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坐女童身上玩手機被拘:她與一般體罰孩子的無德幼師不同

2020-12-08     案件勞聞

原標題:幼兒園老師坐女童身上玩手機被拘:她與一般體罰孩子的無德幼師不同

近日,一段監控視頻顯示,廣東佛山南海區丹灶鎮某幼兒園休息時間,有孩子不好好睡覺,一位老師走過去坐在孩子身上開始玩手機,長達三分鐘。丹灶鎮教育辦公室7日通報回應稱:

經調查,11月26日中午,南海區丹灶鎮滿天星幼兒園學生午休期間,該幼兒園老師徐某(女,36歲)曾坐於該學生睡床上,將雙腳分開置於睡在床上的學生兩肩。徐某稱,其行為是為使該學生快速入睡。經檢查,該學生沒有受傷。當地教育部門對涉事老師徐某作出解聘處理,徐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

接下來,我解釋為什麼這次我要為這位幼師發言

孩子身體無大礙。從視頻中可以看出改幼師體型略胖,考慮到女生平均身高,推測改幼師體重50KG,試想一下,如果一個50KG的人完全壓在一個孩子身上,達3分鐘,怎麼可能一點事沒有?所以只能說明,媒體用「坐」這個詞很不嚴謹

我從視頻中看到的,該幼師並不是坐在孩子身上,而是坐在床上,屁股坐床的位置與孩子身體保持平行不交叉,然後雙腿在孩子頭部兩邊,膝蓋彎曲,從常識來推斷,僅是壓住孩子的被子,不可避免的,腿部的少許重量會壓在孩子身上,但是這個力量,一個成人可以判斷出該傷害,所有並未對孩子造成影響

但是通過監控畫面可以看到女老師玩著手機,將雙腿壓在女童的身體上。對於孩子來說,能夠很明確的接收到:這是一個對於不睡覺的懲罰,加上身體被壓後受到限制,只能「乖乖地」入睡了。

表面上來看,女老師通過這樣的管理手段,達到了快速讓孩子入睡的效果。但從兒童心理角度來說,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這樣做也是不對的。

該幼師並無主觀惡意,她的目的很單純,僅僅是讓其不要亂動,好好睡覺,視頻中可以看出孩子翻來覆去,不好好睡覺

可能該幼師存在過錯,比如玩手機,比如採用如此不恰當的方式(一個成年人能夠判斷出該方式不會對孩子造成危害)去讓孩子好好睡覺,僅僅如此的話,該幼師不應受到如此口誅筆伐,她與一般體罰孩子的無德幼師不同

我個人覺得,應該參考該幼師平時的所作所為來作為處理的依據,如果該幼師平時工作認真、考核優秀,喜歡小朋友,那麼本次事件最多談個話就行了,根本不應該解聘、拘留;如果該幼師平時就有惡習,有過體罰孩子的前科,那麼除了該幼師外,還應處罰該幼兒園的園長及主管部門

輿論是把雙刃劍,既然在我們手中,我們應該慎之又慎,千萬不要像「清華學姐」那樣,隨便致人「社會性死亡」

強制管束,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強迫性順從

這類孩子由於前期遭受了強制性的管束,為了避免痛苦,他們會習得按照大人的期望去表現。例如到了午睡時間,自己就很聽話地去睡覺,哪怕心裡是非常想去看電視。

雖然在大人眼中,這些孩子很乖巧,聽話,但實際是他們壓抑了自己的需求,所以長大後,一旦在高壓下,就比較容易出現抑鬱情緒。#學問分享官#

現在小孩和老人的機構看護問題,時常有被報道。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誰也不想將來自己進了養老院之後,還要被暴力對待。

這個社會問題,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規範行業審查,明確從業人員職業要求,並不定期進行抽查,督促機構日常自檢。

剛入園的小朋友中午都是家長接回家的,過一段時間後小孩子適應了才會讓他在幼兒園裡午睡。第一次睡肯定會哭鬧的,放心吧,絕對不止你家一個孩子哭,可以說整個班級都在哭,聲音穿透力直逼樓頂,不要問我為什麼會知道。

這個時候班裡老師全部出動,我們這裡是三教一保,也就是四個老師,一起鬨小孩子,不存在用你所謂的什麼方式。這種情況會持續一個星期左右,一個星期後孩子就會適應在幼兒園裡午睡。對於那些睡不著的孩子我們一般也不會強制他去睡,但是會一直在他旁邊呆著,

哄他閉上眼睛,小孩子畢竟精力不夠,而且老師在旁邊看著,礙著老師的威嚴也不敢太調皮,閉著閉著就睡著了。時間久了他自動養成睡覺的習慣。

我一個同事的女兒在家就從來不睡午覺,不過孩子晚上睡得早,從七八點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七點左右醒來。同事試過好多辦法,都沒有效果,就放棄改變孩子了,尊重孩子的作息規律了。上幼兒園後,提前就和老師說過孩子的情況,老師的哄睡辦法也不奏效。

我問那孩子午睡時間都幹嘛呀?同事說老師說就躺在床上看書或者玩玩具。好在孩子比較聽話,不吵鬧,不會影響其他孩子休息。

這樣也就沒什麼問題了。我家平時都是到點就關燈睡覺。孩子也都習慣了,有時孩子半天睡不著,我就會問問老師孩子在學校午睡情況,主要是為了了解孩子為什麼晚上不睡覺的原因,老師回答說,孩子午睡時開始玩了一會,後來睡著了。不過孩子也就偶爾那樣,一般都能有節奏到點就睡覺。

所以也不用太在意了。是否午睡和老師有一點關係,老師不能放任孩子不睡覺一點不管呀。但是責任不是很大,只要老師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至少不能影響其他孩子休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M2pRnYBxV5JH8q_LQ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