出現誤服時,家長切莫驚慌失措,必須立即送醫進行催吐或洗胃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會加速這類毒性物質的吸收,因此不可以給小孩喝牛奶或者脂肪含量高的液體。
四 、 玩乾燥劑,炸傷眼睛
杭州一個八歲男孩因為不經意的一個舉動,僅僅20分鐘眼珠居然完全被溶解!經醫生檢查後,醫生告訴我們,可可的右眼由於被鹼性液體侵蝕,整個眼球被溶,造成終生失明!任何醫療手段都已無力回天!
當醫生問及孩子是怎麼受傷的,孩子說,當時他吃完零食,發現包裝袋裡面有個小包,覺得好玩就把那個小包放進了有水的飲料瓶里,沒想到剛放進去竟然爆炸了,那一瞬間可可覺得有東西進了右眼,燒得特別疼,然後眼睛就看不見了。
孩子口裡說的那個包裝袋裡的「小包」,就是食品乾燥劑!
預防這類悲劇的最好的方法是防患於未然,家長幫孩子撕開包裝的時候,就要先找出來丟掉。
如果孩子把乾燥劑吃了怎麼辦?
那如果寶寶誤食了乾燥劑,這時候就要分情況討論了,因為常見的乾燥劑有兩種。
01
生石灰乾燥劑
如果是生石灰乾燥劑,就是上述新聞里的那種,遇水會放熱並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繼續腐蝕孩子的消化道。如果能確定孩子誤食的是這種乾燥劑,千萬不能催吐,因為會讓腐蝕物再傷害一次消化道,抓緊時間快送孩子去醫院。
02
矽膠乾燥劑
如果確定孩子吃的是矽膠乾燥劑,家長就可以放心了,什麼都不用做。因為矽膠乾燥劑,是有很多很多微孔的二氧化矽顆粒。
在孩子的消化道里,這種顆粒既不能被溶解,也不會被吸收,等幾天矽膠顆粒就會隨著粑粑一起排出來。
注意,孩子誤食矽膠乾燥劑,沒必要也不應該催吐,因為它本身無害,但催吐的話,小顆粒反而容易嗆進孩子氣管造成傷害。
五 、誤吞體溫計水銀,急瘋爸媽
家住武漢的趙女士給女兒感冒發燒的彤彤量體溫,量完後趙女士順手就把體溫計放在了客廳的茶几上,留孩子在客廳玩。因為好奇,彤彤拿到體溫計在手中玩,一不小心將體溫計咬破了,裡面的水銀也被她吞了下去。趙女士走出廚房發現破碎的體溫計,才知道孩子吞了水銀,連忙用手摳喉催吐,並且帶著孩子趕緊就診。
接診的兒科醫生羅媛媛檢查發現口腔黏膜沒有破損,孩子的精神狀態佳,並沒有出現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心肺聽診正常,安撫家長後,立即安排拍片檢查提示:腸道內有少量高密度影存在,說明部分水銀進入了腸道。
這時不能進行洗胃處理,便讓家長買來牛奶、豆漿、生蛋清給孩子喝下去,並且使用硫酸鎂導泄,儘快讓水銀排出來。
誤食水銀怎麼辦?
01
誤食水銀,最好等它排出來
體溫計中的水銀屬於金屬汞,它跟水一樣能流動,是唯一一個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水銀喝到胃腸道的吸收率只有萬分之一,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不吸收的。
02
水銀易揮發,吸食氣體會中毒
如果胃腸道本身就有損傷的患者,誤吞了水銀也有一定中毒風險;胃腸道完好的患者,誤服水銀則相對安全。
水銀容易揮發,體溫計打破以後,如果不及時清理,則易引起全身中毒,所以水銀灑了之後,一定要妥善處理。
03
怎麼正確清理水銀?
