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透這三個處世天機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2019-10-16     張玉堂翡翠網

有人說,《菜根譚》是古代的心靈雞湯,但真正熟悉此書的人會知道,它不單是在跟你講道理,還明確地指導了人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做。

心靈雞湯能讓人擁有短暫的滿足感,而讀《菜根譚》,會讓人的心變得安寧。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書中的三句話,它們富有哲理,讓人自省。

01

峨冠大帶之士,一旦睹輕蓑小笠飄飄然逸也,未必不動其咨嗟;長筵廣席之豪,一旦遇疏簾凈幾悠悠焉靜也,未必不增其綣戀。

人奈何驅以火牛,誘以風馬,而不思自適其性哉?

這句話的意思是,身著蟒袍玉帶的達官顯貴,如果看見身著蓑衣斗笠的平民,雖然他們還是一副飄然自得的模樣,但很可能背地裡會發出羨慕的感嘆。

長期忙於交際應酬、飲宴奢侈的豪門望族,如果看見生活樸素且怡然自得的人,就會有恬淡自適的感覺,從而很可能產生留戀的情愫。

由此可見,權勢與富貴也並沒有那麼重要,可是,人們為什麼仍然不知疲憊、費盡心機地去追逐這些名利富貴?而不設法得到人人羨慕的、悠然自適的生活呢?

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不要總是羨慕他人的強大與富有,因為,外在的浮華虛榮不會持續太久。

人在擁有一些東西的同時,就必須捨棄一些東西作為相應的代價。

所以說,人要保持自己的本色,按照自己的本來面目去生活,這樣才能夠卸下一些無謂的重負,悠然自得地生活。

02

忙處不亂性,要閒處心神養得清;死時不動心,鬚生是事物看得破。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在繁忙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態度,不亂本性。

我們在閒暇時,要培養自己清晰敏捷的頭腦,敢於從容地面對死亡。

在平日裡,我們要儘量透徹地領悟出人生與自然的循環規律。

人在面臨生死和危急關頭,要想真正做到「忙處不亂性」、「死時不動心」,是一大難事。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實在太少了。

人應該多注重自己的身心修養,這樣才能真正地徹悟人生。

03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閱歷短淺的人,感染社會不良習慣的機會比較少。

而一個閱歷廣、社會經驗豐富的人,處世的智謀、感染的社會習慣自然也會越深。

因此,要做一個有修養的君子,講究圓滑處世,還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

事事謹慎小心、委曲求全,還不如坦蕩豁達。這樣才能保持純真的本性。

人處於紛繁複雜的物質世界中,為了取得成功,有的人就會選擇不擇手段。

但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周旋,自己的內心就會陷入得越深。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所以,一個人如果為了物質世界裡的一些所謂的「成功」,而失去了原有的樸實,那他最終只能走上絕路了。

不知你對《菜根譚》中的這三條處世箴言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留言處與我分享感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6fF2m0BMH2_cNUgQ5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