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反映身體柔韌度的動作,你能做到幾個?

2019-11-13   隔壁科技吳志鵬

身體柔韌性可以反映出人的關節和關節系統的活動範圍,在生活中有許多實際的用處,尤其在提高運動表現上特別明顯。也正是因為重要,身體柔韌性也被納入學生體質檢測的項目。從此,許多學生被一種考試成績可以為負分的項目折磨著——坐位體前屈。

  在生活中,每個成年人的身體柔韌性相差是很大的。有些從小就開始練習舞蹈的人,在長大後會顯得特別的「軟」,可以做出許多成年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動作。但是有些人從來不關心這方面,甚至在健身後也不去拉伸肌肉,導致年紀大了以後身體顯得非常僵硬,腰都彎不下去。

  為了方便大家測試自己的柔韌性,下邊簡單列舉了5個可以反映身體柔韌性的動作。如果照著做,你又能做出幾個動作呢?

  第一個動作是最簡單的,主要反映肩關節和肘關節的靈活度。首先在站立的情況下將一隻手臂垂直舉起,另一隻手臂豎直指向地面,然後同時往後背發力,讓兩隻手碰到一起。如果雙手不能觸碰到一起,只能說明要麼肌肉太大,要麼柔韌性太差。下邊的兩個動作很可能也無法完成。

  第二個動作大家非常熟悉,之前還被拿來評判身材的好壞,它就是反手摸肚臍。對於那些能夠做這個動作的人來說,他們的柔韌性一般都不錯,同時胳膊也都會比較長。對於身體柔韌性好但胳膊短的人來說,也可能無法完成這個動作。

  第三個動作有點難。需要大家舉起一隻手臂,然後將手臂從自己的頭後方繞過,儘可能去觸摸前胸。這個動作對於女生來說還是相對要容易一點,有些甚至可以雙手同時摸到前胸。但是對於男生來說,許多僅能摸到自己的鎖骨。

  前邊的3個動作主要針對上肢,第4個動作主要針對腰腹。首先身體保持站立,然後彎曲上半身,用雙手儘量去觸摸地面,整個過程需要保持雙腿伸直。如果雙手可以摸到腳尖,甚至把整個手掌放到地面上,去考坐位體前屈是非常輕鬆的。

  第5個動作主要針對下肢,也就是俗稱的開胯。上體育課時大家應該都有過壓腿的經歷,那種疼痛讓人記憶猶新。先解釋一下大家說的「拉韌帶」。韌帶是連接骨與骨的緻密結締組織,所謂的「拉韌帶」就是指它,而不是在拉肌肉。許多人沒壓過腿,兩腿分開120°都難。但是經常練習可以明顯提高成績,甚至可以做出一字馬。

  5個動作,分別可以看出一個人上肢以及下肢的柔韌性。筆者經常健身也只能完成第1個和第4個動作,目前還做不了一字馬。那麼,你又能做到幾個動作呢?

文章轉自網絡健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