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安南鄉安隆村黨支部書記劉堅仁都會早早地到菇棚,蹲在田埂邊上,仔細查看土地濕度和羊肚菌的長勢。
「目前第一茬羊肚菌還在出,腳下這一片泥土有一些小洞的是已經採摘了。」劉堅仁向記者介紹,這個羊肚菌大棚占地11畝,去年12月搭建。
「經過4個月的了解和種植情況反饋,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羊肚菌種植技術。」在一旁的五大堡鄉東半村黨支部書記吳祥勇插話道。
記者不禁好奇,一個西部村的黨支書和一個東部村的黨支書,怎麼湊到一塊種羊肚菌了呢?
談起這,劉堅仁高興地說,這個基地有一群「特殊」的合伙人,其中就有:東半村黨支部書記吳祥勇、安隆村黨員吳善淼、荷地鎮高家莊村電商吳金文和楊馮源村黨支部書記楊信窯、屏都街道白嶺頭村黨員范良岩和官山頭村孫成飛等。
「羊肚菌基地原來是安南鄉政府計劃引導低收入農戶種植。由於村民沒有種植經驗,對種植情況不了解,感覺有風險。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我應該起帶頭示範作用,摸清種植情況,展示效益情況。」劉堅仁向其他幾名有意向發展新產業的合伙人說起此事後,大家一拍即合。隨後,劉堅仁等7人在去年12月,投資15萬元搭建起這片羊肚菌基地,邊摸索邊種植。
「農副產品最大的困難是技術和銷售。」在慶元縣電商園,吳金文經營著一家竹製品電商企業。種植羊肚菌,他也出了一份力。
羊肚菌是安南鄉特色產業之一。2019年安南全鄉推廣種植羊肚菌,並組織多次培訓,讓鄉、村幹部率先掌握種植技術,當好參與者、宣傳者、服務者。這使基地有了技術保障。
關於銷售問題,吳金文說,因為疫情影響,外地許多大酒店都開業不了,像這些訂單他們就接不了,只能通過很多線上的零售方式消化。目前,他們通過抖音、微商平台等,接到的訂單已經無法供貨,基地里每天採摘的羊肚菌供不應求。
安南鄉村民吳邦姿因為疫情影響,在基地幫忙採摘羊肚菌,「外面工作也不好找,我在這裡摘羊肚菌,每天有100多元工資。」
吳金文算了一筆帳,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基地招了許多採摘工,用工數有300多人次,工資付出4萬多元。
有支出,有收益,有成效,能帶動,吳祥勇很激動,「關於這次種植羊肚菌,我們聚在一起也有討論,就是建立一個『羊肚菌聯盟』,為低收入農戶們搭好路子,也為全縣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出力。」吳祥勇說,接下去,他準備以村裡合作社的名義去發動,帶領一些低收入農戶去種植,一人或是種兩畝、三畝,指導他們解決技術以及銷路上的問題,然後大面積種植擴展出去。
「已經有部分鄉鎮領導帶隊過來學習參觀,我也很願意把我學來的技術分享給他們,希望能帶動安隆村致富,也希望帶動其他村致富。」劉堅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