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演員請就位》迎來了收官之戰!
開始今天的推文之前,豆子先問問大家,哪位導演的作品讓你流淚了?
四位導演帶著各自的演員精心拍攝了全新創作的短片,個個短小精悍。
演員們給力又賣力,無論是同組的彼此成就還是和別組的爭鋒對決,都炸了!炸了!
4個半小時的時長,全程直播,沒有懸念套路的彎彎繞繞,直接了當的操作很舒心!
觀眾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放在作品上,細細品味導演的用意和演員的演技。
一番緊張的角逐後,牛駿峰以162票的優勢拿下「年度最佳演員」稱號。
趙薇導演作品《哥》成為觀影人數排名第一的作品。
趙薇組的張哲瀚獲得「年度最受觀眾認可演員」。
與其說終極之戰是演員們的最後加冕,倒不如說是導演間摩拳擦掌的較量。
掰頭的是對故事內容的把握、鏡頭語言的運用、演員的調教以及妙不可言的寓意。
---收官之戰,優秀得很意外---
二刷之後,豆子發現他們不愧是各自時代里極具代表性的電影人。
《哥》
導演:趙薇
主演:張哲瀚、王森
講述的是一場童年車禍,父母不幸逝世,哥哥王超變成智障,弟弟王越成為唯一的倖存者。
於是,他不得不照顧沒有自理能力的哥哥,蜷縮在出租房裡。
趙薇導演的作品總會有點小驚喜或小創新,開篇就是猝不及防的香艷床戲,弟弟和女友情意正濃,智障哥哥突然闖進來強行送水,尷尬。
立馬交代了弟弟現在面臨的窘境:哥哥王超一直在侵入他的生活。
女友生氣離開,態度很明確,她不想帶著「拖油瓶」哥哥和王越過一輩子。
王越不想送走哥哥,女友提醒他,有錢就可以買責任買義務。
話很難聽,但這就是現實!
王越沒有錢,責任只能自己扛。
這也是趙薇導演厲害的地方,一邊構建溫情,一邊用現實的冰冷擊碎。
面對生活的重壓,王越必須做出選擇——
等哥哥過完生日就丟了他!
生日那天,王越帶著哥哥買新衣服、看電影、吃蛋糕,周遭越是美好溫暖,就更突顯王越身上的苦澀和悲涼。
小餐館暖黃色的燈把整個畫面都照得溫暖,導演卻讓我們看見人性利己的冷酷。
導演在這部短片里大量利用燈光來跟現實做呼應,一冷一暖,刺痛人心。
夜市裡霓虹閃爍,對應王越即將丟掉哥哥的冰冷,也正是那些「霓虹」帶給王越無盡的壓力,才有丟掉哥哥的念頭。
最後王越找到哥哥,遠處大廈的燈光一一熄滅,畫面暗了下來,王越心裡卻亮了起來。
親情?還是愛情?
自古兩難的話題,但導演偏偏就要用這樣的艱難選擇一而再再而三的試探觀眾的邊界,觀眾就一直被「丟」與「不丟」的抉擇拉扯著。
這也是導演想強調的,親情是我們生命中很重要,卻往往最容易被忽視的東西。
只有在真正試著丟下哥哥之後,王越才明白,離不開的那個人,原來是自己。
如果王越真的丟掉了哥哥,就丟掉了親情,丟掉了他人性中最寶貴的初心。
現在,他找回了哥哥,不僅是找回了親情,也找回了自己。
趙薇很擅長捕捉這樣動人的細節,結局也很巧妙,王超沒走進來之前是王越「真的」丟了哥哥,他和女友也許會一生愧疚。
此時的畫面是冰冷的。
而當王超走了進來,女友才真正鬆了一口氣,她愧疚於自己和王越做的選擇,我們才看到一家人的其樂融融。
這時的畫面亮了起來,有一束暖光照了進來。
兩位男演員挑戰很大,王森發揮的空間很小,難度卻極大。
哥哥王超很多時候都是痴傻的模樣,表情和肢體語言都要慎重,多一分少一毫都顯得刻意。
父母墳前,他看見弟弟在哭就兇狠的打翻貢品。
下一秒又看弟弟的臉色把掉落的蛋糕撿回去,還偷吃了一個。
吃蛋糕的時候也是一小口一小口細細的品,還意味深長的說出「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這都是王森自己的設計,被導演保留了下來,動人之處在於他的單純——
弟弟是很寶貝的,所有要護著。蛋糕也是很寶貝的,所以要珍惜。
時而清醒,時而痴傻,是導演和演員聯手打造的真實。
張哲瀚被趙薇徹底打破重組,沒有了以往的清秀俊逸,是疲憊又無奈的民工形象。
很有突破,情感輸出又准又穩,墳前痛哭的委屈和心酸真的心疼了,獲得最受觀眾認可榮譽實至名歸。
趙薇導演的作品往往傾向於黑色和溫情這兩個關鍵詞,有荒誕喜劇也有殘酷現實,她喜歡呈現社會現實和情感理想之間的糾葛,並在其中體現人性。
《AI》
導演:郭敬明
主演:金靖、郭俊辰
講述的是人類女孩和人工智慧的愛情故事。
一聽就很郭敬明吧,不少人表示很好哭,但也有不少人直接打了負分,我們來看看是為什麼?
