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國家相關法律的制定和紀律維持者的努力,越來越多的人自身安全意識也經常慢慢養成,所有人都對酒駕非常的敏感,幾乎絕大部分人開車,就不會喝酒,很多人把"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句話刻進心裡,可是,開車不喝酒,就不會被查出酒駕嗎?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類似的新聞,司機開車途中被交警攔下,檢查酒駕,可是對著儀器一吹,卻發現:不好,是牢獄之災的味道!明明滴酒未沾,卻被查出了酒駕,這該如何是好?
要想知道是什麼原因,首先就要想想你之前做了些什麼?這並不是興師問罪……而是一個正經的問話。
其實主要是你吃了什么喝了什麼?
即使不喝酒,也會有一些東西導致你口腔中的酒精濃度變高。我們可以把這種事件稱為"假性酒駕"。
大家可以發揮一下你們廣泛的常識和豐富的想像力,想想看生活中到底有哪些東西會導致我們"假性酒駕"。
首先就是水果!
說吃水果導致人"酒駕",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難道開車之前,連個水果都不能吃了嗎?
曾經就有一個案例: 兩顆荔枝即顯酒駕
有人做了相關實驗,實驗人員吃下兩顆荔枝後,立即進行呼氣式酒精測試,結果很讓人震驚,呼出的酒精含量竟然達到了34mg/ml,已經達到酒駕標準。接著, 實驗人員又吃下一個獼猴桃,呼氣式酒精測試顯示的結果為酒精含量0mg/ml。
雖然在實驗中吃下獼猴桃並沒有檢測出酒精,但有一點大家必須了解,由於這些水果所含糖分較高,一旦存放時間一長,都幾乎都會發酵產生酒精,食用過後都會導致口腔內的乙醇含量突然升高,變成"假性酒駕"。所以,大家平時吃放久了的獼猴桃會感到有一股酒精味,就是這個原因,類似的水果還有橘子、榴槤……
其實我們常吃的糕點類食品也容易被"酒駕"。
實驗人員在吃下一個蛋黃派後,呼出的酒精含量是142mg/ml,都已經到醉駕標準。這是因為蛋黃派中含有食用酒精,這個時候不要怕,過10分鐘後再進行檢測,酒精含量就降至5mg/ml。
實驗人員吃下一個軟麵包後,呼出的酒精含量為0mg/ml。雖然酒精含量沒有超標,但是這一類的糕點麵包屬於發酵食品,如果發酵時間過長或放置時間較長,就會產生乙醇。如果這個時候再來一瓶運動型飲料,比如紅牛,就會加速體內的酵母發酵,酒精濃度就會悄無聲息的上升了。
酒糟類食品的酒精濃度也異常"高"
哪怕是吃下一點黃泥螺後,呼出的酒精含量可達174mg/ml,已達到醉駕標準。
喝下兩口酒釀後,呼出的酒精含量可達158mg/ml,也達到醉駕標準。
藥品、個人清潔用品類:漱口水"酒勁"最大
除了食物之外,不少藥品和清潔用品也是"被酒駕"常客。實驗人員對藿香正氣液和漱口水進行了輪番測試。
雖然藿香正氣液里不含酒精,藿香正氣水含有40%-50%的乙醇,一字之差,區別可就大了!喝藿香正氣水就相當於喝了高度白酒,類似藥品還有止咳糖漿。
漱口水漱更加可怕,用過漱口水之後呼出的酒精含量超出550mg/ml,已經達到到醉駕標準。
萬一我們遇到類似的情況怎麼辦?
如果因為以上用品或食物被查不要慌張,跟民警好好交流溝通,休息5到15分鐘再測,基本上數值就歸零了。如果依然是"酒駕",還可以要求進行血液檢測,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5XmYW4BMH2_cNUg1m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