水銀對光滑表面的吸附性比較差,可以用表面光滑的硬紙板或塑料板,把散落的水銀珠刮在一起,然後收集在玻璃瓶里密封起來,交到疾控中心或者有關實驗室。不建議用水衝到下水道里,因為這樣會污染環境。
水銀很容易吸附到織物表面,因此需要將污染房間內的衣物在陽光下晾曬,讓水銀充分揮散掉,同時還應加強居室通風。由於體溫計內的水銀量很小,總量並不多,在進行上述處理後兩三天基本就擴散乾淨了。
六 、把藥物當糖吃,孩子生命垂危
2015年3月,東莞一5歲男孩,趁家人不注意將爺爺的降壓藥當成糖果吃,不到半個小時,心跳、呼吸停止。後經全力搶救,男孩的腎功能才逐漸恢復,並痊癒出院。據調查,該藥物是2011年產,已經過期,當時清理出來放在電視柜上,還沒來得及扔掉,沒想到被在一旁玩耍的孩子吃掉了。2016年2月,揚州一3歲男孩,誤把藥物當糖豆食用,導致呼吸心跳一度驟停,並不間斷抽搐。經過120醫護人員的救治,男孩的呼吸心跳才基本恢復。2017年6月,鄭州一1歲9個月的寶寶生命垂危,原因竟是誤食了爺爺治療心臟病的藥。
1
別騙寶寶,把藥當糖吃
為什麼孩子會有主動去吃藥的意識?
其實,跟媽媽平時的喂養有關,平常媽媽們為了哄孩子吃藥可謂煞費苦心,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騙孩子「藥」好吃,和吃糖一樣....
或者給藥換包裝。很火的騙寶寶吃藥的手段,把藥藏在飲料里,偷天換日。所以,孩子總習慣把藥放在嘴裡,才釀成生命危險!
喂藥神招頗有成效,隱患也不容小覷。所以媽媽們切記不要用這種方式誘騙孩子吃藥。
把所有的毒物、藥物放在孩子夠不到的高櫃中或鎖起來。定期清理過期藥品。不要用原來盛食品的容器來裝藥物、毒物。
誤食了藥物怎麼辦?
01
誤食維生素等一般性藥物
如果確定孩子誤服的是一般性藥物,例如毒副作用很小的維生素、止咳糖漿等,不用特別擔心,讓孩子多喝點涼開水,使藥物稀釋並及時排出即可。
02
誤服有劑量限制的藥物
有的藥物副作用及毒性都較強,且有一定的劑量限制。例如安眠藥、某些解痙藥、退熱鎮痛藥、抗生素及避孕藥等。
孩子誤服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如頭暈、腹痛、噁心嘔吐,或陷入昏睡、昏迷,心跳劇烈加快(或減慢),甚至導致休克,造成生命危險。
如果發現孩子誤服了這些藥品,情況緊急,應該立即就醫。
03
送醫前可以做的事
1、如果孩子誤服了腐蝕性藥物,如碘酒之類,可立即喝米湯、麵糊或其他含澱粉的液體,因為澱粉與碘作用後,能生成一種穩定的墨水樣化合物。
2、 帶上藥瓶 去醫院時要帶上錯吃的藥物或藥瓶,幫醫生了解情況。
七 、玩打火機,兩個孩子殞命
就在上周,福建漳州市一民宅發生意外,兩個小孩在家不幸身亡!房間被燒的一片漆黑,據知情人透露可能是孩子玩打火機把床墊燒著了,引起了火災。
事發前,小孩母親離家不遠地方打工,還是鄰居發現受害人家裡冒煙,第一時間踹門進去救出兩個小孩,但可惜的是,小孩抱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沒了生命體徵。
兩條鮮活的生命,還未領略到世界的美好,就這樣猝然離世,讓人不禁扼腕嘆息。
小孩子玩火引起火災的事情,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每年仍然會發生。希望各位家長平時要給孩子科普安全意識,從源頭上避免悲劇的發生。
孩子一個人在家時,可能會因好奇或好玩而去玩火,家長也可能會把打火機直接扔在桌子上,或者忘關煤氣灶留孩子一人在家,小火變大火,很容易引發不可控的火災。
家長出門前應檢查家中的液化氣閥門,確保已經關好。並且告訴孩子,不要動液化氣,不要玩火。更不要心大的把打火機隨意放在孩子能夠得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