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救治病人 用詩鼓舞戰友

2020-04-18   寧波日報

記者 蔣煒寧

寧波市婦兒醫院成人重症監護病房主任、副主任醫師洪訓宇剛結束了14天的休養,就趕往安徽老家陪伴年老的雙親。他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在2月9日至3月30日這51天裡,這份最長情的告白留在了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兩重身份的「白袍戰士」

2月8日深夜,洪訓宇接到支援武漢的通知。沒有一絲遲疑,他立即收拾行囊準備出發。

抵達武漢後不到48小時,他就收治了第一例患者。當他穿著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時,他瞬間就找到了自己熟悉的狀態,「只是換了一個地方救治患者,一定要讓他們快點好起來」。問病史、寫病歷、開醫囑,他一絲不苟地記錄著每個病例的查房情況,進而全面掌握病區各病房的動態。

曾經有一個夜班,他要管理一個病區40多名患者,他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整整忙碌了4個小時,一刻沒停。其間,一名患者噁心嘔吐還咳嗽,洪訓宇馬上跑去處理。患者張大嘴巴咳嗽,極易傳播病毒,非常危險。洪訓宇說:「當時腦子裡就是救人要緊,顧不上其他了。」

除了一線抗疫醫生外,他還有另一重身份——科室秘書,參加醫務處的每日例會,擔任科室病歷質量質控員,督促疑難危重死亡病例的討論,嚴格執行三級查房記錄,確保醫療安全和質量。他和醫療、護理、院感、心理健康等專業醫生一起,彙編了《寧波醫療隊駐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工作手冊》。這本手冊有140頁,對涉及的每個醫療環節都有詳盡的規範要求,各項制度事無巨細,逐一羅列清晰,讓寧波醫療隊的救治流程更流暢更有章法。

是戰士,也是詩人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可擔當?甬城白衣戰士,夜半受命無彷徨。」這是在馳援武漢初期,洪訓宇為寧波醫療隊加油鼓勁而自創的《沁園春·武漢》。這首詞一經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就引起了隊員們的共鳴。

「在這場戰『疫』中,隊員們的無私奉獻觸動了我。」採訪中,洪訓宇說,這次寧波市婦兒醫院派出了7人小分隊,5人是護士。隔離病房無陪護,護士們要測量並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徵,觀察患者的睡眠情況,為患者吸痰、更換各種引流裝置,還要給患者喂飯、洗臉、擦身,給焦慮不安的患者做心理疏導等。「光谷院區病房裡的每盞燈仿佛都在訴說著一個個感人故事!」回到駐地後,他一氣呵成,寫了《沁園春·武漢》。

用詩歌提振士氣,成了這名「白袍戰士」的另一項工作。

傳染病的救治需要醫護人員全副武裝,這對於女隊員來說更為艱難,於是他在3月8日寫下了「巾幗削髮為壯志,粉黛胭脂視雲煙」的詩句,為女隊員的奉獻精神點贊。

從3月中旬開始,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治癒出院。洪訓宇寫下了現代詩《我願意為你》,記錄大家在抗疫一線的付出。

「在這場戰『疫』中,很多人默默付出。比如,武漢同濟醫院的戰友們在我們接管病房時,給了無微不至的幫助。在51天的朝夕相處中,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於是,他把各位醫生的名字串寫成了詞《遇見》,來紀念這段一起奮戰的日子。

51天裡經歷過生死,也收到過鮮花和掌聲,繁華落盡,一切終究回歸平淡。從「白袍戰士」到一名普通的醫生,在凱旋日,洪訓宇以一首《無名之輩》讓隊友們做回自己,坦然回歸。

在駛往安徽老家的列車上,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而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形勢在一天天好轉。這次抗疫經歷讓他深深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