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一顆小小的藍莓
輕輕咬破
那清冽的汁水
立刻充盈在唇齒間
帶著驚喜的甜
濃濃的果味
到底怎麼吃漿果類水果更能
發揮防癌抗癌的功效呢?
快來聽一聽
我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一病區主任
高啟龍博士怎麼說
藍
莓
01 藍莓的防癌抗癌作用
漿果大家族的各個成員在營養價值和食療方面都有專長。漿果含有多種植物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特性,如抗氧化劑、抗癌成分、抗神經退化和抗炎的活性物質。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保護視力、抗癌、軟化血管、增強免疫等特點。漿果類的熱量均較低,水分和膳食纖維含量高。以藍莓為例,藍莓含有大量的以下植物化學成分,對癌細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植物水溶性色素,屬於純天然的抗衰老營養補充劑,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有效的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質。藍莓等漿果果實中的花青素,能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是維生素E清除自由基能力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它可以幫助預防動脈內斑塊的形成和多種癌症,減低患癌的可能。
花青素的種類也十分豐富,研究發現藍莓果實中含花青素成分竟高達15種之多,雖然不同品種藍莓中花青素的含量並不相同,但普遍含量都相對較高。花色苷富含羥基,可抗氧化、抗突變,具有良好的抗腫瘤的作用,尤其是對治療白血病和直腸癌有很好的效果。高啟龍博士認為,對腫瘤患者來說,食用含「花青素」較多的食物,對病情有一定的好處。
2、有機酸
藍莓等漿果中有機酸含量約占總酸含量的一半以上。有機酸中的熊果酸又稱烏索酸,屬於一種弱酸性五環三萜類化合物,是多種植物、藥物的天然功能成分,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特別在抗腫瘤等方面作用突出。
3、酚酸
漿果中含有多種多酚類物質,酚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類,具有良好的營養功能和抗氧化等藥理活性。藍莓中的酚酸有十餘種,研究發現其對多種癌症(肺癌、食管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同時抗氧化作用也非常強大。
4、超氧化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體內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劑,其主要作用是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SOD可以預防腫瘤和癌症的發生髮展,可阻斷自由基鏈反應,保護細胞DNA免受氧化,從而保護遺傳信息的正常傳遞、複製,避免基因突變和癌變的發生。SOD還可以緩解放療、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減少放化療期間的自由基產生,增強免疫力,緩解脫髮、炎症、腸胃功能紊亂等症狀,對癌症康復起到輔助作用。
5、果膠
果膠是一類多糖高分子聚合物的總稱,是植物纖維中的一種可溶性成分,具有干預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功能,從而影響腫瘤的發展和轉移。科學研究發現,果膠能夠有效地清除人體內未消化的食糜和其他多種腸道有毒物質,同時有助於調節餐後血糖和腸道微菌群平衡,果膠可防止胃腸黏膜遭受損害,促進排便,能夠有效的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
6、紫檀芪
研究發現,紫檀芪同樣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癌、抗炎和抗糖尿病等功效。紫檀芪在抗癌方面的作用近年來也受到醫藥界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抗結腸癌方面。
02 口服的化妝品——花青素
高啟龍博士在此提醒大家,天氣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深秋養生保健應該遵循「養收」的原則。飲食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多吃清潤甘酸的食物,尤其是漿果類水果。漿果類水果種類很多,如葡萄、獼猴桃、樹莓、醋栗、越橘、果桑、無花果、石榴、楊桃、人心果、番木瓜、番石榴、蒲桃、西番蓮、香蕉、番茄、蔓越莓等。
花青素普遍存在於漿果類水果中,對我們身體有著巨大作用。花青素可以隨著細胞液的酸鹼改變顏色。細胞液呈酸性則偏紅,細胞液呈鹼性則偏藍。花青素在歐洲被稱為「口服的化妝品」,它能防止皮膚皺紋的提早生成。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花青素能夠直達修復細胞損傷,恢復膠原蛋白活力,使皮膚平滑而有彈性。還能從內部改善皮膚的健康狀況,減少皮膚病和皺紋,甚至消除斑痕。
漿果從春到初冬都有,特別是從立秋至立冬。酸奶配藍莓薄烤餅作早餐,覆盆子色拉作午飯,香蕉奶昔當甜點,晚飯後再來一份草莓。漿果與三餐的一些搭配不僅美味,而且十分健康。誰能面對此等色彩鮮艷的美食還能忍得住不流口水呢?
03 水果這樣吃才健康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傳染性疾病預防中心關於《2013年中國25歲及以上人群水果攝入不足的歸因死亡分析》的研究發現:我國因水果攝入不足造成期望壽命損失為1.73歲。
水果沒吃夠,導致的相關疾病死亡數依次為:缺血性心臟病47.25萬人、出血性中風33.88萬人、缺血性中風25.90萬人、肺癌20.84萬人、食管癌6.07萬人、喉癌0.54萬人、口腔癌0.36萬人……
《2016中國國民果蔬關注度大數據》顯示,八成人水果攝入量不夠。大多數人水果的日常攝取量,遠低於每天200-350克的推薦標準,只有40.7克。
1、每天吃多少水果?
半斤!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水果與蔬菜不能相互替換。《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倡天天吃水果,推薦每天攝入200-350克的新鮮水果。
半斤水果其實並不難,我們平時常吃的水果,如橘子、香蕉、奇異果,每個都有2到3兩重,只要吃2到3個就夠了,稍微大一些的水果,如蘋果和梨,一個就差不多有半斤重。
2、啥時候吃?
推薦在兩餐之間,如上午9-10點或下午3-4點吃,或者至少要在正餐後半小時吃。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更應適量,可以選擇在餐前1小時或餐後兩小時吃一兩個(約50~100克)橘子,或者跟蘋果、梨等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一起搭配著吃。
3、生吃還是熟吃好?
在冬天,老人、孕婦與孩子吃生冷的水果會出現腹脹或腹瀉等胃腸不適的現象,所以有些水果也可以熟著吃。比如:蘋果、梨煮著吃;橘子、橙子蒸著吃;獼猴放到不超過50°的溫水裡溫熱後吃。
4、吃水果要精打細算
很多人以為,水果以「水」為主,熱量不高。但可別被味覺騙了,有些水果吃著不甜,但糖分可並不少,比如火龍果。所以吃水果也要學會精打細算。
以每100克新鮮水果為單位的含糖量:
小於10克:青梅、西瓜、椰子、橙、檸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蘿等。
11-20克:香蕉、石榴、柚、橘、蘋果、梨、荔枝、芒果、火龍果等。
大於20克:棗、紅果、柿餅、葡萄乾、杏干、桂圓等。
5、水果製品不等於水果
市場上水果製品的種類很多,果乾、果脯、蜜餞、果醬、水果麥片等,這些很方便食用的水果製品在經過加工後,和水果相比,營養物質損失了不少。不僅大部分飽腹感差,而且每百克的含糖量更高,不如直接吃水果來的健康。
6、少用水果代替主食
水果雖然有纖維素、果膠等,能支持飽腹感。但大多數水果都有較高的含糖量,用水果來代替主食,很容易攝入過多糖分。不同蔬果對身體有不同的益處,平日應均衡攝取,並經常變換種類,才能真正吃出健康!
最後,高博士提醒您,防癌是一項「系統工程」,仍然要建立在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之上,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堅持運動,才能有助於防癌。
請轉發給您身邊不愛吃水果的朋友們!
審核 | 龐紅衛
編輯 | 常榕
作者:河南省腫瘤醫院高博士團隊
圖片 | 來自網絡,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腫瘤患者的首選醫院
守護健康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