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天眼APP訊 : 【今日早間頭條】
3月15日消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順利召開。會議指出,要健全完善規則制度,加快健全平台經濟法律法規,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漏洞,加強數據產權制度建設,強化平台企業數據安全責任。要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優化監管框架,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管,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增強監管權威性,金融活動要全部納入金融監管。
【行情】
主流數字貨幣表現如下:
ETH暫報1801.5 USDT(-4.11%)
XRP暫報0.4401 USDT(-1.19%)
BCH暫報530.13 USDT(-6.92%)
LTC暫報202.44 USDT(-6.77%)
DOT暫報34.728 USDT(-7.11%)。
24小時行情市值排名前百幣種中,漲幅前三為:SC(+27.33%)、KLAY(+26.53%)、RVN(+22.68%);跌幅前三為:NEAR(-11.84%)、THETA(-11.37%)、PSG(-11.16%)。
【區塊鏈要聞】
1、韓國國稅局:明年起需報告餘額超過5億韓元的海外金融帳戶 包括虛擬資產
據韓聯社消息,根據韓國國稅局16日的說法,為了防止外國虛擬資產成為逃稅手段,從明年開始,持有人將承擔彙報義務。因此,從明年開始,在每年的最後一天,海外金融帳戶(包括海外交易所的虛擬資產)的總餘額超過5億韓元的國內居民或國內公司必須在次年6月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違反報告海外金融帳戶義務的行為將處以最高達未報告金額20%的罰款。如果未報告金額超過50億韓元,則將受到刑事起訴和清單披露審查。
2、近期出現假借DCEP之名實施的虛擬幣「老人局」
據新京報3月16日消息,近期多出現假借央行數字貨幣(DCEP)之名實施的虛擬幣騙局,聲稱0投資拉人頭,假借分紅萬億實際在割韭菜。「央行國際錢包」主要以微信朋友圈宣傳,並採取傳銷式的「拉人頭」方式,宣稱可以進行三代推廣,每一層都能享受2%或者3%的收益。不過,在業內看來,伴隨央行數字貨幣在深圳、蘇州、北京、成都等地陸續落地測試,這類項目大多是蹭熱點,屬於虛擬幣騙局舊瓶裝新酒。值得一提的是,這類虛擬幣資金盤為了拿到更多返傭,「瘋狂」發展下線,持續上演擊鼓傳花遊戲,而老人正在成為「獵物」。
3、DeFiBox安全提醒:BSC鏈上多個項目遭DNS劫持
新加坡時間3月15日晚,BSC(幣安智能鏈)上多個 DeFi 協議網站受到DNS 攻擊,其中包括Cream Finance和BSC頭部DEX PancakeSwap,攻擊者通過網站請求用戶提交個人私鑰或助記詞,有關項目團隊已通過推特提醒用戶不要訪問網站、不要提交私鑰等信息。據了解,DNS劫持是網際網路攻擊的一種方式,通過攻擊域名解析伺服器(DNS),或偽造域名解析伺服器(DNS)的方法,把目標網站域名解析到錯誤的IP位址從而實現用戶無法訪問目標網站的目的或者蓄意或惡意要求用戶訪問指定IP位址(網站)的目的。
DeFiBox提醒廣大用戶,慎重進行DeFi協議合約操作,暫不要訪問有關風險網站。同時需檢查是否存在相關協議的無限授權情況,任何情形下都不要泄漏助記詞信息,防範DNS攻擊帶來的安全風險。
4、香港金管局:正在跟內地合作測試數字人民幣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今日對外表示,金管局正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做相應的技術準備。同時,下半年有望推出債券南向通、理財通等。
5、中國首筆數字人民幣B2B支付結算在遼寧大連完成
3月15日,遼寧省大連市兩家燃油貿易企業通過數字人民幣(e-CNY)支付方式在航運產業數字平台上完成一筆燃油交易的結算業務,這是中國首筆用數字人民幣來實現B2B的支付結算。 此次B2B線上平台試點項目上線試運行,是由中國郵儲銀行聯合大連德泰控股有限公司、辛特數字科技集團共同合作開展,企業通過在航運產業數字平台—海聯商城上進行數字人民幣支付,完成了上述首筆數字人民幣的對公結算。
【數據】
最近4小時全網爆倉數據
1、數據:全球比特幣ATM安裝總數達16767台
CoinATMRadar統計數據顯示,3月1日以來,全球共新安裝了506台比特幣ATM。截止目前,比特幣ATM機在全球的部署數量已達16767台。
2、比特幣兌法幣交易美元占比升至82.75% 韓元重回第三
Coinhills數據顯示,當前比特幣兌法幣交易占比中美元占比升至82.75%,仍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為日元,占比為5.48%;韓元排名第三,占比為4.64%;排名四五位的分別為歐元(4.52%)、英鎊(0.79%)。
