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為了考研放棄實習,在以後找工作時,要吃大虧

2019-07-18   山東考研網

01

網上曾有個很火的帖子:為了考研,你努力到了什麼程度?

底下幾十個回答,清一色地都在描述自己努力的過往,而這些努力竟全與「放棄」有關。

比如,為了考研,放棄了對身材的管理,捨棄了對父母的陪伴,淡化了與朋友的聯繫,拒絕了無數個機會,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健康。

「看那些回答,當下會覺得很燃,但你自己要有判斷力,不過是一碗碗毒雞湯罷了」,雅姐和我說道:「很多考研的同學,最缺的就是主見。」

雅姐是我在一場活動中認識的,她大我八歲,目前是北京一家公司的HR總監,因為兩公司業務上的交叉,一來二去也熟絡起來。

她和我透露自己在招人時有兩個硬性標準:

1. 考研失敗被迫參加春招,且毫無實踐經歷的,堅決不招

2. 為考研放棄自我管理的同學,堅決不要


02

雅姐解釋道:「我常常會遇到很多學生,在春招時拿出的簡歷毫無含金量,問其在大學做了什麼,支支吾吾半天說自己大三一心考研,什麼也沒做。

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哪家公司願意為這樣的學生買單?

如果她為了做一件事情放棄所有,甚至包括犧牲掉應有的自我管理投入,最後還失敗了,那我怎麼信任她可以同時兼顧工作和生活?

雖說這看起來殘酷,但不得不承認,很多好公司在關鍵職能組中的用人標準真的極其嚴苛。公司在乎的是你是否有價值,值得在你身上投入多少資金,實踐經歷正是HR挑人的第一步。

用「過去一年都在努力備戰考研」為由解釋你的蹩腳簡歷,只會讓印象分大打折扣。

但是,實習必然意味著能留給備考的時間大大縮短,一不小心就會兩頭空,那麼,究竟要不要為了考研放棄實習?

在和雅姐深入溝通,並且問了很多考研同學之後(包含考上和沒考上的),我整理出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一、分人而論

1. 自制力與專注力

很多同學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已經覺得心力憔悴。每日學習十二小時,必然會有心態崩盤的時候,這也無可厚非。

如果你是個自制力與專注力都極強的人,能夠耐得住這日復一日的枯燥,那麼你可以一心準備考研。

但如果你本就不是能耐住寂寞的人,長時間學習效率低,待在圖書館只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那麼與其在圖書館耽誤時間,不如為簡歷添些亮色。

有心理學表明,大多數人都會有補償心理,用在兼顧實習和考研上也同樣適用。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白天去實習,晚上工作回來後會輕微埋怨一整天都沒學習,於是在晚上補償性地努力,這樣的效率大多時候會比你在圖書館耗一整天要好很多。

當然,前提是,你是個比較自律的人。如果你覺得實習回來就很累了,只想著看劇睡覺放鬆,那麼你還是逼著自己天天待在圖書館更合適。

2. 目標與動力

如果你目標非常明確,考研動力很足,那麼你適合一心考研。

這裡的目標明確指的是你現階段已經完全確定了想考的學校和專業,除此之外,有足夠的源動力。

跟風考研、被父母逼著考研、為了面子、為了逃避就業.....考研的理由可以五花八門,但關鍵是你要足夠堅定。

曾有個朋友和我說,她考研是因為怕一個宿舍都在談論考研話題時,自己會插不上話,怕與室友疏遠。

對於這樣的同學,如果你換個圈子,發現大家都在談論工作,你是不是就會立馬放棄考研改去工作了?

很多社會調查也證明,學生思維越明顯的人,越需要共情社交;共情社交越多的人,往往在未來發展中越緩慢。

二、分成績而論

1. 學習成績情況

選擇正確的目標院校十分重要,這要求你對自己現有能力和發展潛力都有非常清晰的認識。

認真想想自己傾盡所有全力,考上目標院校的機率大嗎?如果你自己都覺得自己考不上,換一所目標院校,又是否願意?

如果這兩個問題的回答你都是肯定的,那就一心考研,如果有任何一個是否定的,那麼你是否考慮找份實習作為保障?

2. 實踐成績情況

高等院校都會有春招和秋招,參加春招的都是秋招被淘汰和考研失敗的同學。春招離大學畢業只有幾個月時間,這意味著,如果你考研失敗,且沒有實踐經歷,在春招被淘汰之後,你就只能被迫參加社招。

作為本科應屆畢業生又能有多大資本在社招中拔得頭籌呢?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都有眾多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原因。

所以,不妨回憶一下自己的實踐經歷,認真評價每份實踐的質量,如果一片空白或質量低,且又沒有百分百勝算考研成功,無法承受畢業壓力,那麼為何不同時攢一份高質量實習?


三、分家庭而論

「考研是件費錢的事兒」這是每個考研同學都切身體會的。

一個考研的朋友曾和我感慨:「我都20多歲的人了,還每月向父母要生活費,真的挺丟臉的。

當然,這個具體還得看家庭經濟情況和父母意願,不要給自己施加太多壓力,但如果實在經濟困難,可以試著實習減小負擔。

是否要為了考研放棄實習,不取決於老師們「考研不要分心」的勸告,也不取決於身邊同學都留校備考的現狀,無論如何,請確保這是自己考慮明白之後做出的最正確抉擇。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手裡的簡歷有多精彩;你也永遠不知道,對方的試錯成本有多大。

想要贏得漂亮,還得過自己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