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幾年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快,家家戶戶都蓋起來新房子,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雖然沒有達到小康,但也是一年比一年要好。而在農村生活的話,就不得不談談趕集這個事情了,農村生活可以說是離不開集市的。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市場的需求越來越高,農村集市的市場總交易額也是一步一步增加。有的村鎮是三天一趕集,有的村鎮則是五天一趕集,集市上的商販眾多,商品種類也很齊全,而且集市的繁榮程度和商品的檔次直接反映了該村鎮的經濟水平。
在我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趕集了,我村裡是三天一趕集,爺爺奶奶會把自己種的好的農產品提前一天準備好,然後一手拿籃子,一手抱著我,到馬路邊坐三輪車去鎮上趕集,那個時候集市上人特別多,來來往往,每個人都在挑選著自己需要的東西,賣的東西也是多種多樣。那時候的物價也是很便宜,八毛錢就能買好多我喜歡的糖油粑粑。
不過現在農村的集市遠沒有以前那麼繁華了,大部分農村集市都是越來越蕭條了,這是怎麼造成的呢?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以下這幾點。
一、農村空心化
現在大部分農村空心化特別嚴重,村裡土地撂荒,青壯年幾乎都外出務工,剩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跟兒童,這些人購買力不行,農村市場需求嚴重縮水,這是導致農村集市越來越蕭條的主要原因。
二、電商平台
現在電商平台有多火我想大家都清楚吧,快遞行業的四通八達,讓網購變得愈加方便與快捷。加上電商平台的價格優勢,更能吸引人消費,電視、洗衣機、空調的價格和門店的價格差距幾百甚至上千。除此之外,外出務工的年輕人通過網購還能給家裡的孩子老人買一些生活必需品。電商對農村市場的占有率飛速擴大,也能讓農村集市越來越蕭條。
三、生活水平提高
可能你會好奇,生活水平提高那農村集市應該是越來越繁華,怎麼會蕭條呢?事實卻是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戶戶買車了,進城越來越方便了,縣城的繁華程度比起農村集市來,肯定更加吸引人,我村裡就有好多人過年的時候都是自己開車去縣城採辦過年用的東西。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發問,這樣發展下去,將來農村集市會消失嗎?我認為不會,這是一種傳統,必然會一直延續下去。雖然現在是電商的天下,但是農村的各種店鋪超市以後肯定會像這種趨勢靠攏,和電商平台掛鉤,說不定在農村集市上會出現很多電商平台的線下體驗店。
現在返鄉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農村的集市蕭條的景象也會慢慢恢復過來,想要有十幾年前那麼繁華是不會出現的。時至今日,我還是很懷念以前趕集的場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RZ-s24BMH2_cNUguy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