3、摩根大通:比特幣第一季度散戶流入量有望超過機構
據CoinDesk消息,摩根大通(JP Morgan)策略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本季度迄今為止機構資金流入明顯減少,比特幣散戶投資者正在追趕。比特幣散戶流入量有望在第一季度超過機構。摩根大通估計,本季度到目前為止,散戶投資者與機構的資金流入量並駕齊驅,散戶投資者已經購買了超過187000枚比特幣,而機構投資者大約購買了172684枚比特幣。
4、BTC預計4天1小時後上調挖礦難度1.89%至21.85 T
據BTC.com數據,目前比特幣未確認交易量為61843筆,全網算力為156.35 EH/s,24小時交易速度3.08 txs/s。當前挖礦難度為21.45 T,距離難度調整還有4天1小時,預計下次挖礦難度將上調1.89%至21.85 T。
【政策】
1、土耳其工業部長:土耳其將很快出台加密法規
據Decrypt消息,土耳其工業和技術部長Mustafa Varan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政府將很快出台加密法規。他補充說:「我不再對加密貨幣持有負面態度,現在我知道它們是有效的。」Varank還表示,他們不會放任風險如此之高的加密貨幣領域。此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Erdogan)上周五發表聲明,稱政府目前正在制定一項計劃,為加密貨幣奠定經濟和法律基礎。
2、美國華盛頓法院支持格蘭特縣針對加密貨幣挖礦的電力價格上漲
2020年3月15日,五家加密貨幣挖礦公司向華盛頓一家法院起訴了格蘭特縣公共事業2號區,原因是該地區在2018年12月突然制定了一份新的「新興產業」用電價格表。3月12日,該法院裁定原告無法證明美國違反了聯邦電法。礦商們表示,他們擔心格蘭特縣的舉動將為其他公用事業提供商引入類似政策和定價時間表樹立先例,他們認為這些政策和定價時間表歧視加密貨幣礦商。而法官表示,原告擔心其他州和地方會看到格蘭特縣所做的,並發現加密貨幣礦工應該被要求支付更高的電費
3、中央財經委員會:金融活動要全部納入金融監管
3月15日消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順利召開。會議指出,要健全完善規則制度,加快健全平台經濟法律法規,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漏洞,加強數據產權制度建設,強化平台企業數據安全責任。要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優化監管框架,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監管,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增強監管權威性,金融活動要全部納入金融監管。
4、印度政府計劃最終禁止加密貨幣
在印度財政部長最近表示將採取「校準」立場之後,重新出現了關於印度禁止加密貨幣的新報道。路透社周一報道稱,印度將提議一項法律,禁止幾乎所有形式的加密貨幣,包括交易,持有和採礦。路透社的報告進一步表示,如果投資者在長達六個月的寬限期內不清算其投資,將被處以罰款。
【觀點】
1、橋水聯席首席投資官Bob Prince表示,近來的美債拋售潮很可能會有所加速,這將對包括SPAC(空白支票公司)股票和加密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造成威脅。在Prince看來,美股市場迎來SPAC熱潮、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價格飆升都是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和國會批准大規模刺激計劃所造成的「那種環境的表現」,風險資產近一年以來的反彈,實際上取決於美聯儲是否遇上通脹、貨幣通縮等制約因素。
2、瑞穗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經濟刺激支票約10%可能會被用來購買比特幣和股票,相當於總計大約400億美元。分析師DanDolev表示,將近五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會使用部分資金進行投資。相比於股票,受訪者更偏好比特幣,比特幣將占總支出增量的60%,這可能令其市值增加2%-3%。
3、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認為今年大機率是礦機盈利超過比特幣漲幅的一年。因為晶片短缺,導致2020-2021年比特幣挖礦算力增幅很小,如果算力一直維持不變,那一台礦機每天挖多少幣是固定的。上一輪上漲是幣價和算力同步上漲,所以一台礦機每天產出是相對穩定的。但這一輪算力上漲沒有幣價快,就導致每TiB算力能挖出的比特幣價值增長的更快,這也是這一輪礦機價格大幅上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