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再多煩惱,也不要掛在臉上,不會有人喜歡看;一個人就算再沒錢,也不要嘴上總怨,沒有人會給你錢。」南懷瑾大師把人性分析的真透徹,可惜我年輕的時候不懂這個道理。
說實話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我只能跟著年邁的祖父祖母生活,連一日三餐吃飽飯都無法保障。但是最讓我痛苦的並不是吃的不好,而是經常穿著親戚家不要的舊衣服,有時還會被同學取笑。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不敢亂花錢,對自己和朋友都很小氣。看到別人比我過得好,就會怨天尤人,有時還會心生嫉妒。貧寒的家庭,讓我敏感又自卑,所以我很痛苦。
我的鄰居張爺爺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他看出了我內心的自卑,於是對我說:「人的出身沒法選,但是做怎樣的人卻是自己的選擇。」一個老人的告誡:一個人再窮,這二件事也要儘量少做,容易致禍。
一、小氣
南懷瑾大師說過:「一個人,成在格局,贏在胸懷。」不管有錢沒錢,為人處世一定要大器,有氣度才有大手筆,能夠成就一番大業。
一個人從二樓往下看,看到的是滿地垃圾,一個人從二十樓往下看,看到的是風光無限。做人如果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每天斤斤計較,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幹什麼都會出問題。
記得大學的時候,宿舍里有一個同學,來自邊遠山區,家庭條件非常不好。當時學校要為貧困生評定助學金,宿舍里的所有人,都把票投給了他,還幫他聯繫很多班裡的同學支持他。當他順利拿到助學金之後,不僅沒有對宿舍里的兄弟們表示感謝,還拿著來之不易的錢買了蘋果手機。
這種對朋友小氣,對自己大方的人,也讓大家看出了他根本不值得幫,最後被所有人孤立,失去了好人緣,他之後再也沒有拿到過助學金。所以一個人再窮,也不能小氣,特別是要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大氣一點,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有舍才有得,這樣才能得到福氣的眷顧。
二、攀比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一個人就算再有本事,也有人比你更優秀,就算再成功,也有人比你更有錢。如果做人總是攀比,擁有再多也不會滿足,自己的貪慾得不到節制,人就會永遠生活在痛苦中。
所以南懷瑾大師才說:「人心之所以感到疲憊,一半是因為生存的壓力,一般是因為攀比的負累。」人生的幸福,在於自己能不能知足,而不是別人眼中的羨慕。
我們單位有一個女同事,凡事都特別喜歡攀比。雖然她的工資其實並不高,但是她卻喜歡高消費,追求奢靡的生活。經常跟同事們炫耀自己又買了大牌的新款衣服,買了價格昂貴的包包。說實話,每個人的消費習慣不同,女孩子對自己好一點也不過分。一個人有野心,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是好事,這樣才能催人上進。
但是這個女同事自己炫耀也就罷了,別人如果穿了什麼新衣服,她還要對別人品頭論足一番。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來襯托自己,這就是虛榮心在作祟,所以沒有同事願意跟她交朋友。後來她因為生活奢侈,開始入不敷出,於是借貸消費,最後背負了巨額的網貸,徹底毀了自己。所以做人不要自己隨性,不要總是攀比,否則就會給自己帶來禍患。
南懷瑾大師說過:「用平常心做人,用自信心做事,這樣才能改變自己人生。」貧窮不是一種錯誤,但是窮而失志、窮而失節,讓自己越來越沉淪,這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一定要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