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是小石榴。
作為一個電影專業的初級入門生,我始終在嚴肅思考一個問題:
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個導演?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個國際大導演?什麼時候做一個任意摧殘絕世美少年的大導?
嗯,這個問題時常折磨著我幼小的心靈,讓我的學習成績始終上不去....
好了,不開玩笑了,想都不用想,那些神壇上的大導演們,個個不都是才華橫溢、學富五車、能力超群......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國際大導們的形象應該都是這樣的:
但是,咱們再熟悉不過的大導演們,還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
——他們有人數學還考不到1分、有人收養外孫女當女兒、還有人因為太胖不敢脫衣服在片場熱暈了....
下邊這幾位國際大導演的「奇聞趣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NO.9
「不關我事」星人
大衛·芬奇
代表作品:《搏擊俱樂部》、《消失的愛人》
1/ 從未拍過爛片的大衛·芬奇,對自己的處女作《異形3》相當不滿意。
每當別人問起他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大衛·芬奇總是理直氣壯的以「這不是我拍的!」
然後直接跳過這個話題——儘管他的大名依然掛在片尾的字幕上。
2/ 《七宗罪》上映後,大衛·芬奇出席貝弗利山莊的一場雞尾酒會時,被幾位女人圍堵吐槽:「把那女人的頭割下來裝盒裡真沒必要」。
他一臉無辜的解釋道「不是我乾的」,之後無果,只能扔下酒杯落荒而逃。
2/ 大衛·芬奇的口頭禪是:「能不能閉上你的嘴!」,但他執導的電影《社交網絡》中,開場五分鐘就有166句台詞;認為所有人都是變態的他,把這段有166句台詞的戲拍了99遍。
NO.8
「抵制特效,從我做起」
克里斯多福·諾蘭
代表作品:《盜夢空間》、《記憶碎片》
1/ 諾蘭不喜歡用後期特效,遠景一般用紙殼,宇宙場景靠手繪。
2/ 在拍攝《蝙蝠俠:黑暗騎士》時,諾蘭請人打造了一座巨大無比的飛機棚模型,導致一位華納兄弟影業的高層在哥譚市場景中迷路。
3/ 為了拍攝《星際穿越》,他帶人種了幾百畝玉米,電影拍攝結束後,玉米地收成良好,諾蘭帶大家順路賺了不少錢。
NO.7
「宇宙第一老實人」
李安
代表作品:《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
眾所周知,李安有一段沒工作,在家「吃軟飯」,每天都是看書學習思考。
要是一般家庭早就鬧離婚了,幸好李安有個好老婆,不僅掙錢養家,還支持李安去實現夢想。
這樣的幸福家庭模式,大家不要草率模仿學習。
1/ 《理智與情感》是李安第一次去好萊塢與國際大牌合作。
可在片場,演員和攝影師都對他指手畫腳,李安因此挫敗不已,一度感到導演權威被削弱甚至失眠。
一番自我鬥爭後,他選擇調整心態,通過教大家打太極拳和打坐的方式與劇組相處日趨融洽。
2/ 拍電影時,李安曾經砸爛了從家裡挪用的家具,導致家裡沒桌子吃飯,被妻子臭罵一頓。
3/ 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後,李安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漢堡店買了兩個漢堡兩杯飲料,拿著小金人在路邊狂啃漢堡。
這些照片被媒體拍下瘋傳。
隨後他有些羞澀的對美國媒體解釋道:「我只是有點累了。」
NO.6
「腦洞達人」
詹姆斯·卡梅隆
代表作品:《鐵達尼號》、《阿凡達》
