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日本逆天母嬰室中國媽媽不淡定了:是我們矯情還是原本太將就

2019-12-29   花牛萌寶

大家都知道日本廁所無論是環境還是設計

都是世界一流,但同樣作為考量日本公共環境重要一環的母嬰室卻被太多國人忽視。

在日本,由於爺爺奶奶沒有幫忙照顧的「傳統」,大多數主婦平常都一個人帶孩子一到出門遛娃簡直是精神和體力的雙重損耗


因此日本特意頒布法律規定

只要有嬰兒逗留,且面積超過5000平米的場地必須建立母嬰室


印象中,國內大多數母嬰室

都設計得逼仄狹小幾套小床、座椅就是全部


其他電子類設施更是無從談起


但日本的母嬰室設計

又是怎樣的呢?

據說看過以後很多中國媽媽都不淡定了!


首先,日本母嬰室最大程度地

保證了寬敞明亮的氛圍

優質的空間環境設計能有效安撫寶寶焦躁的情緒


其次,設施盡善盡美


給寶寶換紙尿褲的尿布台

多達十幾個不說

而且設計得長短高低各異

適應各個年齡段


同時,必須配備安全扣

可以穩穩固定住寶寶

旁邊的自動販賣機

紙巾、尿布、奶粉、果汁手到擒來

拯救了那些

忘帶裝備而麻爪的年輕媽媽們!


洗手池也是必備

感應式溫水龍頭、洗手液、衛生紙

一樣都不能少

有的地方還特別設計了兒童專用洗手池,甚至還有帶台階的小凳子考慮相當周到

高級一點的地方還設置了體重秤、身高尺,

簡直不要太貼心!

不僅有尿布台,還有換衣台,專項專用,再也不用讓孩子踩在公用座椅上換衣了

給寶寶投喂的小飯桌也少不了這點一定要點贊


以前寶寶外出吃喝全直播

不僅打擾周圍人,也分散孩子注意力,這樣一來,問題全解決!

輔食冷了也莫慌

這裡連微波爐、小鍋子都安排上了

早在2007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就規定

調製奶粉必須使用70°C以上的熱水,所以哺乳室少不了調奶專用熱水機

這些飲水機大都有安全門,避免燙傷風險

由於日本人個性謹慎,警示標語還是貼滿了牆。

忘了說日本的母嬰室通用寫法是

ベビールームBaby room


之所以用這個中性名詞

是因為很多日本母嬰室

允許男性進入

你能看到門口的標識上是一男一女一兒童


誰說育兒都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爸爸就該被排斥在外?

但為了避免尷尬,母嬰室會專門設計媽媽喂奶的哺乳區


這裡不僅會有獨立的單間

更有帘子遮擋

有時門口還會有使用情況標牌

由此可見,日本的母嬰室不僅設施完備,功能分區也做到了極致。


百貨大樓、遊樂場、公園、書店

在日本不管走到哪裡

母嬰室隨處可見



門口用中英日韓

四種語言標示得很清楚

有些地方門口還有

專業的服務人員幫助

甚至還有直達的母嬰優先電梯


為了防止緊急情況下手忙腳亂

網站、app可以查到全日本公共場所的哺乳室


其中有什麼樣的設備

也能提前知曉,可以說對母嬰非常友好了

早在2016年馬伊琍就曾髮長文痛批

在中國,找一個母嬰室太難了!

不僅難找,關鍵時刻很多必要的設備都沒有

這種設計豈不是形同虛設?

「如今中國年輕媽媽們不肯母乳喂養、不親自帶孩子可是現實確實是整個大環境不夠體諒媽媽們。」

每次出門媽媽們不僅要推車哄娃,還要大包小包的裝備奶瓶、紙巾、毯子等必需品,這種辛苦除了媽媽又有誰懂?

如今三年過去,很多一線城市都開始重視了起來,在大商場也逐漸能看到一些,設備健全的母嬰室。

儘管有人diss馬伊琍

「有錢人就是矯情」但反過來思考一下是不是我們平時太過將就了呢?

如果一件事我們能做的更好

那就不如就「計較」一下子,社會難道不是在每個人的執著中才會越變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