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全縣脫貧還有118天
距與全國同步小康還有481天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
孝敬、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一位兒女應盡的法律義務。康縣在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拆違治亂行動中,發現少數農村家庭仍存在子女居住於寬敞明亮的安全住房,而讓自己的父母長期居住在黑、髒、亂、差等條件簡陋的危舊房中,以及子女有贍養能力而推脫逃避贍養義務等不良社會現象。
2019年7月17日,按照縣委的安排,康縣人民法院、康縣人民檢察院、康縣公安局、康縣司法局、康縣民政局聯合印發了《關於敦促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和加強農村五保戶供養工作的通知》。
《通知》強調:贍養老人是子女及其他負有贍養義務的人應盡的法定義務。子女對老年人、其他人對被贍養人應當履行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義務人應當妥善安排好老年人的住房,不得讓老年人居住或遷居條件低劣、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或承租的住房,贍養義務人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係或者租賃關係;老年人自有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子女及其他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子女及其他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時,老年人有要求贍養義務人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該通知印發後,各相關部門積極作為,開展了依法治理不贍養老人專項行動,對因懶因賭因不孝而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行為依法進行訓誡和懲處,切實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今天我們就來講幾個真實案例
01.三河壩鎮秧田壩村
「你們管不著!」這是當村兩委對當事人進行詢問時,石某冷漠且冰涼的態度。經了解,生活在三河鎮秧田壩村的石某,對自己父母生活等方面的事不管不問,不履行任何贍養義務,且不聽村兩委人員勸說,態度十分惡劣。他的父母已經都70多歲,無人照管。走訪中兩個老人要求追究石某相關法律責任。接到老人的訴求,三河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聯合村鎮幹部再次上門對石某宣講相關法律、批評教育,民警嚴肅的告訴他:「不贍養父母是違法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二)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中要求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聽了公安民警的講解,石某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涉嫌遺棄違法,若不及時改正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面對民警石某表示將積極反省積極改正,主動向老人承認錯誤,並承諾今後盡最大能力照顧好老人。鑒於石某認錯態度好,願積極履行贍養義務,兩位老人也表示了諒解,三河派出所對石某依法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
公安民警與村幹部交談了解情況
02. 白楊鎮白楊灘村
劉某的父親現年79歲,母親現年82歲,兩個老人均體弱多病,屬於建檔立卡戶。5.12地震後重建了房子,但至今未亮化,屋內黑、髒、亂、差,無人清理照顧。劉某作為子女,有贍養老人的法定義務,但其對年老體弱的老人生活不聞不問,沒有盡到孝敬父母、贍養老人的義務,了解情況後,村幹部和公安民警到其家中,上門進行說服教育,並嚴肅表示「如再不履行贍養義務,將依法對其進行處理,追究其法律責任」。聽了民警的話,劉某才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犯錯,已經涉嫌違法。當日,劉某在民警的陪同下到父母的住處誠懇的道了歉,立即為父母親清理整治了環境衛生,並向民警作出了以後好好孝敬父母的保證,鑒於劉某的表現,白楊派出所決定對其不予處理。
劉某的父母親5.12地震後重建了房子,但至今未亮化,屋內黑、髒、亂、差,無人清理照顧。
03. 迷壩鄉劉河村
村民晁某某妻子侯某與婆婆關係不好,夫妻兩人住在安全等級為A級的住房內,而父母親長期居住生活在漏雨的土木結構的危舊房內,平時晁某和侯某為父母只提供些必須的生活物品。兩位老人均已年過70,且身體不好。當妻子與婆婆關係不和時,丈夫晁某某應積極認真進行勸解,和解婆媳關係,教育妻子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兒媳,讓父母老有所依。不應該隨和妻子,讓父母住在漏雨的危舊房內。
通過鄉村幹部和公安民警的多次說服疏導,批評教育,晁某夫婦認識到自己的做法實屬錯誤,隨即將其父母接到新建的安全住房居住。
1
晁某某父母長期居住生活的土木結構危舊房。
公安民警多次上門說服教育。
04.岸門口鎮吊橋溝村
村民劉某把老人安置在臨時帳篷居住,自已居住在另一村新房內。經查,劉某父親現年56歲,婚煙狀況為離異。近年來,長期在平涼與其同母異父的弟弟一起生活居住,今年3月份在平涼因車禍受傷,其子劉某將其接回康縣治療,傷情治癒後被安置在臨時帳篷里居住,無人照管。劉某儘管在其父受傷後接回治療,體現了子女孝道,但治癒後安置在臨時帳篷里居住,給拆危治亂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造成障礙的同時,也觸碰到了法律的紅線。鄉村幹部和公安民警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為其講解了國家法律法規,劉某認識到了自己的做法實屬錯誤,現在已妥善解決了老人生活居住問題。
公安民警上門調查情況
05.長壩鎮劉溝村
孫子蒲某由其爺爺奶奶撫養長大,蒲某常年在外務工,因兩個老人生活習慣等原因不願居住在新修建房屋內,而是居住在危舊房屋內,蒲某經常給爺爺奶奶郵寄生活費用,兩個老人吃住均有保障。當工作人員上門講解脫貧攻堅、拆違治亂等政策時,兩個老人對政策也表示理解,但就是不願意搬離危舊房。鎮村幹部聯合長壩派出所民警立即聯繫了孫子蒲某,要求其用真情實感打動老人,使老人儘快搬入新居。
經長壩派出所及村鎮幹部督促勸解,蒲某從外地趕會最終將爺爺奶奶接入新修建安全住房居住。
公安民警上門調查情況
法律小知識
贍養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眾多法律上也有明確規定。其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九條中要求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也不得附加任何條件進行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中要求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中要求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二條要求贍養人對患病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第十三條要求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中要求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一)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二)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
從以上法律法規不難看出:是否贍養老人,如何讓老人安度晚年?不僅僅是一種道德層面的義務,更是一種法律規定的強制性義務,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子女都必須履行對父母的這種贍養義務。拒不贍養老人後果嚴重的,會有坐牢的可能性。
小時候,父母是子女的保護傘,隨著時間推移,父母慢慢老去,逐漸喪失勞動能力,甚至無法照顧自己,這時就需要子女承擔起贍養義務。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贍養老人是文明社會的標尺,希望每個子女能夠承擔起自己應盡的義務,讓老人安享晚年,快樂生活。對不贍養老人的反面典型,不僅在惠民政策享受、生產生活中受到限制,還會迎來法律的制裁。
在此,也呼籲廣大子女,不僅在經濟上保障老人生活質量,在生活上更要對老人多關心,讓老人心理上有所慰藉,讓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進一步夯實中華民族孝老敬老傳統美德的社會根基,在全社會樹立人人關愛老人的良好風尚。
父母用一生來呵護你
你當用一生來回報!
往期薦讀
《綠色吸引力 脫貧新動力——甘肅康縣生態旅遊助脫貧》
《縣委召開會議專題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
《時隔八年,你那裡變了嗎?》
姿勢已擺好
就等你點啦
監製:肖志和 審核:馮麗蓉
責編:任志偉 編輯:楊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