1/ 因為不服原版《星球大戰》,卡梅隆向數位牙醫集資兩萬想拍一個自己的版本,結果以失敗告終。
2/ 《鐵達尼號》中,為Rose畫畫像的手不是小李子的,而是卡梅隆本人的,由於卡梅隆是左撇子,剪輯師只能用鏡像反轉進行處理。
3/ 加州大火那年,卡梅隆穿上專業消防服,把房子噴上防火泡沫後,開始坐在院子裡看火。
NO.5
「隨便」
王家衛
代表作品:《重慶森林》、《花樣年華》
1/ 王家衛拍電影不用劇本,每次開拍前,他都會給演員一張小紙條(可能是當天一早或昨晚潦草寫成),寫上「屋內 調情」類似的詞,然後讓演員自由發揮。
2/ 《一代宗師》的拍攝周期極長,擔心宋慧喬中途逃走,王家衛特地叮囑工作人員:「看好宋慧喬的護照」。
3/《2046》參加當年的香港金像獎時,王家衛給所有女演員全部報名參選最佳女主角,包括只有一個鏡頭的張曼玉。
NO.4
「肥胖男模」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代表作品:《後窗》、《驚魂記》
1/ 因為希區柯克衣櫥里的西裝都差不多,全是在款式、顏色上有著細微區別、但其實肉眼看起來根本沒什麼區別的頂級西裝,常被誤認為只有一套衣服。
2/ 1954年的《電話謀殺案》採用3D技術拍攝,由於第一個鏡頭對不上撥號盤孔的焦點,希區柯克特意打造了一台巨大的木質道具電話。
3/ 由於體型肥胖,好面子的希區柯克從不當眾「露肉」。
在一個蒸籠一樣的攝影棚中拍攝《訛詐》時,希區柯克堅持不脫外套,不松領結,差點被熱暈過去。
NO.3
「I love China」
昆汀·塔倫蒂諾
代表作品:《低俗小說》、《殺死比爾》
1/ 拍《殺死比爾》時,由於日本取景太貴,昆汀帶著劇組來到了中國,接著就被北京的夜生活給吸引了。
由於晚上玩的太嗨,昆汀第二天只好去劇組宣布放假一天。
2/ 拍完《殺死比爾》後,他拉了好幾車中國古董家具回家,還買了不少邵氏碟,盜版的....
3/ 在中國,昆汀認真學習了「牛逼」一詞的含義。
NO.2
「貓奴」
斯坦利·庫布里克
代表作品:《發條橙》、《閃靈》、《2001太空漫遊》
1/ 他熱愛動物,不允許園丁「毒害」花園裡的老鼠;養了七隻貓,三條狗,並且經常將它們帶到片場。
2/ 拍攝《閃靈》時,其中一隻貓不小心被卡在了壁爐夾縫中,庫布里克發現後當場炸毛,大喊「打電話給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並要求叫消防隊、獸醫、建築工、園丁一同前來。
3/ 去外地拍戲時,庫布里克給家人留下了一本長達15頁的《動物照顧指南》。其中第37條內容如下:
「如果弗雷迪和利奧要打架了(那時一對貓父子),唯一的辦法就是往它們身上潑水。試著抓住弗雷迪,然後帶著它迅速離開房間。不要嘗試去抓利奧。或者,你也可以把門打開讓弗雷迪出去,他跑得比利奧快。但是如果它們貓在一個地方,而你又沒辦法把它們分開,那就只有潑水了。潑水,然後大聲喊叫、快速地跳動、或者揮舞衣服和毛巾來吸引它們的注意…… 只要把它們分開,然後抓住弗雷迪。」
NO.1
「其實是搞笑藝人」
北野武
代表作品:《菊次郎的夏天》、《大逃殺》
1/ 北野武是搞笑藝人(類似於相聲)出道。
2/ 女兒離婚後,擔心外孫女得不到父愛,於是將外孫女收養為女兒。
3/ 北野武沒出名之前的夢想:有錢後去吃吃高檔餐廳、跟女人們睡覺、開保時捷跑車。
但真正功成名就的時候,北野武發現開保時捷的感覺並沒有那麼好,因為「看不到自己開車的樣子」。
於是他叫來朋友開保時捷,自己打個計程車在後面跟著,還興沖沖對出租司機說:「看,那是我的車。」
愛貓如命的庫布里克、童心未泯的北野武、比三歲小孩還實在的李安......
他們風格有別、性格不同,但實際上都有著對生活最細緻入微的探索和熱愛。
也正是因此,這些看似傻乎乎的「笑柄」也變得可愛起來。
果然,只有能在千篇一律中找到樂趣的心靈和大腦,才能創造出藝術。
真是一群偉大又可愛的人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