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華人自費在泰國建一座寺廟,至今還沒建好,竟已成為經典地標

2020-05-13     琰棱

原標題:一位華人自費在泰國建一座寺廟,至今還沒建好,竟已成為經典地標

眾所周知,泰國的寺廟文化十分深厚。據說泰國總人口中,佛教徒占到95%,整個國家有3萬多座寺廟。

對虔誠的泰國人來說,佛教是他們代代相承的傳統宗教,也是生活重心。

可回想我們看到的泰國眾多寺廟,總是金碧輝煌、耀眼奪目,美則美矣,太過類似。而有一個地方不一樣,這裡有藍廟、黑廟和白廟,這裡就是清萊。

「上天打翻色盤,一不小心潑到了這裡」,曾有人如此評價清萊。

想必大部分人對泰國的印象就是年輕熱情、喧鬧時尚的曼谷,而清萊距離曼谷飛行僅需一小時,卻有著與曼谷截然不同的氣質,靜謐純真、與世無爭。

作為泰國最北端的府,清萊幾乎擁有泰北所有的曼妙風情。在歷史上,清萊甚至比清邁更早成為首都,擁有著厚重的故事和漫長的歲月。

而到今天,這座小而美的古都已重新煥發生機,成為了泰國的新地標。

清萊的藍廟、黑廟和白廟,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藍廟是一種妖嬈的藍色,小巧精緻,藍得純粹,神聖中又帶了點魔幻;黑廟其實是個展館,裡面所有的建築、展品等都以黑色為基調,就像是在暗示地獄的黑暗,讓人心生敬畏。

至於白廟,則通體雪白,聖潔神秘,讓人不敢褻瀆。

今天,我就帶你們去看一看清萊的白廟。

白廟,也叫做靈光寺,建於1998年。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一座不過建成20年的寺廟,如何能成為清萊的寺廟代表之一?

更為特別的是,白廟的整體建築並不算大,而且是建在一條國道邊上,車流來來往往。沒有圍牆、沒有柵欄,完全開放,以前還是免票的,現在只有主殿區域要門票。

白廟的環境也很普通,相比其他寺廟,連樹木都很少。

但也許正是這樣的設計,才讓人只要走進了白廟,馬上就會心生敬畏。

面前白色的寺廟群潔白如雪、銀光閃閃、晶瑩剔透,根本就不似凡間所能擁有。你只覺,湛藍的天空下,這座寺廟正由內而外散發著萬丈純凈光芒,用佛的智慧照耀世間。

綠色草地中的白廟,滿目的白色,不含一絲污垢,純粹、靜謐,讓人一下安靜下來,傾聽內心。寺廟周邊還有一圈極淺的水池,錦鯉在其中游得歡暢。

此刻,天空是純凈的、寺廟是高潔的。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白廟雖然是一座佛教寺廟,但卻充滿了現代化的風格,甚至你還能在其中找到其他宗教的影子和人物。

所以,與其說白廟是一座寺廟,倒不如說它是一座立體的、具象的現代藝術品。

而這,和白廟的設計師有關。

白廟是由泰國的知名藝術家Charlermchai Kositpipat出錢出力、設計建造的。

關於這位設計師,還有一個很長的故事。

作為一位地地道道的泰國藝術家,很多人不知道,Charlermchai Kositpipat的父親來自中國廣東汕頭;外祖父來自中國潮州,所以這位移居泰國的第二代華人也有一個中文名字:許龍才。

1955年2月15日,許龍才在泰國出生。

小時候的許龍才,家庭條件不好。為了養活四個孩子,他的爸媽開了一家雜貨鋪。雜貨鋪中售賣火柴,而火柴盒上的一幅幅小人畫吸引了許龍才的目光,雖然很粗糙、很簡陋,卻是他最初的藝術啟蒙。

高中畢業後,許龍才決定去曼谷專業學習美術,他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可苦了一輩子的爸媽不同意,他們也不相信,來自鄉下的窮小子,怎麼能考上藝術學院?堅決的許龍才為了換得一個機會,整整絕食了兩天,爸媽才鬆口。

萬萬沒想到,許龍才真的考上了,並且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一躍成為泰國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

越發鑽研藝術,許龍才越覺得,他所處的時代太局限了。大家一直在模仿前人的作品,卻沒有真正的創造。許龍才決定,帶著畢生的積蓄返回家鄉,修建起心中早有規劃的一座白廟。

1997年,許龍才返回清萊,在自己父母結婚的寺廟舊址開始籌備搭建寺廟。

泰國很多寺廟動輒都是幾百年的歷史,源遠流長,而對許龍才來說,要從零搭建一座寺廟,難度可想而知。

但他沒有放棄,和徒弟一起,愣是靠著拍賣自己的畫作,湊出一筆一筆資金。太多的苦與難,都被凝集在了這座震撼的建築之中。

2014年,白廟修建中途,遭遇地震。許龍才差點真的放棄,好在工程師一致鑑定,廟宇主體沒有受損,力求完美的他才繼續堅持建造。

到今天,其實白廟還沒有完全修建好,可能還需要再花近90年的時間。

但我們,已然看到了這近乎神跡的作品。它完美結合了宗教與藝術,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的堅守、一群人的堅持。

修建時,白廟沒有圖紙,一直都是許龍才邊想邊做。他把天堂和地獄,融合在了一起。

通往白廟的主殿,只有一條路。而這條路,或者不能稱之為路,應該叫做橋,是一座奈何橋。橋的兩側,是成千上萬隻「掙扎的手」,象徵著地獄裡等待被救贖的靈魂。

其中有一些,指甲上還有特別的裝飾,中指高高豎起,有點諷刺、也有點忿忿不平的意味。

橋上有兩座看起來凶神惡煞的神將把守,他們護佑著「天堂」的大門。只有心懷善念,不懼他們的人,才有資格進入。

而一旦上了橋,便只能直行通過不能回頭走,否則就會墮入地獄。許龍才想通過這樣極具衝擊與震撼的設計來告誡世人,多多行善。

日光下的白廟,純潔得令人深思。一些閃閃發光的部分,是鏡子的碎片。

當然,白廟也沒有完全脫離泰式的風格,還是保留了一些傳統。

一些巧思卻足夠讓人驚喜,比如長椅上這一位,遠看竟然有點像鋼鐵俠。在一座佛寺里,這樣的設計不可謂不大膽。

雖然白廟很不一般,但不管是在當地人還是遠方來客的心中,白廟都是神聖的。寺廟內有一座許願井,很多人都會投下一枚硬幣,靜靜祈願。

還有人會掛上祈福牌,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朋友。

最後,請務必去一次白廟的衛生間,金碧輝煌的那一座就是。

遠遠看著,白廟的衛生間精美絕倫、華麗無比,就像一座宮殿。不知許龍才為什麼會這樣設計,難道是暗示,在藝術面前,金錢宛如糞土?

白廟衛生間,也是世界上被拍照最多的衛生間。

走近可以看到男女的區別。

走完白廟,深深感慨,這世間自有無神論者,不信神佛,不過是個人選擇罷了。但面對這樣的藝術品,應該沒有人不被感動吧。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z1LDHIBiuFnsJQVLV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