在別的導演把故事壓縮在一兩天裡面時,郭導上手就拍了女主的一輩子!!
單親家庭長大的傅小小上學時被同學排擠霸凌,科學家老爸為她造了一個帥氣聽話又能打的機器人蘇星辰陪伴她,保護她。
兩人從陌生到熟悉,從喜歡到相愛。
一個青春永駐,一個卻會生老病死,兩人產生矛盾,小小負氣出走遇車禍受重傷,蘇星辰為了救她,自願賣掉晶片核心技術,變成智能音箱陪她到老。
故事時間線跨度過長對故事的完整度必定有影響,眾多片段拼接起來讓人只看到了故事的大概輪廓。
再加上唯美的畫面,溫暖的打光調色和時不時就響起的煽情BGM,這「MV」絕了!
細看,邏輯無法自洽,bug叢生。
但不較真的看,誰不想有個蘇星辰在身邊?怕是做夢都想!
故事的核心是陪伴,是愛,短短30分鐘,我們至少了看到了7個矛盾衝突——
單親家庭、校園暴力、英雄救美、AI道德矛盾、車禍、痴男怨女誤終身、為愛犧牲、錯過才知道珍惜。
真的,隨便挑一個都很好哭,郭導也太會賺小女生的眼淚了叭!
在演員方面,郭俊辰比金靖更有爭議。
他的台詞功底差,一路挺進9強也不見有明顯的進步。
郭敬明導演給了他一個機器人的人設,當真是幫了他很多。
原本就低沉木訥的語調剛好契合機器人講話語調,肢體上的僵硬也得到恰當的解釋,而他擅長的眼神戲和內心戲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大雨中為小小挺身而出的堅毅與不容侵犯。
害怕失去小小的慌張和急促。
取出晶片時的堅決和不舍。
看到小小被家暴無力的嘶吼。
這些投注了感情的瞬間貢獻不少淚點。
郭敬明電影的美一直都是外化的,為了突出《AI》的愛而犧牲了部分邏輯,初看時很感動,但不會去二刷。
但在情感上,他又實在是太懂人心了,「孤獨」、「等待」、「白髮紅顏」都是套路技巧,偏偏擊中很多人內心的柔軟,這就是他的厲害。
《真相》
導演:李少紅
主演:周奇、薇薇
故事講述的是一起醉酒殺人案件的偵查破案過程。
案件很簡單,高考剛結束,高奇、迪子、蔣小多、薇薇等人聚在一個別墅里開派對慶祝,每個人都喝得大醉。
第二天醒來時,蔣小多竟死在了高奇身上。
一點不恐怖,但氛圍極好,一上來就是12小時拘留時間的倒數。
看見倒數就讓人自然緊張,有壓迫感。
接著就是人物對案情的回憶和敘述。
警方帶走了清醒的高奇和薇薇,詢問他們事情的真相,兩人都宣稱當時喝斷片了,並不記得發生了什麼。
警察不斷的逼問他們,他們一邊回憶著當晚的經過,一邊小心翼翼的去找關鍵細節。
講真,豆子一度認為警察才是主角,直到看見周奇的眼神戲。
黑暗冰冷的審訊室里,高奇正在接受警察的審問,眼神閃爍飄忽,眉頭緊蹙,下意識的抿唇,看來是緊張到口乾舌燥了。
他在努力的找回當時的記憶,可想得越深越清楚,他就越糾結越害怕。
他好像看見了全過程,又不敢相信那就是真相。
有人是真的不記得了,但也有人刻意隱瞞了。
時間一直在倒數,緊張的氣氛壓得人喘不過氣,高奇和薇薇兩人各說各的,急於把自己摘乾淨的同時是否受得住底線?
