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禁果效應,打破逆反魔咒

2019-09-20     守護天使0719

一有人反對,愛情會變得像禁果一樣更有價值。

——巴爾扎克

01

同事小李的煩惱最近可不少,煩惱來自於她那個寶貝女兒。

讓小李煩惱的是女兒的早戀,這孩子看來早熟,初一的時候就有早戀的苗頭,當時,班主任找他們又是談話,又是請家長,還故意把他們的座位分開,可是這孩子太有個性,越是不讓做的事她偏偏就做。

到了初二,她和那個男孩子走的更近,甚至都有了偷偷摸摸牽手擁抱的行為。

這可急壞了當媽的小李,孩子這麼小,什麼也不懂,萬一有個好歹,對女孩子來說,豈不是毀了終生。

於是她和丈夫對孩子看的更緊,手機偷著檢查,放假了去哪裡玩都跟著,一心嚴防死守。

可是,早戀這東西,不好管,越管越厲害。因為孩子是活物,不可能定住不動,這不,一不小心,兩個人在操場上摟摟抱抱,又被政教主任抓住了,要求家長帶回去反省教育。

小李夫妻愁眉苦臉的把孩子領回了家,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其實,小李夫妻忽略了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禁果效應,導致她的女兒非早戀不可的原因,是大人和老師武斷禁止早戀造成的。

02什麼是禁果效應

禁果效應也叫做「亞當與夏娃效應」,也就是說,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想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卻越容易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別人試圖利用一切渠道來獲取被掩蓋的信息。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逆反現象,即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

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俄羅斯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

03禁果效應產生的原因

禁果效應的產生和人們的好奇心有關,好奇心即是探究求知的動力,也是引誘人們非做某件事不可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對性知識很朦朧也很渴望了解,但是他們沒有正常的渠道,於是帶有色情的小書,小電影就成為孩子們的首選。

儘管學校三令五申的禁止學生們看不健康的雜誌,不許看不健康的小視頻,但是,這種現象屢禁不止。

尤其是男孩子們,湊在一起更是嘀嘀咕咕,有時候說出來的話讓大人聽著都臉紅。

其實,這都是好奇心在作怪,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性知識,但是學校一般不開設這門課,就是生理衛生書上,也是一帶而過,反而讓他們更加好奇。

這就造成了青春期的禁果效應,歸根結底是好奇心造成的。

有一個小傳說,名字叫做《關公的丹鳳眼》

,話說有個高人,交給老和尚一個盒子,告訴他,裡面將會孕育出一個大人物,但是必須滿100天,絕對不能提前打開。

老和尚兢兢業業地守護著,一點也不敢鬆懈,到了99天,他有一件重要事需要馬上去辦,沒辦法,他只好把盒子委託給了他的小徒弟,他反覆的叮囑小和尚,不可以打開盒子。

小和尚答應了,但是老和尚走後,小和尚就開始好奇,忍了半天也沒忍住,於是,他把盒子打開了一條縫,看到裡面有個小嬰兒,這就是關公關雲長,因為他打開的有點早,所以關公的眼皮還沒有發育好,就變成了丹鳳眼。

這也是關於好奇心的傳說,如果老和尚不是那麼反覆的叮囑,也許小和尚不會打開盒子,正是老和尚的反覆不許,才讓小和尚忍不住了,禁果效應發揮作用了。

04如何化解和運用禁果效應

變禁止為疏導,不讓做的事情說清楚原因

要想化解禁果效應,不能一味的圍追堵截,要學大禹治水,疏導為主,堵塞為輔,這樣做,才會防止禁果效應對孩子們起反作用。

那麼,怎麼疏導呢,就是講道理,講明白事情的危害,然後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大人們儘管放心,你越是不強制管理,他們越是沒有了偷偷摸摸的動力。

很多聰明的家長都是這樣拆散了孩子的早戀關係。

芳芳是一個高中生,正在上高二,如今的競爭這麼激烈,那個父母不是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呢?

偏偏小芳芳被一個男生吸引住了,而這個男生也正好喜歡她,於是,17歲的孩子們就開始想戀愛了。

說真的,戀愛雖然不是壞事,但是真的影響學習,眼看著他們的成績不斷下滑,當父母的心裡火上了房,但是還不能生硬地禁止。

於是,她的媽媽想出了一個懷柔戰術,她一邊給女兒講高考的重要性,一邊也假裝理解女兒,和她坦誠地談論這個男孩,但是呢,談論之中,偶爾就夾雜幾句關於男孩缺點的評論。

芳芳看媽媽不反對她戀愛,也就沒有了戒備心,但是媽媽的話她聽到了心裡,於是,她去仔細觀察男孩,發現媽媽說的很對,他確實有不少缺點。

慢慢地,芳芳就不喜歡他了,然後主動提出了分手。

這就是芳芳媽媽的智慧,不武斷禁止,但是疏導滲透,讓孩子自願放下,這對親子關係非常有好處。

巧用禁果效應,引起好奇心

禁果效應有益有弊,用的好,同樣能夠改善師生關係,母子關係,還能夠把孩子引上自己期望的道路。

明明是一個貪玩的10歲小男孩,他的媽媽希望他能多看書,多積累點文學素養。但是這小傢伙就是不好好看。

後來他的媽媽看了心理學方面的書,明白了禁果效應的應用,於是決定從另一個方面入手,她告訴兒子,書架上的書,小孩子不能看。

媽媽的做法讓明明很好奇,書架上的書,為什么小孩子就不能看呢。於是,為了解惑,一有空,他就偷偷地拿一本,跑回臥室關上門看。

媽媽也假裝不知道,時間長了,書為明明打開了另一個豐富的世界,也讓他在小夥伴中變得知識很淵博,於是他越來越喜歡看書了。

這就是把孩子不喜歡而又有價值的事情,人為的變成禁止,以提高其吸引力的做法。

夏娃禁不住誘惑,偷嘗了善惡果,被趕出了伊甸園,這是禁果效應的副作用。

這位媽媽利用好奇心,讓孩子迷上讀書,這是禁果效應的有用之處。

所以,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其兩面性,就看我們怎麼使用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ORrUm0BJleJMoPM3G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