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平 三劍客
大唐、韓碩
1
昨天,接到一個老戰友的電話。
他從廣州回來準備過年。
在單位附近辦事就給我打了電話。
17年沒有見面了。
看到他,顯得有點吃驚。
不到40歲的人,臉上全是滄桑。
當年,因為是一個車皮拉去的老鄉,所以在部隊時也格外親熱一些。
他比我大兩歲,身體素質好,力氣大如牛,無論是新兵連還是老兵連都更受領導關注一些。
而他對我也格外照顧。
每次武裝五公里越野都要幫我背槍,看我跑不動了,還會把背包扛在自己的肩上,一個手拉著我跑。
那個時候,轉士官的名額還比較緊張。
到了第二年底,連長、營長都想留他。
還有一點關係。
他自己也願意留。
可不知道他的母親從哪裡聽說,部隊要打仗,就給他打電話,讓他退伍回家。
原本,轉士官沒有我什麼事兒的,因為他走了,所以就剩了一個名額……
退伍後,戰友先是到上海當了半年的保安,後來到了浙江進了廠,並在那裡認識了妻子。
結婚以後,戰友和妻子在親戚的介紹下進入建築工地。
兩人做了十多年的建築。
去年以來,建築行業不好做,就到朋友的公司去幫忙,一個月一萬塊錢,沒社保、醫保,也沒有公積金。
家裡兩個孩子上學,平時由老人照看,前兩年在鎮上買房後,又買了一個車,現在手裡基本上沒啥積蓄了……
當他知道我當了16年兵,用轉業費和當兵時的積蓄貸款在市裡買了房子,現在通過政府安置工作有了一個穩定的工作後,很羨慕。
後悔當初聽了母親的話,沒有留下來轉士官。
2
記得19年前,我們一起當兵的有108人,一起分到我們旅的60人。
如今能夠聯繫上的,有40多個。
他們絕大多數在第二年,第五年或第八年退伍。
留到部隊干到12年的,只有我和另外一個戰友。
這些早早退伍的戰友,如今絕大多數都在外面打工。
絕大多數退伍沒多久就結了婚,現在絕大多數不打工了,仍然要回鄉鎮……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人生也基本上定型。
很難再有改變。
每次戰友們相見,大家說起來,最為遺憾的就是當初沒有留在部隊多干幾年。
而我知道,當初,他們可並不是這麼想,這麼說的。
晚上,我給一個戰友打電話。
原本以為他今年12年到期了要退伍。
可一問才知道,他準備繼續再干幾年。
我問他,一個月能拿多少?
他說,現在一個月加上分居費能拿到9700,轉了四級軍士長以後,可以拿到10000多。
他說,買房買車借了不少錢。
還想在部隊干幾年,把帳還完了再退伍,到時候還可以順帶通過政府安排工作拿到一個穩定的工作,這輩子就不用愁了。
雖然,我本意是想勸他趁現在政策好,抓緊轉業回家的。但聽他這麼一說,我就打住了。
戰友說:這兩年晉升高級士官的政策也放寬了不少。
每一年名額都很多。
雖然條件卡得嚴,但是一旦符合條件,就能夠選上。
這讓我心裡多多少少有一點點的羨慕和遺憾。
記得四級軍士長干滿時,我也很想留下來。
但由於當時正值軍改,各種政策都從嚴控制……
所以,沒能如願。
3
如今,到地方工作兩年了。
原本以為,地方體制內的工作就是朝九晚五,就是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
實際上,從這兩年的情況來看,確實也有很多比較清閒的工作和人。
但大多數的崗位都很忙很累。
特別是,如果想要在單位里有點地位,想要得到領導認可,做出一點成績來,則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很多時候,在地方的工作強度,比在部隊還要大一些。
很多同事,周末經常加班不說,平時通宵達旦也不奇怪。
更不用說像脫貧攻堅這樣的重大任務,一連十幾天不回家,也是正常的。
在這裡,劍客也不拐彎抹角了,零零散散匆匆忙忙地說了這些,就是想告訴戰友們:假如你不是很特殊的情況非要退伍,就爭取留下來……
轉個士官挺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xjZtG4BMH2_cNUgle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