「囚徒的困境」抓著所有人的神經,周奇這邊是克制自己的情緒,而薇薇則是外放自己害怕與緊張,男孩的穩和女孩的怕都表現得很好。
直到他們走出警察局,我們才知道,蔣小多是薇薇正當防衛推下樓的。
故事很短,節奏很快。
在抽絲剝繭的偵查過程中,觀眾其實能猜出來兇手是誰了,導致結尾驚喜感欠缺。
《真相》是李少紅導演難得的懸疑片,和以往的作品完全不同,因為周奇和薇薇年紀小,所以她選擇了一個高考畢業的節點作為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儘量讓演員站在較為貼合自身的人物設定里去發揮。
並把他們放在一個不常見的特定情境(警察局)里,又是一個特殊時刻(醉酒殺人案之後),直面人性底線考驗,給他們爆發的空間。
《理髮》
導演:陳凱歌
主演:明道、炎亞綸、牛駿峰
社會溫情題材,講述一個癌症男人去理髮,牽扯出三個男人對抗命運的故事。
一個是人到中年,意氣不再的龐昊。
終日酗酒,手抖到無法拿起剪刀,他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怎麼選擇。
豆子懷疑陳凱歌導演應該是看了《愛情魔發師》有的靈感。
一個是懷揣夢想卻不知道如何實現的楊昭。
跟著師父學習了大半年,至今沒剪過一個真人,師父要關張,他是反對的。
一個是明天就要動手術的癌症病人,向北。
從很小的時候他就在這裡剪髮了,別的小孩理髮總是哭,可他就不哭。
明天的手術他擔心自己醒不過來,便想來這裡理人生最後一次頭髮,既是給自己找找勇氣和希望,也是對世界體面的告別。
對比起往期的作品,這次的短片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個人各有各的命運,看起來互不相干,卻因為一次理髮而暫時交織在一起,相互扶持著前行。
故事很完整,向北理了發,龐昊也看清了自己的內心,楊昭的夢想開始了第一步,他們都走進了人生的新階段,平凡人物的哀與樂值得細細去品。
雖然導演說三人戲份均等,但炎亞綸能發揮的空間明顯不如另外兩人的多,能感受到他身上的年輕人活力和大不了重頭來過的勇氣。
牛駿峰算是正常發揮,從頭到尾都帶著淡淡的笑,那是病人的信仰,「理了發就會好的」,很真實,卻也是一種自我欺騙。
明道飾演的龐昊顛覆了大家對他的刻板印象,他把現實里對未來事業的迷茫帶入戲中,特別接地氣,克制手抖的動作也很生活化。
導演還讓明道和炎亞綸說北京話台詞,蠻驚喜的。
影片的場景很簡單, 一個臨街的理髮鋪子加上幾組街頭過場,但設計很巧妙。
向北第一次走進理髮鋪時,龐昊正好關了髮廊燈,鏡頭轉向向北,燈滅如身故。
後來願意為向北理髮,楊昭得到師父的肯許又打開了髮廊燈,是生命之光也是希望之光被點亮,師徒的傳承也從這裡開始。
配色上也很有陳凱歌的風格,向北頭上的帽子,店鋪貼著「轉讓」的告示,街上的紅綠燈,都是紅色,可這些紅色令人沮喪,它釋放的訊號是拒絕、停止。
向北的生命,龐昊的未來,楊昭的夢想都被按下了停止鍵。
師徒的賭約也壓在紅綠燈上,楊昭說:如果閉眼再睜眼是綠燈的話就把店開下去,如果是紅燈,馬上收拾東西滾蛋。
當時龐昊不賭,現在他想賭一賭了。
導演用紅綠燈這樣不可控的物象去反應龐昊內心搖擺不定的情緒,很出彩。
甚至最後發現這個綠燈其實是壞的,但它一直亮著就代表著繼續前進。
陳凱歌導演把簡單的生活片段拍出了重量,拿起那把小小的剪刀是每個人物生命中的決定性時刻。
他的人文情懷體現出他的藝術高度,鏡頭語言里總有令人著迷的反轉和浪漫主義寫實,平民電影也能出深度,不愧是天生的造夢師。
---有點遺憾,但未來可期---
俗話說,沒有不會演戲的演員,只有不會調教的導演。
還真的是。
趙薇導演是唯一一位從演員轉型做導演的,她追求演員的本能,她的黑色喜劇里角色更多面,人物更豐滿,怎麼去促進演員之間的融合成為她風格調整的重點。
陳凱歌導演的作品離不開人情味,並且都帶著濃濃的隱喻,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在他身上總能發光,藝術感很強。
郭敬明導演向來都是大家熱議的中心,他習慣於用寫小說的方式去拍電影,所以他的每部作品都有自我巧妙的構思和設計,極具個人風格。
李少紅導演是國內少有的女性導演,她的作品非常有現實感,在她那總能看到細膩的表達。
每位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十期作品裡有經典和新銳的碰撞,他們之間的風格碰撞對演員來說意義非凡,對觀眾來說也是一種享受。
整整十期,《演員請就位》集結了50位演員,成名的,過氣的,半紅不紫的,查無此人的全都有了。
他們當中很多人因為來到這個舞台找到了自信和方向,迎來事業第二春。
他們當中很多默默無聞的演員因為來到這個舞台才被看到。
他們當中很多青年演員來到這個舞台撕掉身上的固有標籤,演出了新生代的希望。
而我們也通過這個舞台看到了優秀導演的能力和他們的優質作品。
各有優缺,但我們對他們有了源源不斷的期待,看趙薇導演作品,聽郭敬明導演點評,聽陳凱歌導演講戲,哪個不喜歡?
唯有一點遺憾,終極盛典女性演員比例少,缺少中年演員,要知道他們身上還蘊藏著更大的能量等待挖掘,期待第二季能做得更好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sAeIm8BMH2_cNUgxEmy.html