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戲稱為「瘸腿表演藝術家」的張譯,最近又有新劇上線了---《重生》。
開播至今,《重生》的評分一直保持7.5左右。《重生》的編劇指紋,之前曾寫出過讓觀眾至今念念不忘的《白夜追兇》。
從評論來看,很多觀眾是沖張譯的演技開始追的這部劇。
除此,演員方面還有趙子琪、趙今麥,搭配張昊唯、程小蒙、宋春麗、劉金山等等,典型的實力與流量並存組合。
《重生》的故事發生在《白夜追兇》的同一座城市---津港市。
一開始就註定了跟《白夜追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隨著劇情開篇,《白夜》裡面一些大家熟悉的面孔就陸續登場了,如海港支隊的趙馨誠、韓彬。
到後續,觀眾千呼萬喚的關宏峰哥倆(潘粵明)也驚艷亮相。
《重生》全劇分為兩條線:
一條是圍繞秦馳參與過的「7.14」槍案進行。
另一條主要展示秦馳的業務水平(破案)。
秦馳是一名心思縝密、業務水平過硬的刑警。
7月14日這天,秦馳和刑偵隊五名兄弟,跟9個軍火販子在一個倉庫內發生火拚。
衝突結果是,犯罪分子全體剿滅,除秦馳外的五名刑警也全部犧牲。
重傷的秦馳雖然被救了回來,卻因腦部腿部中槍而留下後遺症---部分失憶及腿部血腫。
出院不久,秦馳就被任命為刑警隊西關支隊副隊長。
儘管善後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但7.14案並沒完結。
在市局召開的專案會上,督察組老邱首次透露了7.14的一些疑點——
一、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資料能說明西關支隊在7.14當晚的抓捕行動是因為什麼案子。
二、被擊斃的以陳夕為首的9名罪犯均是軍火走私集團成員,但據了解,這夥人近年並沒有在津港市活動,西關支隊也沒有針對該團伙的任何監控和行動紀錄。
三、會議結束後,老邱私下還跟支隊領導透露了另一個關鍵疑點,案發之後,經現場勘測,發現有人補槍!
至此。
一系列懸而未決的未解之謎,都說明7.14案背後,還有幕後主使。
截止目前,編劇還在層層遞進地給劇里劇外的所有人放煙幕彈,所以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現在還只能繼續盲猜。
因為失憶,無法自證清白的秦馳也因越來越多的疑點陷入了自我懷疑。
秦馳對自己的懷疑主要來自以下幾點:
一、副支隊長任命結束後,秦馳拜訪了救命恩人趙馨誠。趙馨誠認為他聽到的槍聲並非來自警隊的制式手槍。
是誰開了這最後兩槍?他為什麼不打死秦馳?
二、秦馳接到神秘來電,對方先是在電話中聲稱「那件事就是你乾的,你不但設計了陳夕一夥,還連自己人也不放過(暗指秦馳害了同事)。」
隨後不久,對方放出秦馳此前的電話錄音「你儘管放心...我保證,沒人能活著離開(進一步佐證秦馳跟7.14案有關係)」。
估摸胃口吊得差不多,對方才說出了來電用意,讓秦馳從「7.14槍案」倉庫幫他拿回一樣東西。
三、從前妻馮瀟(趙子琪)口中,秦馳進一步得知在7.14槍案現場打出的200發子彈中,只有8發射向他自己,而且事後在他的防彈衣上,也沒發現任何子彈射過的痕跡。
從補的幾槍到子彈見了繞行,是個人都能看出來,秦馳跟7.14案有撇不清的關係。
但俗話說,反常必妖。
編劇越是把焦點往秦馳身上引,見多識廣的觀眾們就越覺事情沒那麼簡單。
「雖然還不知道是誰,但秦馳絕不可能是幕後真兇」,反而成了目前觀眾比較一致的共識。
所以,跟《白夜追兇》嚴絲合縫的嚴謹、縝密相比,《重生》在懸念感設計這方面同樣很出色。
最後來看人物設定。
《重生》里的主角只有秦馳一個人。
但結合秦馳失憶前後一對比,你才發現,這一個人,其實也差不多相當於兩個。
7.14之後的秦馳,對工作負責細緻、對周圍人冷漠疏離、對嫌犯嘴毒心硬,對指向自己的不利證據又坦然相迎,一副「如果是我,絕不賴帳」的洒脫樣子;
然而,此前的秦馳呢?
前妻眼中的秦馳,「挑剔、脾氣差,愛工作」。
叔叔眼中的秦馳,「能力一般,有心機、會鑽營,八面玲瓏,是讓人討厭的那類警察」。
秦馳某些片段中的自己,「青春、陽光、還有點深情...」
這前後完全迥異的倆個人,考驗的可不止是編劇的腦洞,更是演員的能力。
而張譯對秦馳細緻入微的詮釋,再次證明這部劇沒選錯人。
放幾組張譯在劇中的表演細節,大家可以細品一下這位瘸腿表演藝術家的演技。
沒錯,《重生》中的秦馳仍是瘸腿,但一般看不出來,只有在爬樓梯的時候才明顯一些。
還有這組,秦馳見到父親,先是有些驚訝(眼瞼下垂、上顎抬起),思索了那麼幾秒之後,才打開車門走了出去。
PS:秦馳此前和父親關係不好,由於部分失憶,他腦海中可能有些零星片段,但又拼湊不完整,所以見到父親才會有這種反應。
以及被叔叔秦莽指出其性格缺陷時,困惑、掙扎、懷疑等情緒,都在這個稍縱即逝的微表情中被表達了出來(眉頭微皺、嘴角稍微揚起)。
不得不說,張譯這演技,真的可以!
和《白夜追兇》比起來,目前只有7.5分的《重生》確實存在著一些這樣那樣的瑕疵,比如前幾集劇情稍顯拖沓、劇中某些旁白多餘、後續案件不合常理,等等。
但從故事的整體格局、立意和演員表現來看,《重生》依然會成為部分懸疑迷們的心頭好,因為畢竟劇中主角人格重塑這條線和張譯的演技,實在是太迷人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不以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